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摸不著,專家們掛在嘴邊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

稍微關注一點育兒知識的父母,肯定都聽過“安全感

”這個詞。

孩子哭鬧是缺乏安全感,不敢一個人睡是沒有安全感,睡覺一定要摸著媽媽也是安全感不夠……

好像“安全感”是一個巨大的容器,一切育兒問題都可以往裡面裝。可到底什麼才是安全感?卻沒有幾個人能說清楚。

最近在我的育兒群和後臺也都有媽媽留言,說擔心孩子出現的狀況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看不見摸不著,專家們掛在嘴邊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

看不見摸不著,專家們掛在嘴邊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

其實孩子的安全感缺不缺失跟父母自己的想法是有一定出入的。

這篇文章就是想來說說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安全感”。

對媽媽的信任就是安全感

有孩子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孩子受到了驚嚇會本能地躲進媽媽的懷裡尋求安慰,這就是最基礎的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最初是通過媽媽對孩子需求的敏感性而建立的。

也就是說,小嬰兒時期寶寶有任何需要都會哭,如果媽媽聽到寶寶的哭聲便立刻有所反應,那麼寶寶會認為自己是安全的,有人照料的。從此就開始逐步信任媽媽或者主要養育者,對他們產生依戀關係。

所以,建立孩子安全感的第一步,就是要對他們的需求及時反饋。

如果媽媽或主要養育者,沒有給孩子需求相應的反饋,寶寶就會覺得連最親近的媽媽都無法信任,將來和其他小朋友或者老師的交往也會有所影響,他們不知道怎麼恰當地吸引別人的注意,或者對別人的行為無法預估,不知道怎麼回應。

看不見摸不著,專家們掛在嘴邊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

建立安全感的基礎是擁抱和皮膚接觸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曾經做過一項非常有名的實驗即“恆河猴實驗”。也就是將剛出生不久的小猴與媽媽分開,被關在單獨的籠子裡,並給它兩個玩具母猴,一個是用鐵絲做的可以提供乳汁,而另一個是用絨布做的,不能提供乳汁。

看不見摸不著,專家們掛在嘴邊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

結果小猴為了生存雖然不得不去“鐵絲媽媽”那裡吮吸乳汁,但喝飽後就會立刻回到“絨布媽媽”的懷裡。

當實驗者在籠子裡放了一個敲鼓的機械玩具熊時,被嚇壞的小猴子也是立刻撲向“絨布媽媽”,躲在“絨布媽媽”的懷裡觀察外面的情況。

從這個實驗出發,心裡學家經過研究認為,寶寶對於媽媽的依戀,並不僅僅是“有奶喝”,

擁抱以及擁抱帶來的舒適感,情感上的支持才是寶寶和媽媽建立依戀的基礎。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皮膚接觸還可以讓寶寶的大腦分泌促進生長的化學物質。

有些國家就用“袋鼠式”的照料方式,來幫助早產的寶寶,即讓早產的寶寶每天貼在媽媽或者爸爸的身上。這對早產兒調節體溫、睡眠、聽覺、味覺等都有好處,而且經過這樣的貼身相處,爸爸媽媽對寶寶的需要更敏感,更耐心,從而更有利於建立互相的依戀。

安全依戀不僅適用於媽媽和寶寶

在中國,媽媽的產假一般是3-4個月,產假結束後有的媽媽要回去工作,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看不見摸不著,專家們掛在嘴邊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

此時孩子所依戀的對象可能就會發生改變,爸爸或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可以作為安全依戀的對象。

前提是他能為孩子提供穩定規律的生活,可以穩定、有規律的照顧他們,從小有專人照顧的孩子,也不會缺乏安全感。

所以當媽媽產假結束需要回去工作前,要找一個能夠長期幫忙看護孩子的人。自己只要每天回來後,能夠給寶寶足夠多的擁抱,給予足夠的,有質量的陪伴,依然可以和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