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泽文化的文化特征是什么?

小屁一点点

崧泽文化是以

崧泽遗址为命名的一个考古学文化,是长江中下游史前时期的重要文化。

分布范围:

它的分布范围主要包括上海、苏南、浙北,环绕着太湖。

起止时间:

距今6000~5300年。大致介于马家浜文化和著名的良渚文化之间。很多学者认为,它是这两种文化之间的过渡阶段。

崧泽遗址位于上海青浦区崧泽村,这里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记载。在宋绍熙《云间志》中称为“袁崧宅...乾隆《青浦县志》有“相传晋左将军袁崧墓及居址在此”的记载。

1960年,考古人员第一次对崧泽遗址进行了发掘。现在已建起了博物馆,号称“上海第一村”。

代表性器物:

1.石质生产工具

崧泽文化的石器普遍制作精美,主要类型包括石斧、石锛、石凿,这些都属于典型的木工工具,石锛也有可能被用于农业生产。

(崧泽文化的石斧、石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发现就是石犁石镰刀,尽管总量并不多,但意义重大。

(崧泽文化石镰刀、石犁)

在崧泽文化之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太湖地区就已经出现了种植水稻的做法。比如说,在江苏吴县的草鞋山,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稻田遗址。

早期种植水稻,主要用骨、木质的工具,容易损坏且效率较低。石犁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2.陶器

崧泽文化的陶器制作精美,已经不像马家浜文化时期陶器那样,仅仅为了满足日常的基本需求而制作。它的很多陶器表面有繁复的花纹,堪称艺术精品。

陶鼎是崧泽文化的典型炊器。

下面的这件陶罐很有意思,在它的肩部有一整圈模仿竹编的纹饰,陶工把日常所见的竹编器的自然纹样抽象成几何图案,刻划在陶罐上。

崧泽文化时期,农业产量应是比较可观的,除了满足食用外,还被用于酿酒崧泽文化中出现了一些跟酒有关的陶器,比如下面的这套过滤器,被认为和酿酒有关系。

下面的这件东西叫匜,本是盛水工具,就像今天的水瓢。我们现在看到是它倒扣过来的样子。崧泽文化的工匠巧妙地在匜的表面塑造出一个猪头,口、鼻、眼、耳五官齐全,十分生动。

3.玉器

崧泽文化的玉器多为小件的装饰品。类型包括玉环、玉璜、玉珏、玉镯等,选用的玉料质地较好,制作工艺也比较成熟,表面打磨光滑。

这些玉器大多发现在墓葬当中,是墓主人所佩戴的装饰。

玉环很多人都能理解,就是玉质的圆环。玉璜较为特殊,它可以理解为切开的玉环或者玉璧,两端常常钻孔,缀挂别的饰物。

玉珏,就是在玉环上割开一个缺口。


陆建芳主编. \t\t\t\t\t\t\t\t\t\t\t\t \t\t\t\t\t\t\t\t\t\t\t\t \t\t\t\t\t\t\t\t\t\t\t\t\t中国玉器通史 新石器时代南方卷[M]. \t\t\t\t\t\t\t\t\t\t\t\t \t\t\t\t\t\t\t\t\t\t\t\t2014

孙维昌.上海崧泽遗址出土陶器和玉器[J].收藏家,2015(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