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霞南海底隧道什麼時候開工建設?

自強不息1367230

湛江作為一個海邊城市,這裡的風景秀麗迷人,氣候溫和,同時地理位置優越不但背靠南海,而且這裡的島嶼眾多,但是其中很多島嶼的交通都不是很暢通。在湛江的東海島建成大橋後,馬上準備開通鐵路的情況下,目前南三島已經準備籌建的有南三島大橋項目,而且已經方案已經確定了,設計完成後進入對社會徵求意見的階段,相信很快就會開始動工建設,而在南三島大橋的方案落實後,霞山到南三島海底隧道的方案就已經被放棄了,因為據研究,南三島大橋的交通負荷量已經能夠滿足南三島與湛江市區的交通往來,沒必要再寧外修建一條海底隧道,而且建設海底隧道的難度要比大橋高得多。

近幾年湛江不斷的開展基礎交通設施建設,例如高鐵、機場、高速等,隨著湛江的交通建設越來越完善,將來必定會促使湛江的經濟發展更加好,更好的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中,成為粵西地區的重要經濟交通樞紐。


我愛湛江


題主所說的湛江市霞南海底隧道,也就是指霞山到南三島的隧道。建大橋比建隧道成本低,所以我們先來說說霞南大橋吧。

南三島和霞山的地勢低平,建大橋要跨越大海。由於軍艦和輪船都要經過這裡, 霞南大橋必須建高,長度比海灣大橋還要長七八公里,包括引橋。由於引橋經過鬧市區,徵地拆遷的難度很大,費用也特別高。

粗步估算,這座霞南大橋,沒有30億是建不起來的。而建隧道的成本比建橋成本還要高50%左右。這個費用湛江市財政是完全負擔不起的。再說了,霞南大橋或隧道是一定要建的嗎?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是經濟效益。南三島人口才十多萬,雖然被定位為濱海旅遊區,但是基礎設施還沒有搞起來。從霞山到南三島,平均每天車流量只有2000輛左右(不含節日),而整個南三島的財政收入不到300萬,經濟算是比較落後的。如果由路橋公司投資建設霞南大橋或隧道,這麼少的車流量,所收的錢不夠利息。而做為市政設施由湛江市建設,以湛江目前的財力,更是難上加難。

二是社會需求。南三島人口較少, 湛江市現在已經有了連接開發區和坡頭區的海灣大橋,也有了南三島連接麻斜的大橋,且湛江環城高速南三島大橋即將開工,已經滿足了這些區域的車流量。湛江市民對建立霞山至南三島的大橋或隧道需求不高,也很少有人呼籲。

三是戰略需求。如果該區域關係到國防建設,關係到國家戰略開發,那麼可以由國家來投資建橋或者是建隧道。但是南三島偏於一隅,不是省道、國道,也不是高速公路必經之處。所以這項目只能湛江是自己建,列入國家戰略計劃是完全不可能。但湛江市的財政收入不多,市內的立體交通都建不起來,哪裡輪得到霞南大橋和隧道?

所以縱橫哥的觀點是,南三島到霞山的大橋或隧道,10年20年之內,開工的機會很渺茫。除非南三島農發展到幾十萬人口,成為真正的濱海旅遊旺地,才有可能。10年之內,能建成調順島大橋就算不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