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城镇化会推动大城市房价还是中小城市房价?

时无双

所谓新一轮城镇化,目的是通过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促使房价体系趋于合理,一定有利于缩小大中小城市之间房价落差。

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房价体系呈尖塔形分布。即极少数高房价城市与其他城市房价差异巨大。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中国正在经历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快速推进进程,城市发展的“抱团”新路径成为潮流,多中心、群网化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初露端倪。

2017年,上海近5 年来人口净流出,长三角人口成功实现了从核心城市向周边的扩散,上海人口流入来源前五大省中的浙江、安徽、江西等近年来均出现了人口回流。



从房价看,这种策略初见成效。房价体系越来具有城市群特征,大城市的高房价逐步外溢到城市群中的其它城市。

2017胡润全球房价排名显示:2017年,中国房价前10城市,大都是纳入城市群的二三线城市。

无锡以18.2%的房价涨幅“领跑”中国。其余城市为,合肥、广州、厦门、郑州、南京、惠州、长沙,杭州、武汉。

新一轮城镇化,就是把中小城市进一步纳入集群中。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关注“财经大白史晨昱”,换个姿势聊财经。


史晨昱

首先说一点,目前城镇化基本都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所以,推动的当然是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而且只会往高了推。为什么?

房价上涨,取决于两个因素:人与钱

人变多,房价涨!

中国目前推进城镇化,一方面会导致乡村人口往其城镇化中心流动,另一方面,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流。这两项人口的净流入,都为城镇化过程中推高房价做出“贡献”。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2.44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2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同比去年暴增。

从大城市房价上涨那里我们就可以得出经验,人去哪,哪里的房价就上涨,因为这都是需求,需求多了,房价自然就会不断上涨。

钱变多,房价涨!

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棚改,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拆迁。现在假设,拆迁后是直接分的房子,那么,这批人就不会掏钱去买房,也就不会增加需求,市场上的房子就是另一部分人排队去买。可如果现在拆迁后,给的是钱,这些拆迁户就会拿着大量资金,去买自己喜欢的房子,买房子的人一下多了,还都是多的有钱人,房价能不高吗?但是,目前大部分地区棚改,都是给钱的。

大量热钱流入的楼市,房价自然会涨。

所以,城镇化,只会让三四线的房子,涨涨涨!


天天说钱

过去5年,中国共转移8000多万农业人口进城,城镇化率也从50%出头增加到58.5%,今年国家打算继续转移1300万人进城落户,注意,是落户。

之所以强调落户,是因为虽然城镇化率高达58.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2.35%,意味着全国约有16%即2.24亿人在城镇生活,但却没有城镇户口,其中大多数是进入大中城市的农民工,以及所谓的白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不少二三线城市都在抢夺高校优质资源,给予大学毕业生很多优惠条件,落户基本都是必选项,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二三线,三四线那些有活力的城市,购房需求将会持续,房价会稳定,甚至会稳步上涨,最明显的是成都,房价最近一年涨疯了。

上表是去年各大城市新增人口排行,成都常住人口已经1600多万了,成为仅次于重庆,上海,北京的全国人口第四大城市。

而成都的二手房房价,过去一年涨幅在50%以上。

成都的落户政策非常宽松,分学历落户和技术落户,学历落户条件就两个,第一必须是全日制本科学历,第二是年龄在45岁以下。有房子就直接落,没房子落集体户。

所以,成都就成了全国第四大城市了,房价也涨势喜人。

再看看那些限制人口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和天津,去年人口均出现减少。

我们来看下房价走势

红色是北京二手房房价走势,一年来出现下跌,趋势明显。去年3月二手房均价6.3万左右,现在是5.8万左右,跌幅8%左右。

上海情况和北京不太一样,是新房价跌,二手房基本保持平价。

新房均价从去年4.7万跌到如今的4.2万。二手房从5.4涨到5.5万,比较平稳。

所以,结论很明显,人往哪去,房价就往哪涨。从北京上海流出的人口,也可能回乡买房,拉动三四线。二线由于落户政策宽松,那些抢人积极的城市,房价也不会太差。


赵冰峰

你好,嗨住租房来回答这个问题。

从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今年的城镇化建议将迎来重大的政策推进,在集中推进城市户籍制度门槛降低的同时,继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融资体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新一轮城镇化“新”重点表现在五个方面:以人为本是新重点,中小城镇是新空间,城市更新是新内涵,城市更新是新形态,城乡一体则是新取向。

城镇化对我国房价的影响。

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人口向城市聚焦是现代经济的必然趋势。房地产业作为先导性基础产业,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受益”最大。城镇化首先表现在人的转变上。大量的劳动力涌向各大城市,为这些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推动了城市里的消费、房产、金融等各行各业的繁荣发展。同时,由于住宅用地占比偏低、城市建设用地被垄断等种种因素,再加上一定程度的刺激与炒作,在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导致了我国的房价节节攀升。

城镇化只是推动我国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素。

新一轮城镇化,就是把中小城市进一步纳入集群中。房价疯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有城镇化的“功劳”,但它并不是房价上涨的唯一因素。由于大量人口迁入,一二线城市房价不是由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决定的,而是由经济体整体财富、贫富分化水平、富有阶层迁入、房屋供应能力等决定的。因此,一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难以衡量支付能力。同样,三四线城市房价收入比低,但在人口增长停滞甚至迁出的情况下,面临较长期去库存压力。

至于城镇化会进一步推出哪里的城市房价上涨,从宏观层面来说,今年国家工作的重心是调控,一再强调房住不炒,并推出了租购并举、房产税等长效机制;从中观层面来说,房地产企业因为土地成本高,土拍流拍的现象严重,再加上资金渠道收窄,市场信心并不足;而从微观层面来说,目前购房者的收入和积蓄已被上一轮房价上涨掏空,需要数年来消化。

所以,目前的一二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得到抑制,三四线城市房价要上涨缺少空间。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空间都不会很大。所以,目前年轻人可以忽视房价的涨跌,如果想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或者郑州、武汉等二线城市谋求发展的话,都可以下载嗨住APP,通过嗨住租房这个专业平台,轻轻松松租套合适的房子,住房问题立马得到解决。


嗨住租房

新一轮的城镇化会推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呢?

  1. 大型城市城镇化改革基本接近尾声,人口量已经达到饱和。
    从这张图上就可以看的出来,一线大城市城镇化改革速度明显下降,土地可使用居住面积明显变小。加上人口量的饱和,是房价已经涨到了天上去了,从目前来看。新的一轮城镇化对一线城市的房价起不了多么大的促进。
  2. 二三线中小城市却不同,棚改政策+城镇化。很多老房子,破房子大量的拆迁。从而诞生了一大批有钱人,而这些拆迁户有钱了怎么办?必定就是买房,需求量就上来了。供给变化,供不应求,房价就上去了。

  • 随着改革,大城市的可改造的土地面积少,所以对材料的使用量也不会太多。材料费的涨幅也会大大降低。从而也不会使房价因材料费涨。
  • 而二三线城市的可改造的面积,和拆迁的面积多。材料供不应求,材料费也就贵了。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最后加上二三线中小城市的经济建设加速发展,很多人都会选择回家置业和发展。人口的回流,也会导致房价的疯涨。


说书的人

新一轮城镇化,推动中小城市房价上涨的概率较大,提升大城市楼市上扬的可能性较小。2017年一二三四线城市房价的涨跌转换,凸显了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管理层差异化楼市调控的目的。

最近权威统计表明,一线城市中,除了深圳之外,其它三个城市的人口出现负增长的现象。这是二十年来少见的人口变动新行情,虽然能否成为某种趋势暂时勿能定论。但是,2017年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上涨,除了补涨或者大城市炒房客的因素之外,更有“返乡置业”、“回老家养老”的原因。其中,最为突出的元素是随着新一轮城镇化,将给予亿万创业者、劳动者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

2017年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诸多专家学者将此归咎于大城市的“炒房团”,而没有深入研究其上涨的原因。如果是少数中小城市楼市上涨,可能是人为炒作,但是,大面积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有全国楼市风口转向的迹象。从2017年全国GDP增速来看,重庆、长沙、南昌居前,超过了东部沿海城市。

近来年,合肥、武汉、郑州、成都、重庆等中心城市快速发展,从而对周边中小城市产生辐射效应。高铁以及高速公路建设,较大地提升了诸多中小城市的城市功能以及基础设施。使得三四五线城市的教育、医疗以及各项配套设施,产生了飞跃式的进步。

从购房的性价比来分析,一二线城市与三四五线城市的楼市价格,有5~8倍的差价,前者的生活成倍远远高于后者,幸福指数更是无法比拟。而本来中小城市的房子库存量大,可供客户的选择余地较大,所以引发了一轮中小城市房地产报复性上涨。中西部城市建设引发的拆迁,又产生了新一批住房需求。

从长远来看,新一轮城镇化即将惠及的中小城市,在房价下调之后还有发展空间;一些属于补涨的中小城市,房价将出现持续回落。三四五线城市建设,同样存在差异化的现象,城市发展有快有慢、有先有后。所以购房者还需三思而行,勿能脱离自身实际需求,盲目跟风炒房!


陆燕青

毫无疑问,会推动中小城镇房价。

首先,大城市限购政策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大量需求还会回到自己所在的三四线城市购房。所以购房人群尤其是刚需会首选自己所在的三四线城市,农村人的刚需会先锁定房价相对较低的小县城。如果土地供应不继续增加的话,房价可能还会上涨。


其次,从国家规划来看,各个城市间协同发展,均衡发展,成为了大趋势。所以未来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尤其是环都市圈的三四线城市,会得到国家规划的产业布局,人口也会大量流入,那么房价长期来看,会有支撑。

最后,棚改的继续,去库存的结束,都会使未来三四线城市房价还会有上涨的空间。但是从国家的定调来看,保持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建立长效机制。就会让房价保持平稳,不会再出现大起大落了。保障刚需人群和有改善需求的人群购房,会成为城市房地产的主基调。

相信未来房子问题会解决的。


历史的豪情

首要问题是这个“新”字新在哪里?尽管在提法上仍然叫做“城镇化”,但从这几年来看,新的看点在“城市集群”,除了几个老的众所周知的城市群外,以长沙、成都、郑州、武汉等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的城市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城市群是很大的看点。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的最终落脚点还在于这种大型的城市集群,买房参谋认为,城市化的根本和实质在于资源的聚集和共享。所以我们判断,未来中国城市化的终点应该是以10个左右核心城市为圆点的城市群。

回到你的问题,如果政策没有大的转向,无论什么城市,房价应该都是稳中略升的态势,当然我们反复强调,房地产实际上不存在一个统一性的全国市场。因此,如果是投资保值的话,重点关注目前15个新一线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其增长空间最值得期待。反观中小城市,由于很难形成很强的人口吸纳效应,其房价的天花板较低,加上现在人为炒作的通道基本被堵死,房价难有上好表现。不过,如果是自住,我们还是坚持认为,有了条件就早点买,至少它跌不下来。


买房参谋

城镇化并不是让农村人口转移到大城市,而是因地制宜。我国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以村落为主,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会逐步集中到交通较便利、供水供电设施较完善、有就业机会的区域,形成新的集镇或小城。因此,不会对三四线城市的住房带来很大需求,除非这些城市要向农村大范围扩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