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微信的年代,最会写情诗的沈从文,是如何把民国才女追到手的?

没微信的年代,最会写情诗的沈从文,是如何把民国才女追到手的?

在这个千城一面的脸盲时代,如果非要把“江南”这个概念精确对接到一座具体的城市,我会把这座城市选为苏州。

于“形”于“意”,这里与人们心中的“江南意境”,可以说是精准匹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是一座温柔水乡,也是文人墨客们孕育才华的温床。

进入三月,想来感受一下这座温润古城的灵秀、阳澄湖畔的气韵,那就在那条著名的九如巷,站一站,走一走。没微信的年代,最会写情诗的沈从文,是如何把民国才女追到手的?

这条石子路的巷子不过百十来米长,宽差不多有 4 米,从一头到另一头,看起来再寻常不过了。

站在这里,时间好像被一眼看穿,我们看到了那个 1932 年的夏天,那是在正对这条巷子 3 号的门口。

沈从文也曾这样痴痴的站着,徘徊着,来来回回地踱着步,只为见张家三小姐一面而忐忑不安。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个是来自湘西山间蛮荒之地、凭着一股热情闯入都会的清贫小子;另一个是自幼生在名门望族、长在富饶的江南古城中的大家闺秀。

看从两句极短的“个人简历”来看很难让人相信,这两个来自不同阶层和教育背景的人,最后能走一起。

没微信的年代,最会写情诗的沈从文,是如何把民国才女追到手的?

01

1928 年,沈从文被徐志摩推荐来到上海的中国公学,时任校长的胡适接纳了他,任教在此。

期间,他遇到了她、爱上她。开始对自己的学生张兆和,展开看似疯狂地追求。没有手机和约炮的年代,如何做到“疯狂”追姑娘?

写信、写情书。

张兆和不是寻常女子,她不跳舞,爱穿男装,皮肤黑,功课好,运动也出色,是中国公学女子全能运动第一名。

没微信的年代,最会写情诗的沈从文,是如何把民国才女追到手的?

沈从文、张兆和

沈从文死心塌地爱慕着这个“黑脸美人”的事情,不久便在公学里传的沸沸扬扬。当然,那时追张兆和的不止他一人。

张兆和不愿被卷入类似的“桃色事件”中,面对不止一个的追求者,她很冷淡,也很厌烦。为做区分,她将这些男子分别标记成“青蛙一号、青蛙二号”,而到了沈从文这儿,竟然连“青蛙”都排不上,生生被叫作“癞蛤蟆十三号”

没微信的年代,最会写情诗的沈从文,是如何把民国才女追到手的?

但凡写着沈从文名字的来信,张兆和一盖不回。

你的眼睛还没掉转来望我,只起了一个势,我早惊乱得同一只听到弹弓弦子响中的小雀了。我是这样怕与你灵魂接触,因为你太美丽了的缘故。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像上面这样的情书,沈从文一写就写了 3 年。最后,张兆和也招架不住了,带着一沓子写满字的纸去见校长胡适。

胡适说:“他顽固地爱着你。”

张兆和答:“我顽固地不爱他。”

对话戛然而止。

之后,胡适给他写信道,“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

但,什么都没改变,

痴情的人依旧在写信写情书。

我原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

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起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同你离开的人了。

我侥幸又见到你一度微笑了,是在那晚风为散放的盆莲旁边。

这笑里有清香,我一点都不奇怪,本来你笑时是有种比清香还能沁人心脾的东西!

我希望我能学做一个男子,爱你却不再来麻烦你。

我爱你总是要认真生活一天,也极力免除你不安的一天。

为着这个世界有我永远清新的人在,我要努力切实做个人的。

02

1932 年,她从中国公学毕业,回到苏州。

没微信的年代,最会写情诗的沈从文,是如何把民国才女追到手的?

张家位于苏州的宅子

这年夏天,苦苦单恋了 4 年的他特地从青岛赶来,一副文气长衫青年样子,在九如巷的张家大门外来回踱步了很久。

“先生找哪位?”

“我姓沈,从青岛来,找张兆和。”

“三小姐不在家。”

看门人说去叫二小姐张允和,留他一人在门口候着。

类似这样的“不巧”,他以前遇过很多次。

哪怕是她和他撞了个正着,也会拎起东西就跑。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一次:三小姐见到长相与他神似的萧克木,竟然丢下了鸡蛋糕,头也不回的跑掉了......

张允和出来了,一眼认出是沈先生,请他进屋喝口茶。

要找的人不在,他不知所措,答道“我走吧。”,允和知道妹妹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就请他在走之前留下住处地址。

午时,兆和回来了,允和怪她“你明知道沈从文要来,却偏偏躲到图书馆假装学习。事后要去先生‘赔罪’。你说,我家有好多小弟,很好玩,请到我家去。”。

兆和坳不过,同意了。

“我闷闷地回到旅馆,忽然听到两下轻轻的敲门声,准是她!

我从床上跳了出来,心也跳了起来!

开了门,看见兆和站在门外,双手放在身背后。我请她进来,她却往后退了一步,涨红了脸,低低地说,‘我家有好多个弟弟,很好玩,请到我家去。’”

这是 36 年后沈从文在被下放的前一天,对那天场景叙述。

没微信的年代,最会写情诗的沈从文,是如何把民国才女追到手的?

沈从文(左一)、巴金(左二)、张兆和(左三)

这套对胃口的礼物,让兆和爱不释手,但无奈太过贵重,她只收下《猎人日记》和《父与子》,剩下的一律退还。

同样是追求者,另一位只会送“亚麻料子做成的香港衫”的卞之琳,指得扫兴而归。

03

来年春天,沈从文来信,向张家提亲。

一向主张儿女婚事自己做主的张冀牖和这位准女婿很谈得来,便应允了,并让女儿自己给他写回信。三小姐打小被当成男孩子一般的养大,才气与顽皮性子兼备,得到父亲的应允,自然不会老实、直白地回信。

她半遮半掩地说了一句“允“,托二姐到电报局打好发给他。

允和坐着人力车去电报局,心里却不放心,怕三妹妹这个回复沈从文看不懂,因此自作主张将答信改写为“允 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如此,同年 9 月,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京中央公园成婚。

没微信的年代,最会写情诗的沈从文,是如何把民国才女追到手的?

1959年夏,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北京陶然亭合影

没微信的年代,最会写情诗的沈从文,是如何把民国才女追到手的?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贴

不仅是兆和,张家这四位小姐自小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昆曲、书法、丹青、诗词无一不精,在苏皖地区也算是人人皆知。

没微信的年代,最会写情诗的沈从文,是如何把民国才女追到手的?

大姐张元和(右下)、二姐张允和(左下)、三姐张兆和(右上)、四妹张充和(左上)

叶圣陶曾对四位小姐做出这样的评价:“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四姐妹个个都生成了美人坯子。那种天生自带的美感,是如今成批成批的“流水线美女”所没法比及的。


沈从文死前,也仍将妻子张兆和第一封情书紧贴胸前。

这样以诗,诉真情琐事的生活,在生命燃尽时,仍不枯竭。

要想生活过出诗意,首先要做一个诗人。

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做的,便不会仅仅拘泥于生活的杂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