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應該怎麼看待聯想“投票”事件?媒體有話說

究竟應該怎麼看待聯想“投票”事件?媒體有話說

搜狐科技《"吃了虧"的華為為何力挺聯想?還原"投票門"始末》:

不論是LDPC碼還是極化碼,都不是華為首提的技術。因此最終選擇哪個技術方案都和國家或者民族自豪感無關,這仍然是純粹的利益問題。不能說華為的方案別的中國公司就該支持。

需要強調的是,3GPP中各廠商的投票權是以權重劃分,而不是謠傳所言的一個廠商一票,聯想及摩托羅拉移動所佔的權重並不高,其實無法左右結果。

當事雙方表示攜手並肩,是因為當下正處於5G發展的關鍵時刻,按規劃,3GPP R15標準今年6月就將完成。而當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5G一直被認為是中美博弈的一大焦點,此時更不能自亂陣腳。

輿論對聯想5G投票討論的熱度,反映的是當前民眾對中國在5G技術領域實現突破的高期待。但如同Polar碼獲得控制信道之後有人喊出"技術領先,碾壓高通"的不理性口號一樣,這並不真正有利於技術的推動和行業的發展。

華為3GPP參會代表表示,現在中美可能爆發貿易戰的背景下,華為高通這種中美公司對決的事情很容易引爆情緒,但是還是希望大家保持理性,"用泛政治的眼光去看待的認識本身就是沒有道理的。"

騰訊一線《5G標準聯想投票華為真相:一次反對一次贊成》:

決定一個技術方案最後是什麼?這裡不能排除有政治或是商業的考量,但更多的是以技術驅動,如何更好的推動行業發展為主。這次可以是支持,下次也可以是反對,這在技術研討中很正常。

中國經濟網官微綜合《5G標準投票,聯想在華為背後"捅刀"?真相其實是…》:

華為無線網絡標準專利部部長萬蕾博士認為,3GPP是一個公正、透明、團結和技術性極強的組織。萬博士曾這樣評價3GPP:"技術是沒有國界的,3GPP之所以成功,就是歸功於它的國際化,它的羅馬論壇式的技術辯論是推動技術優化趨於完善的核心機制。衷心祝願3GPP的全球化的民主精神源遠流長……"

雷鋒網《還原聯想未投華為5G標準贊成票真相》:

LDPC編碼方案雖然是高通主推,實際上華為等廠商都有參與,高通的投入更早更多,技術積澱也更多;Polar碼由於是近年才興起的編碼方案,得到了華為等廠商的青睞,編碼方案的採用意味著支持該技術的廠商前期具備先發優勢,這是華為和高通等廠商所看重的,最終兩種方案共存,3GPP達成的是一種妥協方案。

事實經過確是如此,但是經過一年多時間之後,聯想沒有把票投給華為這件事又再度刷屏,誰又能說這事只是自然發酵呢?

觀察者網《5G標準投票聯想捅華為一刀?實際過程是這樣的…》:

Polar雖然獲得了中國企業的力挺,但其實並不完全屬於中國,更不屬於華為。Polar碼是土耳其一位學者提出的,很多專利並不在中國公司手中。之所以力推Polar碼,主要是因為這項技術比較新,歐美公司技術積累相對較少。另一方面LDPC這項技術時間出來長一些,也相對成熟一些,歐美公司技術積累也比較多。

三易生活《詳細揭秘:兩年前的"5G投票",聯想究竟做了什麼?》:

首先,3GPP不是霸權組織,更沒有陰謀論。和某些"陰謀論者"的看法不同,5G標準的制定組織3GPP,在華為無線網絡標準專利部部長萬蕾博士(她同時也是華為5G標準Polar碼方案主要貢獻者之一)看來,是一個公正、透明、團結和技術性極強的組織。

在2016年10月第二次會議的投票中,聯想是否有表態支持LDPC?顯然是有的,但是從整個陣營分部來看,這種表態對於投票結果是否有決定性影響呢?應該說,沒有。至於為什麼筆者敢肯定沒有,大家只要知道3GPP的投票並不是"一人一票",而是有權重的概念,應該就能明白了。

其實聯想在整個三場會議中,基本上沒起到什麼作用。它並沒有獨自發表技術成果。也沒有獨自為某一個標準站臺。

而從三次投票的結果來看,聯想參加了全部的三次投票,在第一次投票(究竟一種還是多種編碼制式)的時候投給了LDPC,之後的兩次投票(數據信道短碼制式、控制信道制式)中則全部投給了Polar。

總結一下就是:聯想在大家都不看好Polar的時候,選了高通和華為當時都力挺的LDPC,而在中國企業團結起來支持Polar的時候,也跟著一起挺了一把華為。

這個結果,其實就能看出和互聯網上瘋傳的某些說法,其實是有著很大的差異的。

或許,比起單純的diss聯想或者舊事重提,這樣的結論更加真實客觀,無疑也更加有趣。

C114通信網《理性看待聯想"投票門":帶節奏的"愛國者"可以休矣》:

一樁一年多兩年前的舊事被翻出重提,並與愛國作捆綁、帶節奏,其背後目的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確的是5G標準博弈並非無腦站隊,浮躁的情緒對此有害無益。

首先,在全球化合作分工的大背景下,誰也離不開誰,合作是主流。一項標準的出臺並非簡單粗暴的對抗,而是博弈與妥協的藝術——一味強調"唯我獨尊",恐怕最後只能像2G時代的日本那樣"自己玩"。

其次,3GPP是個各方協同的平臺。在5G標準化過程中,不同廠商間肯定訴求不一、存在分歧,也不排除商業或政治上的影響因素,但更多還是由技術推動,試圖尋找到合適的技術來推動產業發展。在Polar碼被確定為5G eMMB控制信道編碼方案後有專家評論道,"3GPP之所以成功,就是歸功於它的國際化,它的羅馬論壇式的技術辯論是推動技術優化趨於完善的核心機制"。

最後,中國的5G進度領先世界,甚至引起"友邦驚詫",但越是如此越需要警醒。目前在3GPP中,中國人擔任關鍵職位30餘個、投票權超過23%、文稿數量佔總量30%、牽頭項目佔總數40%,可謂佔據了相當大的話語權;5G核心網標準亦由中國企業牽頭制定,2017年6月3GPP確定5G核心網將採用中國移動聯合華為等26家公司提出的SBA架構。但在同時,提案的通過需要團結大多數成員,太過高調反會導致不必要的麻煩、甚至為群起而攻之。當前正值5G標準制定的關鍵階段,按規劃,3GPP R15標準今年6月就將完成,唯有戒驕戒躁才能將優勢真正變為勝勢——從這個角度來看,帶節奏的"愛國者"可以休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