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犬將軍」宋希濂的抗戰人生

宋希濂(1907---1993),湖南湘潭人,畢業於黃埔一期,從軍後先後參加東征、北伐,多次立下戰功。1927年11月,留學日本,就讀日本陸軍步兵學校。留學期間多次響應國內反日運動,幾乎每次都被捕入獄,但出獄後“毫不悔改”,一旦中日有衝突,就組織留日學生聲討日本。

回國後不久就擔任了高級軍官,在抗戰期間,對日軍毫不手軟,多次沉重打擊日軍,以致被人稱為“鷹犬將軍”。他本人對這種明顯貶義的稱呼似乎很樂意,晚年回憶錄也取名為《鷹犬將軍.宋希濂自述》。

“鷹犬將軍”宋希濂的抗戰人生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時,宋希濂任87師261旅旅長,駐防南京,1月30日晚,集合全旅營以上軍官到何應欽家裡,堅決要求開赴上海前線,參加對日作戰。

不久機會就來了,中、日兩國同時向上海增兵,宋希濂在張治中率領下開赴上海,支援第19路軍作戰。

“鷹犬將軍”宋希濂的抗戰人生

2月22日清晨,日軍借大霧掩護突入廟行88師陣地,大部隊隨後跟進,一路猛衝,準備實行中央突破。88師投入所有預備隊,仍無法擊退日軍,陣地呈現動搖之勢。

宋希濂率部及時繞到日軍後方,猛攻日軍側背,迫使日軍轉攻為守,一舉扭轉戰局。後又與友軍前後夾攻,全殲突入之敵,粉碎了日軍的中央突破計劃。

戰後,因作戰勇敢,升為87師副師長,不久後又升為精銳部隊36師師長。全面抗戰爆發後,宋希濂率36師從西安出發,日夜兼程,馳援淞滬戰場,於8月中旬趕到指定地點。

當時中、日兩軍正處於膠著狀態,中國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缺少重武器,無法摧毀日軍的堅固工事,而日軍的增援部隊正在趕來,中國必須儘快殲滅盤踞之敵,否則,戰局將對中國不利。

宋希濂到達後,以新銳之師猛攻,一舉突入日軍盤踞的匯山碼頭,迫使日軍敗退到黃埔江上的軍艦上,一時轟動全國。但在繼續前進時,與其它部隊一樣,遇到日軍堅固工事而無法摧毀,只得撤退。

“鷹犬將軍”宋希濂的抗戰人生

日軍增援部隊到達後,中國軍隊由進攻轉為防守,宋希濂指揮36師繼續在上海與日軍作戰,一直到11月才撤退,期間多次與日軍短兵相接,展開肉搏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36師也傷亡慘重,撤出上海時,只剩下3000多人。

南京失守後,宋希濂被免職,回到湖南老家,度過了一段短暫的清閒時光,但很快就被重新啟用,並擔任了精銳部隊71軍軍長。

武漢會戰時,日軍分兩路前進,主力沿長江西進,直取武漢,另一路從合肥出發,進攻大別山,其中第13師團連陷多個要地,於9月初逼近大別山重要峽口富金山。

富金山處於安徽、河南兩省的交通要衝,山勢陡峭、地形險要,宋希濂指揮51、71、77三個軍嚴陣以待。

日軍到達富金山時,先以24架飛機對守軍陣地狂轟濫炸,然後步兵猛攻。宋希濂指揮所部頑強阻擊,沒有後退一步,日軍多次增兵,但無法取得任何進展。

後來日軍探悉宋希濂的指揮所在妙高寺,於是集中飛機轟炸,將規模宏大的寺廟夷為平地,但仍無法動搖宋希濂的堅守意志。

“鷹犬將軍”宋希濂的抗戰人生

戰鬥進行了一週,日軍傷亡慘重,卻被宋希濂死死的擋住。於是增調第10、16師團增援富金山,戰鬥進入白熱化。宋希濂趕到前沿的36師陣地,勉勵官兵“36師要永遠站著,絕不能趴下”。在守軍頑強抵抗下,日軍徒增傷亡而無任何進展。

富金山一戰,宋希濂與日軍鏖戰整整10天,重創日軍三個精銳師團,擊斃、擊傷日軍兩萬餘人,粉碎了日軍從大別山進攻武漢的企圖。日軍深感“遇到強手,束手無策”,從此不敢在華中地區輕舉妄動,河南、湖北也得到了少有的平靜時光。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西南大後方也成了前線,宋希濂奉命趕赴雲南,任昆明軍區司令。

1942年夏,日軍在緬甸擊潰中國遠征軍後,由緬甸向雲南挺近,前鋒渡過怒江後繼續東進,滇西危急。宋希濂率軍日夜兼程,迎擊日軍於怒江東岸,全殲過江日軍,穩定了西南大後方。

此後宋希濂陳兵怒江東岸,成為西南大後方的守護神。

1944年夏,宋希濂指揮所部強渡怒江,冒著西南的蠻煙瘴雨實行強攻,幾乎掃蕩半個滇西,攻克多個日軍經營已久的強固據點,殲滅日軍近萬人。

“鷹犬將軍”宋希濂的抗戰人生

滇西反攻結束後,滇西、緬北日軍全被肅清,中印公路打通,宋希濂也完成了他的抗戰征程,進入陸軍大學學習。而“鷹犬將軍”的綽號則被人一直用到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