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縣丹堡首屆油菜花節暨何宗韓文化旅遊節隆重開幕

選稿:中鄉美駐甘肅選稿基地執行主編 李玥


千畝油菜鬥芬芳 最是人間四月天

——文縣丹堡首屆油菜花節暨何宗韓文化旅遊節隆重開幕

文/劉玉璽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丹堡的千畝油菜田園,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油菜花海不顧一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魅力的文縣丹堡河流域境內,地形呈多樣性,川壩、坪臺、高山、溝壑皆有,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利資源豐富。山清水秀,林茂竹翠,四季長青。丹堡河滋潤著兩岸的千頃良田,盛產水稻、小麥、玉米、洋芋等糧食作物,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

民間傳說孔夫子的墨寶曾遺落在丹堡河畔,故丹堡人歷來有讀書修文的傳統,當地村民無論貧富,均有竭盡全力供子女上學的習俗,被清朝雍正皇帝稱讚為陝甘大僚、文州賢臣的大理寺左少卿何宗韓就出生和成長在這片沃土。歷代都湧現出不少文人墨客。因此也享有“兩江八河,文明不過丹堡河”的盛譽。

2018年4月1日 上午9時,文縣丹堡首屆油菜花節暨何宗韓文化旅遊節正式隆重開幕。

丹堡鎮黨委、政府按照縣委、縣政府“文旅強縣”的戰略部署,為更好打造丹堡全域遊,深度挖掘丹堡厚重歷史文化,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助推全鎮脫貧攻堅。舉辦此次節會,以“遊道爺故里·觀花海丹堡”為主題,開幕式上節目精彩紛呈,表演者爭相鬥藝,各抒情懷。吸引了眾多前來觀賞的陰平兒女和外地遊客。

文縣丹堡首屆油菜花節暨何宗韓文化旅遊節隆重開幕

本次盛會設置了兩處會場:

主會場:設在丹堡鎮紙坊村;主要內容有開幕式、名家書畫作品展、甘肅省博物館大型愛國主義教育流動展覽“紅色甘肅——走向一九四九”、文藝演出等。

分會場:設在上丹何宗韓文化廣場,以上丹片區群眾地緣文化白馬人面具舞表演,琵琶彈唱、鑼鼓隊、舞蹈等群眾文藝演出為主。

全程旅遊路線:油菜花海—丹堡老街—品丹堡美食—田家大院—電商中心—道爺故里—永寧寺等。

丹堡是一個蘊藏著無限潛力、充滿神奇魅力的地方。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民俗文化。油菜花是美麗的丹堡人民勤勞的象徵,也寓意著欣欣向榮,春天的美好。正如她的名字(油菜花,諧音“有才華”),就像祖祖輩輩傳承文明的丹堡河兒女。

陽春之下,微風拂水,雜花生樹,楊柳依依。千畝油菜,盡情怒開,身臨其境,如沉花海。老屋古樸,山吟水唱,婉轉相依,田埂悠然。魅力丹堡,靈動山河,文明流長,詩與遠方。鍾靈毓秀,別有洞天,好一幅醉人畫卷。

信步花海,花隨風揚,心隨景動,人景合一。看蜂鳴蝶舞,在一片金黃中尋覓桃花疏影,任何詩意的情懷都能在春天的釋放。明媚春光滋潤著丹堡河畔4000餘畝油菜花海,悠久的丹堡文明浩養著丹堡河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個生靈。

文縣丹堡首屆油菜花節暨何宗韓文化旅遊節隆重開幕

道爺故里,花海丹堡。隆重啟動文縣丹堡首屆油菜花節暨何宗韓文化旅遊節,就是要讓陰平兒女、遠方的遊客、文學藝術者,詩詞愛好者等眾多人來我們這片熱愛生活、熱情好客的丹堡,暢遊花海,聆聽春天,感受一場別具浪漫的旅行。這是一場丹堡河幾十年前所未聞的盛會,以醇厚的真情和飽滿的熱情,敞迎四方賓朋,誠待八方來客,以節造勢、以勢促遊、以遊招商、以商興丹,與大家一道,共同分享魅力丹堡河的綠水青山。

丹河兒女,四海賓朋。相聚丹堡河畔,同踏這片孕育著文明的赤土,共頂一片潤物迎懷的藍天。欣賞精彩的文藝匯演、觀油菜花海、品丹堡美食、感受多樣的民俗文化、參觀古宅民居、暢遊道爺故里、

喜購農特產品,促進電商展銷等等。

身心具釋,鬆弛不憊;憧憬而來,懷喜而歸。

文明丹堡河,就是我們陰平人共同的舞臺,是我們這些丹河兒女靜享天倫的世外桃源。以盛會為契機,傳承丹堡河的特色文化基因為出發點,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亮點,助力丹堡文明的傳承與發展。把丹堡河流域見素抱樸的人文資源,不加雕琢的自然風光。深度發掘,大力弘揚,全力帶動旅遊產業全面發展。

文縣丹堡首屆油菜花節暨何宗韓文化旅遊節隆重開幕

文縣丹堡首屆油菜花節暨何宗韓文化旅遊節隆重開幕

文縣丹堡首屆油菜花節暨何宗韓文化旅遊節隆重開幕

文縣丹堡首屆油菜花節暨何宗韓文化旅遊節隆重開幕

簡介:筆名半山裡人,原名劉玉璽 ,男,漢族,甘肅文縣人, 平日喜歡籃球、攝影、旅遊、閱讀、愛好寫散文和詩歌,文章多發表於教育類雜誌和網絡推送平臺,喜歡以文會友,希望在文字的路上結交更多的良師益友。現在工作於文縣丹堡初級中學,是一名地理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