乡村教师最缺少什么?

330266813

看到这个题目,鼻子都忍不住一酸。回顾在乡村工作的岁月,真是难忘难言!乡村教师,最缺的是关爱!



一.我们不谈钱。作为乡村教师,我们没有说过缺钱。我们的收入是不高,但毕竟生活在农村,和跟前农村的在家的人比,还好!跟村里外出打工的比,少但稳定,也没像他们那么累。而且,一般来说学校还有点菜地,自己稍微勤快点,真正绿色的蔬菜还是挺养人的。所以,在经济上,我们知足。

二.请给我们应有的关爱!

1.谁在意你的累?我们在乡村本就偏僻,孤独,领导们难得下来,来了都干什么?检查你的常规,检查各种表册,检查你安全,然后找一大堆问题要求你整改…有哪个问问你身体怎么样,家庭怎么样!

2.别过教师节了好吗?教师节来的时候,除了村干部,没人给你送上问候了!村干部拿两百元说来给你过节,而你要管他们吃饭喝酒,算下来,倒贴5、600元,村干部吃完喝完走出去还嘟囔你的菜不硬、酒不好!

3.请让我们能生个病吧!你敢有病吗?在乡村,尤其是教学点,往往就你一个人,你请假?那就是学校放假!你别想着有年轻人来,一般他们下不来,勉强来的也留不住,那份孤独他们受不了!

4.我们能评职称么?呆在小学校尤其是教学点,我们要人脉没人脉,论文怎么写?表彰谁想得起来给?课题怎么建?……这些都没有,凭什么上职称…

5.谁送你离开?你熬干了青春,退休的日子到了,镇一级的领导会通知你去拿退休证,然后,你就一个人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这小学校里,不会有一个领导为你送行,更没有人向你道一声"辛苦"、"保重",你还不如投进平静水面的石子,能泛起一丝涟漪……

6.能不能把工作三十年可以退休的规定还给我们?现在乡村缺老师了,你退得早了谁来呆在乡村?那就延迟吧!难道春蚕丝尽也不行,非要蜡炬成灰心才满?也让我们乡村教师有时间度过个晚年,好吗?


一把心酸泪,谁人能理会!为了新希望,我们永无悔!


倦云叠峰

我个人觉得缺的是心态。

这些年,只要是在编制内的老师,在乡村教书,虽然待遇比不上城里老师的各种福利和奖金,但是基本工资,每个月拿到手的稳定的收入也是“旱涝保收”。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大部分依然生活在农村片区的老师来说,维持家庭生计基本没什么问题,在江浙地区,在农村当老师的人其实还蛮被大家羡慕的。

吃住在农村(江浙地区大部分都是新农村),生活开销不是很大,大部分上了年龄的老教师对自己的状态都还挺满意。

接触过一些在乡村教书的老师,他们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但是在心态的建设上缺乏积极性。

1.这是一份没有出路的工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看得见的未来,一份稳定的工作。

2.乡村的学生家庭环境欠缺的比较多,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力度不是很大,所以教育(包括学习和育人)的工作都在老师身上,乡村老师兼顾不过来,所以偶尔会有抱怨。

3.在经济上,大家都还比较相对知足,但是对评定职称、加工资、晋升等方面,乡村教师从来都没有优势。我遇到过某个乡村小学,教师节校长想给老师发50元每人的福利,算下来40个老师需要2000元,实在找不来钱,最终把学校土地范围内的几棵大树卖了,刚好够每人50元的福利,老师中午吃个便餐。

在经济上,都还相对知足,对未来的规划上,大部分乡村老师很平和,也做好了一辈子兢兢业业的打算。大部分老师虽然偶有抱怨,但是他们并没打算离开这个行业,其实大家都知道,在教师行业工作久了,就有了惰性,大家通常也会说“只会教书,干别的还真没本事”。


九斗学生心理

乡村教师最缺少什么?


1、风气最正的当属现在乡村教师。甘居乡村僻壤,山野大漠,几十年如一日,为打工子弟、留守儿童、乡村娃娃,帮助书写着走出大山、跳出僻野的梦想。

他们缺啥?钱?待遇低,缺。关爱?缺,检查团一般不来,都去那种高大上的学校了。但,这些都是小事。



2、我觉得:乡村教师缺的是机会。年轻人缺上升机会,缺进城机会。中老年教师缺晋级机会。个别民师和代课老师缺国家政策的机会。

3、还记得自己参加工作时,在乡村中学任教,带点理想主义,觉得自己大学毕业,青年人有的是干劲,干几年一定能干出个样来,认真钻研业务,认真教好孩子,自己出钱订教学报刊,记得一次,我订的报刊被学校的收发室存档了,我说:是我的。那老师查一下底子:哎呀,真是你的。天,第一次见老师自己征订教学报刊的。努力了几年,突然发现,没机会。教学能手评选少有机会,进城直接无机会。那时,年轻人都想进城,说对象好说。进城进不了,施展空间只能在全镇进行。评优顶多评个镇级优秀教师,因为成绩摆在那里。县级优秀教师,压根不看成绩,全凭管理者喜好,全是暗箱操作。年轻人没上升机会,最可怕,这也是优秀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来乡村任教的原因之一。

4、中老年教师缺乏晋级机会。乡村学校名额少,这是其一。其二,那些花哨的荣誉,乡镇教师没有,这是其二。老老实实,不会上蹿下跳,不会送礼之道,这是其三。虽然孩子喜欢,家长爱戴,白搭。他们说了不算。

5、部分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包括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他们缺少一个政策机会。部分民办教师退养后,待遇较低。部分公办园幼儿教师,工作30年以上,一直是临时工,部分地方开始适当给他们解决养老保险等问题,但他们缺乏大的政策机会,包括中小学中的长期代课者,同样少这样一个大的政策机会。



6、我们的宣传,常常表扬那些扎根山区农村的老教师一呆就是30年以上,一个老师就是一个学校,等等,可歌可泣。去年还报道了一个地方,一个女教师每月200元,干了38年。我们常常感动后忘了思索:是他们自愿的吗?待遇为何不给他们?机会为何不给他们?而这一点,管理部门是不是职责缺位?



走过万水千山2018

我个人认为,现在乡村教师最缺少的是他们的学习进修、深造和提升自己的条件和机会。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乡村教师在工资待遇等物质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后顾之忧。我这样说,也许很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我是胡说八道。他们的观点是只要把乡村教师的工资大幅度提上去,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其实,我个人认为,现在乡村教师生活基本没有多大问题,一般来说,除了工资,他们还有四百元左右的乡村补贴,应该说同样级别的职称,他们的工资多于县城,即使工资再高,也没有嫌弃多的,但我认为他们在这个方面还不是最缺少的。

其次,乡村教师存在的价值认可度还不够,他们实现精神满足的条件和机会还是太少,这就是学习进修和提升自己的条件和机会。一般来说,一个人物质上的满足是比较容易的,人的幸福感往往不是完全取决于物质条件的,我这样说,有的人一定反对,其实,我们知道,一个人物质追求是无止境的,幸福更多的是人的主观感受,当给你一定的精神上的表扬和鼓励,认可你的贡献,承认你的作用,有时候比一定的物质奖励更让人满足,让人幸福,这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应该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外出进修学习,深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将来能更好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我价值,这是他们最为缺少的。我们知道,乡村教师几乎没有学习、进修和深造的机会,去县城或城市学习机会都很少,他们整天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遇到问题自己解决,因此,国家应该创造机会,提供条件,让他们工作几年可以去高校学习进修深造,这是他们最向往的,也是最需要的,这样,可以让他们将来能更好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我价值,获更多发展机遇,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所以,我认为这是他们最为缺少的。配图是甘肃140名乡村教师进京参加培训,从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可以看出,他们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机会和条件。

以上观点欢迎探讨并发表不同意见!


浩墨香书房

作为农村教师,我觉得什么都不缺什么,反而多了很多照顾。比如福利待遇上我们的就更加营养健康,不像城市充满铜臭,而且还有许多表哥照应我们,有利的教育政策总是在其他地区反复验证没有问题才在农村落实。而虽然教师队伍变少,但是以后将每年都有轮岗教师充实农村队伍,所以我们一点也不缺什么。不信咱们具体谈谈。

1薪资

工资上农村和城市差别不大,不同点在于教师福利上,城市教师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等每次都是几百上千的福利,一年下来五千左右,大概相当于我们前年工资的四分之一左右,看看多么庸俗充满铜臭。还是没有我们受到照顾,农村特色下我们的福利是农村土特产,梨、葡萄、枣、香菇等,看看多么营养健康,还为农村经济做贡献

。而乡补听说是根据距离最高上千,不过到手大多快两百,这是照顾你不知道吗?想想下,每次发工资没有富余的钱,这有多余的钱了,家里的败家娘们还不趁机去买衣服。看看多么为每个教师家庭和谐考虑。

(我的端午节福利,猜猜是什么?)

2各种表哥

在乡下当教师时间长了,

干其他业务的水平慢慢就与社会脱轨了。各位表哥充分考虑这一点,提供了各种机会让教师接受锻炼,比如各种材料、采集、书写、审核、提交,纠错工作。特别是扶贫问题,虽然工作比较辛苦需要教师在本职工作之外挤大量时间去完成,但是工作做好了,将来考公务员后,工作起来就轻车熟路了。各位老师都很感动这种照顾,很多报考公务员投身到扶贫工作,这就是双赢。


3农村特色住房

国家扶植农村教育各种学校建筑大换样,教学楼、实验室、餐厅和厕所都是相当不错。不过为了教师在农村能够充分享受原汁原味农村特色生活,所以忍住没有给教师房子进行改造。更何况教师公寓也不属于教学相关的建筑,有些违规。教师都对此都表示理解,对住宿环境也是赞不绝口。


4学习培训

学校充分考虑老师来回进出城市不方便,所以相关的学习是能省则省,这样省去奔波之苦,也节省了住宿、交通、饮食等费用,多好!教学方法也不用头疼,就照着老路,随便教教就可以了。

5其他的农村特色

还有就是一些女老师生育问题,现在城市食品安全多么严重啊,能吃到农村特色天然食品多不容易,虽然身体检查每星期要去个两三趟,不过将就一下就好了。另外叫家里来个人照顾下就好了。

这样多的照顾之

一些老师觉得受之有愧,渐渐来了又走了,农村教师越来越少,这就为其他教师创造了接受照顾的机会,渐渐农村成了教师的培养基地。农村教育的以后也许会让每个教师都接受每次3年左右的农村轮岗,接受来自农村的照顾。 如果一切不改变,农村教育状况将会越来越好!


佩弦教育



乡村教师最缺的是:在现实的世俗社会中,抬头看世界的勇气啊!

一个人真正的失败不是物质上的失败,更是精神上的失败,教师群体是目前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而乡村教师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但正是这群可爱的普通而平凡的人,在祖国最基层最落后最需要的山区农村,干着民族振兴、家庭幸福的最不平凡的事,他们既是教师又是家长(当代农村留守儿童居多),既是干部又是农民,既是农村精神文化的一面旗帜,又是农村物质文化的一块盾牌。



但正是这群可爱的普通而平凡的人,他们已完全融入于农村,习惯于农村,奉献于农村,看惯了这里的山,喝惯了这里的水,美化了这里的风景,甘愿于这里的生活,至今的留守,如今的沧桑,从今的花甲,教学点寥若晨星的学生,“六一”节红领巾的飘扬,也飘飞在可敬老师的华发上,红白相间笑容可掬!灿烂的一刻,足以让他们高兴一辈子。



但正是这群可爱的普通而平凡的人,当他们因为数不多的机会,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的时候,去菜市场买菜,连买菜的小商户一眼看出是教师,是农村教师的时候,他们都默认对方的眼光,但似乎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去某个单位办事,连门卫老者一眼认出是教师,是农村教师的时候,他们都叹服对方的眼力,但似乎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去参加某个培训会议,连会场服务生一眼看出是农村教师的时候,他们都小心的坐在最后排,似乎不敢想前排挪动一下;去集体共餐,连服务员一眼辩出是农村教师的时候,他们都习惯地坐在席口,似乎不敢往上移动一下座位;与行政干部在一起聊天时,听人家的高谈阔论,谈时事政治、谈住房地产、谈高级轿车、谈旅游见闻、谈政界风云、谈子女就业、谈现代科技等等,他们成了农村的小学生,坐在旁边忠实的倾听——那么好奇、那么虔诚、那么专注、那么佩服!



诸如此类,难以尽述, 但正是这群可爱的普通而平凡的人,走出大山走向城市,他们低下了精神的头;回到农村走进学校,他们又昂起智慧的头。他们最缺什么?原来是最缺——抬头看世界的勇气啊!


(图片均来自网络)


谢谢指导!欢迎点评!


凌川教育文化析源

乡村教师最缺的是优秀的乡村教师。因为待遇问题、环境问题,优秀的乡村教师失血严重,稍有能耐的乡村教师,都往城市、私立学校流失了。

乡村教师还缺相应的待遇。与县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条件显然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可乡村教师的待遇与城市相比,多的只是和乡镇干部一样的偏远地区津贴,少的,是环境,是距离,是机会。

乡村教师还缺公平。距离不一样,就会产生相应的费用,可乡村教师却无相应的补贴。环境很差,却没有相应的改善措施,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要自己想办法。因地处偏远,同样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上,不仅没有优待,反而经常被遗忘。

乡村教师还缺希望。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可以调到环境更好的地方,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人说你干得好了就可以如何如何。绩效工资执行不力,干和不干差别不大,乡村教师不愿意担纲重任,班主任没人干,主课不想教,混日子思想严重。

加大城乡收入待遇权重,提高偏远地区工资系数,提高偏远地区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比例,大力改进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使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使乡村教师不再缺少,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所在,也是乡村教育的希望所在。


真宁腔调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曾经在农村,牧区的学校都分别工作过一年,那是黄金般的日子。

农村牧区的孩子朴实诚恳,而且也不缺乏学习勤奋,聪明的孩子。我曾在一所乡镇学校教初中,那时孩子都住校,我也住校,每天晚上会到宿舍跟男生们聊大天,那时学生主要的娱乐是看影碟,他们喜欢成龙的电影,正好我也喜欢,就跟他们聊电影,聊武侠,我曾在师范修炼过两年的武术,后来还成立了一个小小的武术队,孩子们学的热火朝天的。


虽然在心里也向往着城市,但是在农村教书时,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在夏天我和一起住宿舍的哥们,拿着没收学生的弹弓,在校园外边的林子里打鸟,有个当地土生土长的老师跟我们一起,靶子奇准,每天能有10来只的收获,晚饭的下酒菜就够了。生活从不缺少乐趣和惬意。

农村自然闭塞,观念落后,但是在慢下来的节奏中,生活才更像是生活,我知道我说的并没有回答你的问题,但是当你问起农村教师最缺少什么时,在我的体会中真没有这种感觉,反而觉得他们多很多。关注乡村教师,是为了让农村的孩子能够享受接近于城市孩子的教育,而越好的教育条件越有利于留住乡村教师,因为很多年轻教师即使想奉献乡村,但为了自己子女将来的教育,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中国的城乡差距问题是造就乡村教师缺乏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解决的办法,到可能不是多么的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而是城乡一体化,精品美丽乡镇的的建设。什么时候,城乡几乎没有差距了,乡镇教师也就更安心乡村了。


水映图腾

乡村教师最缺的是获得感。笔者这里所指并不单单是待遇,更多的是家长和孩子的内心的感恩和尊重。



1、乡村教师,大多贫困,很多乡村教师是半边户,经济窘迫,微薄的收入和各种开支比起来捉襟见肘。因为选择了乡村,选择了教育,和同学相比,处境相去甚远。想当年成绩不必那些人差,能力不比那些人弱,现在境况相差太大,未免心有不平。

2、老师是良心的事业,要混日子太容易,要做好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但是很多时候,老师尽心尽力的工作,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但并不能换来家长和社会的理解,社会上对老师不尊重,家长对老师不理解,学生对老师没有感恩之心,这让老师的职业看起来没有多大意义。很多学生考取了好大学,事业成功,从来只说是自己的本事,很少惦记老师的培养中的辛勤付出。这就是老师职业最悲哀的地方。可能很多老师爱夸那些出息了的学生,并引以自豪,但学生可从来没有说一句感激的话,没有一次专程的看望,这种职业就缺少了幸福感!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说老师最缺少的是获得感,不只是获得更高的待遇,更是获得应有的尊重和感恩之心。大家说呢?


文轩阁



张老师所在的教学点位于离镇政府80公里外的大山深处,这里群山环绕,教学环境艰苦,虽然办学条件正在不断改善,但师资力量的缺乏仍然困扰着这个山村学校。

由于位置偏僻,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许多教师不愿到这里任教。教师换了一茬又一茬,而师范毕业的张玉滚老师从一个代课教师做起,独自承担了五门课的教学,把自己打磨成了全能型教师。他扎根深山学校17年,教学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

这只是乡村教师的一个缩影。类似这样的情况或许还有不少。

现在,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已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的补贴政策也大多得到落实。但现实的问题是,女教师多于男教师,许多教师留不住,流动性大,优质的教师都愿往城里跑。致使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缺少教师。



像张玉滚这样的全能型教师,在很多乡村学校是屡见不鲜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要吸引优质的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的好”,就必须采取措施,继续加大乡村学校的投入,落实好他们的各项待遇政策,关心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在评职称和周转宿舍建设等方面适当倾斜。只有这样,才能挽留住乡村教师,才能让更多的优质教师,愿意来,留得住。

2015年教育部已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针对“乡村教师待遇不高,人才流失,吸引力不强”的问题出台了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政策,380万乡村教师的待遇有望大幅提高。



这样,乡村学校缺少教师,缺乏优质教师的问题就有希望逐步解决了。

个人之见,欢迎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