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陳賡逝世宋希濂哭到不能自已:「他的離開是國家的巨大損失」

陳賡是新中國的十員開國大將之一,而宋希濂也是國民黨內為數不多的驍將,他們二人都是我國現代軍事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同是湖南湘鄉縣人,同在黃埔軍校第一期共讀,歷史巧作安排,陳賡和宋希濂一度曾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和戰友,在戰場上有互相配合、並肩協力抗擊日寇的戰鬥歲月,也有兵戎相見,代表著各自階級的利益進行過你死我活的拼殺而最後又終於走在了一起。他們之間有分有合的歷史中,結下了鮮為人知的傳奇友誼。

聽聞陳賡逝世宋希濂哭到不能自已:“他的離開是國家的巨大損失”

陳賡大將

陳賡與宋希濂初識於1923年,那一年,孫中山先生派人到長沙招考一批有志青年去廣州接受軍事訓練,兩位有志青年就是在從家鄉趕往長沙考試的途中相識,因為陳賡年長宋希濂三歲,便處處幫助宋希濂這個小老鄉,而宋希濂也十分敬佩這位大哥,遇事都要同陳賡商量。

1924年2月,陳賡與宋希濂到達廣州,當時從湖南招收的100多名學員大部分都進了程潛辦的講武堂,但這所講武堂既沒有有經驗的教官也沒有正規的課程,於是陳宋二人一合計覺得不能在這裡浪費時間,他們打聽到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建立了一個新型的軍官學校———黃埔軍校,於是便同時報了名,不久後,這對湘鄉青年從2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被雙雙錄取,從此,他們成了黃埔一期的學生,開始了同窗共讀的新生活。

黃埔軍校的學習生活十分緊張,在軍事訓練之餘,兩個小同鄉常常湊在一塊,談論時局,探討真理,無話不說。彼時的陳賡已經是一名有著兩年黨齡的堅定的共產黨員了,而宋希濂卻是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雖然他更崇拜校長蔣介石,但對陳賡屢屢向他提到的俄國革命事蹟卻也並不反感,因為他很信賴陳賡,自以為遠不及這位大哥,所以對於陳賡的話他即便有不理解之處,也不會提出反駁。

聽聞陳賡逝世宋希濂哭到不能自已:“他的離開是國家的巨大損失”

宋希濂

陳賡為人豪爽,性情坦率,活動能力強,不僅成績優秀,政治、軍事成績也都名列前茅,成了享譽一時的“黃埔三傑”之一,而宋希濂則性格內向,平時不多言語,在黃埔軍校中日益嚴重的國共兩派的鬥爭中,表面上不偏不倚,但由於受到陳賡的影響,實際上卻是傾向於左派的。1925年,在陳賡的介紹下,宋希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6年3月20日,中山艦事件爆發,宋希濂被派往廣州石牌,擔任新編二十一師第三團第一營營長。這支部隊官兵中清一色都是國民黨員,而宋希濂也僥倖躲過了政治審查,但是,他這個共產黨員沒有了組織,時間一長,便成為無須聲明的脫黨者了。而彼時的宋希濂自己也很糾結,他很想與陳賡在一條道路上奮鬥,但一想到自己僅用兩年多的時間便從一名中學生成為指揮一個營的營長,如果繼續跟緊校長的腳步,五年十年之後自己必將獲得比當前還要大的成就......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後,國民革命軍中許多共產黨員被捕被殺,彼時正在養傷的宋希濂內心矛盾鬥爭頗為激烈,他左思右想,覺得還是要跟校長站在一條戰線上,於是他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表達了自己對時局的迷惑,並以試探性的口吻向校長詢問自己日後要何去何從,這封信發出後沒過幾天,他便收到了蔣介石的親筆回信——“病癒速來南京見我。”3天之後,宋希濂到了南京,畢恭畢敬地站在蔣介石的面前。由此,宋希濂就拴在蔣家王朝的戰車上,開始了長達22年的戎馬生涯。從此他與陳賡分道揚,一別就是10年。

聽聞陳賡逝世宋希濂哭到不能自已:“他的離開是國家的巨大損失”

電視劇《陳賡大將》劇照

1931年10月,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的陳賡不幸被捕。由於陳賡是著名的共產黨人,當年黃埔軍校三名風雲人物之一,在軍校就讀時就深受宋慶齡、廖仲愷夫婦以及校長蔣介石的喜愛。他被捕後,社會反響很大,以宋慶齡為首的各階層進步人士開展了對陳賡的營救活動。宋慶齡還親自打電話給蔣介石要求他釋放陳賡,蔣雖表面上答應,實際上卻沒有結果。

宋希濂知道陳賡被捕的消息後心急如焚,他深知陳賡的革命意志堅如磐石,想要勸他改投陣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於是,他約了十幾位黃埔一期的同學,深夜 “ 闖宮” 面見蔣介石,為陳賡作保。由於陳賡救過蔣介石的命,又有宋希濂等同學作保,蔣介石便也網開一面,不再將他關押牢中,而是軟禁於客房,只派了兩名衛兵看守,後來,陳賡趁著看守的鬆弛,瞅了個機會逃了出去。而對於陳賡的逃走,國民黨軍政上層頗有微詞,好在宋希濂是蔣介石喜愛的青年將領,加之蔣介石迫於外界的壓力,便也未對宋希濂加以追究。

聽聞陳賡逝世宋希濂哭到不能自已:“他的離開是國家的巨大損失”

1955年國慶節陳賡(右一)與粟裕、肖華、洪學智在天安門城樓上

時間到了1949年12月,此時的蔣家王朝早已土崩瓦解,時任國民黨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的宋希濂雖然苟延殘喘了兩個月,但最終也沒能逃過被人民解放軍俘虜的命運,被俘後的宋希濂整天籠罩在苦痛和悲哀的陰影裡。 他曾幾次提筆想給陳賡寫信,但一想到如今人家是名聲赫赫的解放軍兵團司令,自己卻是敵對營壘中的敗陣之將, 成了階下囚,便羞愧地打消了這個念頭。然而宋希濂做夢也沒有想到,那個在他想來已是高高在上的陳賡將軍,卻從繁忙的軍務中抽出時間,專程從雲南趕往他的關押地與他見面,當宋希濂緊緊握住陳賡的雙手時,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了。

聽聞陳賡逝世宋希濂哭到不能自已:“他的離開是國家的巨大損失”

晚年的宋希濂(中)

在這次見面後,宋希濂徹底掃除了對共產黨的疑慮,認真地考慮起自己的後半生來。1959年12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特赦了宋希濂等戰犯。幾個月後,心臟病已經很嚴重的陳賡在四川飯店擺了一桌酒,約請宋希濂、杜聿明、鄭洞國等黃埔同學小酌。 他們見面時緊緊地握手擁抱, 陳賡第一句話就意味深長地說:“ 我們又走到一起來了。”

1961年3月16日,陳賡在上海不幸逝世,宋希濂驚聞噩耗後極為悲慟,在陳賡的追悼會上哭到不能自已,之後,他又撰寫文章回憶:“陳賡的逝世是國家的一個巨大損失,對於我個人來說,也是喪失了我一生中難得的良友。 他的偉大,他的忠誠,他的卓越指揮,他的無私無畏……我對他印象最深的是解放後的幾次見面,他沒有一點勝利者自居的那種神氣,他的每一次談話都令我心折,使我永遠不能忘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