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瀋陽,簡稱“沈”,別稱盛京、奉天,是遼寧省省會、[1]

副省級市、瀋陽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市下轄10區、2縣,代管1縣級市,面積1.29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9.1萬人,城鎮化率80.55%,是環渤海以及東北唯一的特大城市。[2]

瀋陽位於中國東北南部、遼寧中部、南連遼東半島、北依長白山麓,是中國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3]

、瀋陽聯勤保障中心駐所,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樞紐城市。[4]

瀋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是中國最重要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稱號。[2]

[6]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

歷史沿革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魅力瀋陽(4張)

三萬年前,瀋陽地區在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

7200年前,有中華民族的分支先民(太陽鳥圖騰文化)在此農耕漁獵,繁衍生息,創造出新樂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燕國的重鎮方城(侯城前身),隸燕遼東郡襄平縣,為瀋陽建城史之初,距今2600餘年。[9]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瀋陽隸屬遼東郡(遼陽)。

西漢時期,始稱“侯城”,隸屬漢遼東郡(遼陽)。是為瀋陽正式建城之始。唐代改稱“瀋州”。五代時期,遼太祖移民到此,修築土城,生產隨之發展。金代時期,金太祖攻佔瀋州,沿用“瀋州”之名。

元朝元貞三年(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瀋州為“瀋陽路”,歸遼陽行省管轄。由於瀋陽地處瀋水(渾河)之北,以漢族傳統方位論,即“山北為陰,水北為陽”,故改瀋州為瀋陽。從此,“瀋陽”這一名稱正式出現在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餘年的歷史。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瀋陽(12張)

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朝改稱“瀋陽路”為“瀋陽中衛”,修建瀋陽城牆(磚城)。瀋陽的軍事地位益加重要,是明朝經營關東的重要基地。

明朝天啟五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瀋陽,並在瀋陽城內著手修建皇宮(今瀋陽故宮)。

明朝崇禎七年(1634年),皇太極改稱瀋陽為“盛京”

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世祖福臨遷都北京後,瀋陽為陪都

清朝順治十四年(1657年),滿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瀋陽設奉天府,瀋陽又名“奉天”

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後,瀋陽成為奉系軍閥統治的首府

民國十二年(1923年),正式設立奉天市政公所,瀋陽首次出現市的建制

民國十六年(1927年),黨的“八七”會議後,黨中央為了統一對東北黨組織的領導,決定派陳為人組建中共滿洲省委。[10]

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中共滿洲省臨委在瀋陽召開了東北地區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大會決定將中共滿洲省臨委改為中共滿洲省委。陳為人、劉少奇、陳潭秋、羅登賢等先後擔任省委書記。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瀋陽市市花--刺玫

民國十八年(1929年),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後,改“奉天市”為“瀋陽市”。

民國二十年(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並侵佔瀋陽後,又將“瀋陽市”改為“奉天市”。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東北光復,“奉天市”恢復“瀋陽市”名稱。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日,瀋陽正式解放。

1953年,瀋陽市改為中央直轄市。

1954年,瀋陽市改為遼寧省轄市。

1964年,中共遼寧省委決定設立瀋陽專區。

1993年,原鐵嶺市的法庫、康平縣劃歸瀋陽管轄,新民縣撤縣建市。

1994年,瀋陽市升格為副省級市。

2002年,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併入鐵西區。

2006年,沈北新區成立。

2014年6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將瀋陽市東陵區更名為渾南區。[11]

2016年1月,遼中縣撤縣設區。

行政區劃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瀋陽新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瀋陽下轄10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政府駐渾南區沈中大街206-3號。[2]

旅遊

截至2015年末,瀋陽國家A級旅遊景區74家。[25]

瀋陽十景:福陵疊翠、御苑松濤、渾河晚渡、塔灣夕照、柳塘春雨、道院秋風、神碑幻影、陡山霽雪、鳳樓觀塔、萬泉垂釣。

其他景點: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怪坡風景區、瀋陽森林野生動物園、瀋陽世博園、瀋陽東北亞滑雪場、皇家極地海洋世界、方特歡樂世界、紫煙薰衣草莊園、愛琴谷、隕石山風景區、劉老根大舞臺、南關天主教堂、渾河西峽谷、永安橋。[36]

2015年,瀋陽市接待國內外旅遊者9219.2萬人次,增長11.0%。其中,國內旅遊者9154.2萬人次,增長11.0%;入境旅遊者65萬人次,增長10.2%。[37]

瀋陽市主要景點

區劃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人)區(縣)政府駐地

和平區

60

70

十一緯路76號

瀋河區

58

70

盛京路25號

皇姑區

66

80

松花江街3號

大東區

101

99

津橋路20號

鐵西區

484

114

重工北街37號

渾南區

800

50

世紀路13號

于洪區

499

62.6

黃海路37號[12]

沈北新區

1098

40

中央路64號

蘇家屯區

782

43.5

翠柏路14號

遼中區

1460

50

遼中區蒲西街道[13]

新民市

3318

70

新民市市府路12號

康平縣

2175

35

康平縣勝利街道

法庫縣

2290

45

法庫縣法庫鎮

簡介圖片
瀋陽故宮瀋陽故宮始建於公元1625年,是滿清王朝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瀋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現已闢為瀋陽故宮博物院。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中國的瀋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瀋陽故宮
昭陵昭陵是滿清第二代君主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的陵墓,面積3.32公頃,北陵建於1643年,內有隆恩殿、寶城、寶頂、月牙城、大明樓、大碑樓、方城、隆恩門、大紅門、石牌坊等建築。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昭陵
福陵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基,佔地500餘公頃。東陵始建於1629年,1651年基本建成,後經順治、康熙、乾隆多次修建,形成了完整的陵基建築群。陵內有莊嚴的正紅門,有生動的石獅、石虎、石馬等,有著名的108蹬臺階,有方城、隆恩殿、東西配殿、大明樓、寶頂等建築。[38]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福陵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中共滿洲省委舊址是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是一棟坐北朝南、面闊6間、進深1間的硬山式青磚瓦房,其東側4間就是1927年10月到1931年12月中共滿洲省委機關所在地。省委書記陳為人等在此領導工人、農民、學生反對封建軍閥壓迫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恢復、發展黨組織。1985年,瀋陽市人民政府撥款維修,按原狀陳列,正式對外開放。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
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原是奉天省官立東關模範兩等小學校,解放後為瀋陽市第六中學,1982年又改為瀋陽市幼兒師範學校,後又改為東關模範小學,2005年與東北育才教育集團整合,改為東北育才東關模範小學。位於大東區大東路育才巷12號。舊址建於1910年,翌年竣工。周恩來同志於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在這裡渡過了少年時代的高小讀書生活。[39]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
張氏帥府張氏帥府位於瀋河區故宮南側,又稱大帥府和少帥府,是清末民初東北軍閥張作霖的府第,面積1.6萬多平方米,四周圍築著三米多高的青磚厚牆,內部分為東、西兩院,每部分都有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東院建於1912年,為張作霖所建的中國民族特色的三進四合院落,共有房舍74間,呈目字形。花園北面建造了一幢三層羅馬式的青磚洋樓,建於二十年代。中院建築既沿襲了中國傳統的民間風俗,也體現出東北、特別是遼南風土習慣。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張氏帥府
遼濱塔遼濱塔位於新民市東北29公里的公主屯鎮遼濱村,是一座八角十三層密簷青磚塔。原高41.7米,底部直徑為12.5米,按佛教以奇數表示清白的信念而築。塔基高約10米,塔身八面各有一佛龕,上有一尊磚雕佛像端坐於蓮花座上。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遼濱塔
遼寧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位於和平區,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館舍原為奉系軍閥熱河都統湯玉麟官邸,9·18事變後,偽滿政府在此設立“國立博物館奉天分館”。1948年11月2日,瀋陽解放。經東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東北博物館,於1949年7月7日開放,1959年改名為遼寧省博物館。"遼寧博物館新館文物專題展"榮獲第六屆(2003--2004年度)全國(中國)博物館十大陳列精品評選精品獎。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遼寧省博物館
瀋陽鑄造博物館瀋陽鑄造博物館前身瀋陽鑄造廠始建於1939年。瀋陽解放後,工廠多次更名,直至1956年,該廠定名為瀋陽鑄造廠。鑄造廠佔地面積33萬平方米,2007年4月17日,瀋陽鑄造廠澆注完最後一爐鐵水,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鐵西區決定將該廠大型的一車間保留下來,將其改建成一座集中展現東北老工業區工業文脈的鑄造博物館。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瀋陽鑄造博物館
新樂遺址新樂遺址是距今7200多年前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處母系氏族公社聚居村落遺址,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煤精製品、古房址等。其中出土的“木雕鳥”是瀋陽地區出土年代最久的珍貴文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久遠的木雕工藝品。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新樂遺址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於瀋陽市大東區的柳條湖橋,館內收藏的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後近1000幅珍貴歷史照片文獻資料及700餘件歷史文物,分7個部分,展示了東北人民從淪為亡國奴走向抗戰勝利的歷史。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彩電塔彩電塔坐落在青年大街與濱河路的交匯處,塔高305.5米,是集旅遊觀光、餐飲、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廣播電視塔。建成於1989年9月。彩電塔在187米至215.3米之間有6層塔樓。瀋陽最高的“空中樂園”設在塔樓的193米至205米處,內有空中舞廳、旋轉舞廳、露天觀覽平臺等場所。1992年建成全國最大的蠟像館——中國古代著名歷史人物蠟像館。[40]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彩電塔
中街中街是一條百年商業街,2005年獲得中國十大著名商業街稱號;2008年獲得“國際金街”稱號。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中街商圈
太原街太原街是一條同瀋陽中街同樣歷史悠久的商業街,2007年也獲得中國十大著名商業街稱號。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太原街商圈
五愛市場五愛市場位於瀋河區熱鬧路,全國五大集貿市場之一,是中國最著名的批發市場之一。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五愛市場
三好街三好街東北地區最大的電腦與IT產品的經銷集散地,中國十大特色商業街之一。

遼寧省省會瀋陽市各地旅遊景點簡介

三好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