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晚年的回憶錄中,為何自稱“鷹犬將軍”?

鷹犬二字自誕生起,不是貶義詞,用以形容忠心。訃告中常見,誰誰誰是久經考驗的忠誠戰士,由此可見,忠誠是每個陣營內部美德的標準。

看過瞿秋白《多餘的話》,感慨於瞿秋白的誠實,在犧牲前至少找到了初心,無限捧高中國豆腐,無情挖深個人靈魂,不可謂不忠於自己的內心,值得欽佩。

宋希濂晚年的回憶錄中,為何自稱“鷹犬將軍”?

瞿秋白之死,宋希濂難辭其咎,宋本身也很尊重瞿秋白這位師長,瞿被捕後,宋多次勸降,陳立夫亦安排中統人員多次勸降,瞿有書生意氣,他可以承認自己的“錯誤”,但絕對不會背叛自我。但蔣介石既然下了死命令,宋希濂這種轉換陣營而來的年輕軍官,也不能違背軍令,在瞿秋白被處死前,宋希濂好吃好喝的招待,讓瞿秋白在公園裡散步、用了最後一餐,最後瞿自己找了個行刑地點,死後,宋希濂將他安葬。

瞿秋白被捕前一年,陳賡也在上海被捕,在宋希濂和其他黃埔同學的聯名求情下,蔣沒有殺陳,而是縱虎歸山。陳賡是宋的老鄉、同學、入黨介紹人,後來雖然立場不同,區分陣營,但兩人終生是友,解放後宋希濂作為戰犯關進北京功德林,陳賡也多次去看望他,給他打氣,最終被第一批特赦。

宋希濂晚年的回憶錄中,為何自稱“鷹犬將軍”?

宋希濂在抗戰期間,表現英勇,早在1936年的全面抗戰爆發前一年,年僅29歲的他就已晉升中將,抗戰開始後,宋在一致對外的抗戰中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蘭封會戰,在保衛武漢的會戰中,宋希濂親率三個師浴血奮戰、重創敵寇,取得了斃敵四千五百人,傷敵一萬七千餘人的輝煌戰果。後期調任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在此期間,於怒江邊成功阻擊日軍,全殲渡江敵寇。後來又參加了滇西反攻大作戰,蕩平滇緬邊境多處敵寇據點。

淮海戰役打響之前,擬調宋希濂就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宋希濂看清了形勢,堅辭不受,固守西南,後來兵敗被俘。

1980年,宋希濂來到美國探親,兩年後在美國紐約創立了“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致力於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被海峽對岸的當局斥為“甘做鷹犬”。

宋希濂晚年的回憶錄中,為何自稱“鷹犬將軍”?

宋希濂當時寫就的一本回憶錄,書名本來想叫《宋希濂自述》,乾脆就自己改成了《鷹犬將軍——宋希濂自述》,假如他前半生有選擇,他還是會選擇做民族的“鷹犬”,當年以鷹的銳利、犬的忠誠浴血奮戰在抗擊敵寇的第一線上;在新的時代中他也甘願做和平統一的民族鷹犬,讓國家民族早日回到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