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中的“后唐”与“唐朝”有怎样的关系?

钊君在此

要是问大家,后唐跟唐朝的关系,大家可能会说后唐是唐朝的后代建立的,因为后唐的建立者李存勖是姓李,但实际上李唐跟后唐没多大关系,要说清这关系,还得从李存勖祖父李国昌时说起。

李国昌虽说是姓李,但他是纯正的少数民族,本姓是朱邪,为西突厥沙陀部的酋长,因镇压庞勋兵变有功,被唐朝皇帝赐为李姓,编入宗室谱籍,所以从李存勖祖父开始,他们就不姓朱邪,改姓李了。朱邪能叫作国姓,可以说是身份的体现。


到了李存勖父亲李克用时期,正好是黄巢起义顶峰,这起义把唐朝差点折腾死,节度使中没有几个帮唐镇压起义的,个个独立求自保,而李克用高举勤王的大旗,率领沙陀军多次打败黄巢,还迎回了唐昭宗,功劳算是节度使中最大的,最后受封为晋王,占据着河东之地与朱温进行对抗。后来朱温代唐建立梁朝,李克用还是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

在李存勖手里,他们家的实力得到最大的发展。李存勖先后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逐渐强盛,没几年就把北方统一了。可以说“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按照当时流行的做法,李存勖也自立门户,当起了皇帝,不过他家一直举着“复兴大唐”的旗帜,所以他就沿用国号“唐”,来表示自己对李唐的维护。


所以说,后唐跟李唐压根没有多大关系,有的话也是他们家三代在唐朝供职,唐朝的正统应该是李昪建立的南唐,这才是根红苗正的李家人。


历史百家争鸣

五代时期的『后唐』和西晋到五胡时期的『后汉』差不多,都是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被赐姓的胡人,为了利用人心思定,附会成前朝皇帝正朔的行为。

先说说后汉,后汉的建立者刘渊匈奴人,是王昭君的后代,故而称自己的汉朝的外甥,姓刘,推翻了晋朝之后,建立了『汉』,史称后汉。还把太祖刘邦、世祖刘秀、烈祖刘备、后主刘禅都放到太庙里面供着当自己的祖先。虽然后来也没有坚持多久,因为发现中原人根本不买账,就自觉无趣,改国号成了『赵』。

后唐的奠基者是李克用,李克用的李是赐姓,本来姓『朱邪』。他的父亲朱邪赤心在帮助唐朝镇压兵变有功,受到唐懿宗的赏赐,改姓名为『李国昌』,从此以后这一支沙陀人就姓李了,并且在夷狄之人看来,这一支沙陀人还是“贵种”。

至尽忠孙始赐姓李氏,李氏后大,夷狄之人遂以沙陀为贵种云。

后来黄巢起义,李克用受命勤王,帮助唐廷收复了长安,李克用也因此受封为河东节度使,出镇一方。终李克用之世,李克用对唐朝忠心耿耿,曾经两扶唐廷,一匡社稷。

可惜后来朱温势大,挟持了唐朝的末代天子唐昭宗去了洛阳,李克用鞭长莫及,导致最终唐朝被朱温篡夺,朱温也就此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第一代——后梁。

后来李克用积劳成疾,含恨去世,临死前留下三支箭给了自己的儿子,也是自己大业的继承人李存勗。说第一支箭是背叛自己的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第二支是契丹人,第三支是朱温,每一支箭代表自己未竞的愿望,希望李存勗能够完成它。

朱温篡位之后,李克用仍然坚持使用唐朝的『天佑』年号,以中兴大唐为旗号,和后梁进行战斗。并且在自己的根据地河东也为唐朝的皇帝立了宗庙社稷,供奉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等唐朝皇帝的神位。李存勗也继承了这一政策,以唐朝的孤臣自居。

在天佑十八年的时候,李存勗控制地区的节度使纷纷劝进,劝李存勗继承唐朝的帝位,李存勗以时机不成熟拒绝了。后来又过了两年,到天佑二十年,感觉时机成熟李存勗终于升坛,祭告昊天上帝,即唐朝皇帝位,同时追封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

李存勗号称『半截太宗』,言下之意就是其军事才能和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拼。他继承了李克用的遗志,打败契丹,讨伐刘仁恭,最后趁着后梁大军在前,都城空虚之际,轻骑直捣洛阳。当时朱温已死,后梁的君主是梁末帝朱友贞,朱友贞不能抵挡,绝望中命令手下将自己杀死,后梁灭亡。后唐也正式取代了后梁,成为了五代中的第二代。

所以要说后唐和唐朝的关系,后唐的皇帝本为沙陀人,因辅助唐朝有功赐姓为李,并非和李唐有任何血缘关系。其实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中有一个南唐,也是自称为继承了唐朝的后裔,不过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我们以后有空继续聊聊南唐。^_^


经史通义

熟稔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公元907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被权臣朱温篡夺建立梁朝,李唐王朝就此灭亡。可是,仅仅二十年后,中原大地上又出现了一个政权,其国号一样叫“唐”,皇帝一样也姓“李”,只是历史学家为了将这个“唐”和之前的“李唐”相区别,就称其为“后唐”。

那这个“后唐”与大家所熟知的“李唐”王朝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得先了解下这个“后唐”的发家史了。后唐立国于公元923年,也就是大唐亡国后的15年。后唐开国之君唐庄宗李存勗,攻破了后梁首都汴京,重新立国号“唐”。既然两朝前后相差不过20年,且国号均为“唐”,国姓也为“李”,这样看来,“后唐”和“唐”不就是明摆的一家人嘛。

然而,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虽然李存勗姓李,建立的国家,国号也为唐,可是这个后唐”与“唐”根本没关系,而且李存勗也不是李唐皇室后裔,甚至连“汉人”都不是,而是一个苗正根红的“沙陀”人。既然,这是李存勗是沙陀人,为何他却偏偏要姓李,建立的国家又要叫“唐”呢?

这就得由李存勗的家族讲起了,李存勗本姓“朱耶”,祖先为内迁至并州(今山西)的沙陀族人,其父亲就是唐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又逢黄巢起义,李唐王朝早已呈大厦将倾之势。可当藩镇纷纷自立,无人再听大唐天子时。

李克用之父朱耶赤心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服从于大唐,还积极帮助大唐平定庞勋、黄巢乱军,又因其所统帅的沙陀铁骑战力彪炳,故使其深得唐僖宗的厚爱。皇上一高兴,给朱耶赤心赐了姓,别叫什么“朱耶”了,今后就跟着皇上一起姓“李”。自此,朱耶赤心摇身一变,成了李国昌,更由蛮夷之族的沙陀人变成了皇室宗亲。李国昌去世后,其子李克用也就跟着姓“李”,并因平定黄巢之功,受封“晋王”。

可惜好景不长,黄巢之乱后的唐朝,非但没有中兴,反而还受到权臣朱温的控制,皇帝不过是其手中的“提线木偶”。李克用见黄巢此时如此权势熏天,自然不愿居于其下,加之早先朱李二人又结过“梁子”(朱温曾试图设宴杀害李克用),故李克用就借着自己拥有“国姓”的身份,扛起了“复兴唐室”的大旗,屡屡起兵攻击朱温。朱温才不管李克用这套,既然你要复兴唐室,我就直接废了唐末帝,自己当皇帝,看你怎么办。

李克用见朱温废唐自立,不但不气反而还很是开心,因为这样不但朱温坐实了“篡位逆贼”的名号,自己也成为名符其实的“大唐捍卫者与复兴者”了。于是,大唐所封的晋王李克用就借着“复兴唐室”的旗号与朱温的后梁开始了十余年的“斗争”,直到李克用去世,他还念念不忘对其子李存勗交代,一定要攻灭后梁,复兴大唐。

李存勗也算争气,北破幽州刘守光,南并魏博杨师厚,西吞凤翔李茂贞,最终一战破后梁,逼得梁末帝举刀自盡,短短数年便一統北方。既然北方统一了,那李存勗顺理成章称帝了。可称帝了,国号叫什么呢?李存勗想想自己世受李唐皇恩,而自己和老爹打了十几年“复兴大唐的旗号,自己又姓“李”,那干脆就叫“唐”好了,“后唐”也就这样横跨出世了。

讲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就应该清楚了。这个“后唐”与“李唐”王朝虽然都叫“唐”,都姓李,可是两家人之间其实并无血缘关系。李克用、李存勗父子俩只不过是借着“大唐”这个“金子招牌”来为自己增加影响力罢了。这个“后唐”呢,当然也没达到大唐王朝的高度,立国不到20年,便被后晋“儿皇帝”石敬瑭攻灭,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短命王朝。

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


历史研习社

五代中的“后唐”与“唐朝”没有关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由李渊于618年建立,定都长安。唐太宗时期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时期开创永徽之治,唐玄宗时期开创开元盛世。唐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唐朝的疆域东至朝鲜半岛,南至越南顺化一带,西至中亚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北至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下游一带。唐朝时期境内的少数民族很多,为对突厥、回鹘、铁勒、契丹等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管理,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以及隶属于六大都护府的都督府和羁縻州。唐朝历经21位皇帝(含武则天),共持续统治289年。唐朝时期在文化、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多 ,在诗、书、画等方面出现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等。唐朝时期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也取得很大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开始衰落。878年,爆发的黄巢起义彻底破坏了唐朝统治基础。907年,唐朝被朱温篡位,唐朝灭亡,我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后唐不属于唐朝,后唐是我国五代时期一个政权。后唐的前身是唐朝末年的晋国。891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唐朝封为晋王。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晋王李克用拒不承认。908年,李克用去世,其子李存勖即位。晋王李存勖923年称帝,同年底李存勖灭梁,定都洛阳,改国号为唐。李存勖的祖父李国昌本姓朱邪氏,是沙陀人,李唐王朝赐他姓李。为区别于唐朝,史称后唐。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疆域最大的朝代,东至东海,西至陇右、川蜀,北至长城,南至江汉。936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借辽兵进攻洛阳,灭掉后唐建立后晋。


科坛春秋精选



唐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迫唐哀帝禅位,篡唐朝江山创立后梁,唐朝从此沦为历史烟云。当时被封为晋王的李克用仍奉唐朝为正朔,李存勖在藩镇的劝进声中称帝,仍以“唐”为国号,史称“后唐”。既然如此,“后唐”与“唐朝”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李存勖的“唐”是“借壳上市”。

武则天当政时期,坊间有谶语“首尾三鳞六十年,两角犊子自狂颠,龙蛇相斗血成川”,当时的好事者解释说,两角犊子是牛,因此将来肯定有牛姓人造唐朝的反。在朱温篡唐以后,则被解释成“硃”字是“牛”下有“八”,这“八”字即为“两角”,“牛”即“犊子”。唐乾符年间,曾有“木星入南斗”的星象,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边冈说这是帝王之兆,然后又说“木星入斗,硃字也”,意思便是说将来定有硃氏当皇帝。事实上,这两则故事的解释只是在为朱温篡唐建立合法依据。

朱温称帝时颁布诏书,说唐朝皇帝知道国祚到头了,于是将帝位送给我了,当时吓得我急忙跑去躲起来了,后来在诸臣的苦劝下,我才回来接受禅位的。朱温称帝以后,晋王李克用没有承认朱温的帝位,并且仍然将唐朝封为正统,仍用年号“天祐”,并且挥师讨伐朱温。

可是,李克用在朱温称帝以后的第二年便呜呼哀哉了,最终没能完成光复唐朝的愿望。李克用死后,晋王的位置由他的儿子李存勖继承,十五年后,李存勖登基称帝,仍以“唐”为国号。后梁投降的时候,后梁的官员对李存勖说,我们这些唐朝的臣子陷在后梁这个伪朝廷里很多年了,今天能看到您能够中兴唐朝,真是死而无憾了!李克用和李存勖事实上一直在用唐朝的名义讨伐朱氏,甚至视自己为唐朝的合法继承人,正因为如此,李存勖在称帝后并没有像朱温那样更改国号。

可是,李存勖的“唐”和李渊李世民的“唐”已经不是同一个“唐”了,李存勖是在用“唐朝”的名义去获得讨伐朱温的正义性与合法性,用现在的话说后唐是在“借壳上市”,借的是唐朝的壳,借的是唐朝的影响力,虽然唐朝已经消亡了,可是它仍然留有丰厚的政治遗产。



此“唐”非彼“唐”,此“李”非彼“李”。

李存勖称帝以后,虽然仍以“唐”为国号,自称是唐朝帝位的合法继承人,可是我们知道,李存勖的“唐”已经不是李世民的“唐”了。

我们应该听过李世民那句响当当的政治口号:“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因此在唐朝,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官员的身影,李克用的老祖宗也在当中。李克用本姓朱邪,沙陀族人,他的老祖宗因为曾经随唐太宗李世民讨伐高句丽和薛延陀有功,得以迁居瓜州。李克用的父亲朱邪赤心,是朔州刺史,在唐懿宗咸通年间,因为讨伐桂林的叛军庞勋有功,被唐懿宗赐国姓“李”,名曰国昌。李克用和李存勖的“李”姓便是这么得的,他们和李渊李世民并没有血缘关系。

当然,李存勖以“唐”为国号,以唐朝的继承人自居,也可以说是因为他们对于唐朝的忠心和缅怀。可是忠心归忠心,缅怀归缅怀,皇帝还是要当的,他能做到仍以“唐”为国号在名义上延续唐朝国祚已是难能可贵了,正如李存勖所说:“夫盛衰有常理,祸福系神道。家世三代,尽忠王室,势穷力屈,无所愧心!”


吾与吾国

后唐奠基人为沙陀人晋王李克用。其父朱邪赤心因在平定庞勋之乱时有功,不仅被赐名李国昌,而且被列为唐高祖李渊子郑王李元懿的后人(后来得到类似待遇的还有本名宋文通的李茂贞),也就是获得了皇族身份,比单纯赐姓名逼格高多了。

李国昌、李克用父子曾反唐,杀死朝廷命官段文楚(烈士段秀实之孙),被朝廷驱逐到鞑靼。后来黄巢作乱,朝廷接受宦官杨复光建议招安李克用共平黄巢,后来李克用因功被任为河东节度使,封陇西郡王(正是按正经陇西李的郡望,李茂贞也曾封陇西郡王,二王并存)。有一次当权宦官田令孜要对付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李克用为老王出头打败了田令孜一伙,田令孜挟持僖宗出奔,其前盟友静难节度使朱玫耻于与他为伍,占领京城长安,另立新君。田令孜觉察到自己人心尽失后黯然下台,杨复光(当时已故)的堂兄(准确说是养祖父的另一个养孙,宦官家族嘛)杨复恭上台,利用杨复光和李克用的老交情说服李克用勤王灭朱玫,李克用也需要洗刷驱逐皇帝的恶名,答应了,最后朱玫败亡。

唐僖宗死后杨复恭拥立唐昭宗登基,昭宗意图摆平宦官和藩镇,宰相张濬被李克用看不起,又收了李克用主要敌人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的钱,与另一宰相孔纬力劝昭宗趁李克用新败讨伐李克用。一些和李克用有仇的节度使也煽风点火。昭宗下诏削李克用官爵,开除宗籍。杨复恭是李克用的盟友自不必说,此举也有针对杨复恭的意思,所以他阻挠此战,统军的张濬也是绣花枕头,参战的藩镇军打着打着也跑路了,认真打的藩镇也被李克用打败了,结果朝廷不但没趁机消灭李克用,还把禁军折完了,副帅孙揆被俘,不屈,大骂李克用,被锯死。李克用因与朝廷作战也同时遭遇名声和实力的损失,唯有朱全忠笑呵呵。李克用上表说自己是罪人blabla,朝廷为了下台阶只能恢复他的官爵宗籍,贬张濬孔纬。后来昭宗想复用张濬,李克用说白天张濬拜相他晚上就率军入朝讲道理,于是张濬直到死了也没再拜相。

后来昭宗被静难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镇国节度使韩建(都曾参与出兵讨伐李克用,韩建甚至亲自参战九死一生)逼宫,李克用出兵勤王杀了王行瑜,另两人服软,昭宗不希望李克用独大也就放过他们。封李克用为晋王。所以李克用的政权又叫晋国,或前晋(区别于后晋,当然生前不这么叫)。李克用没有挟天子,甚至没入朝就返回了。后来他女婿河中节度使王珂(王重荣嗣子,河中归属之争也是三帅逼宫的起因)被朱全忠逼降,李克用再无机会摸长安大门了。

朱全忠曾经为了对付李茂贞,做出和李克用和解的姿态,篡唐建梁后,很快以中央政府名义下令削夺李克用官爵。李克用始终不称帝,死后,儿子李存勖继位。后来建立后唐,即庄宗,消灭后梁,自居汉光武。

后唐自称唐朝延续,皇帝也的确有唐朝皇族身份,但是没有血统,而且除了李克用所谓忠唐的人设如上所述并不那么干净以外(他也要自保,相对于其他人还是干净一些),一些事情做得并不彻底,如在继续尊奉唐朝先帝的同时,尊李克用为太祖,与正宗的唐太祖撞庙号;朱全忠的干孙子孔循参与谋杀唐昭宗、何皇后夫妇,在后唐却没有受到清算,继续为官。唐朝所任的河东监军宦官张承业身在晋国,又是省吃俭用又是领兵作战的一心只求复唐,得知李存勖打算自己称帝而不是拥立正宗皇族后,绝食自杀。庄宗本身也不是很明白礼法,生母为太后嫡母为太妃,原配不做皇后爱妾做皇后。闽、楚、吴越、荆南、岐都承认后唐为主,但还有两国例外。吴国本来以唐朝淮南节度使自居,早就料到李存勖要复唐,不想对他称臣,就称国王建年号割裂了和唐朝的臣属关系;早就称帝的南汉更是自大到称庄宗为“洛州刺史”。

而当和李克用毫无血缘的李嗣源即明宗通过兵变取代李克用的亲子孙做了皇帝,跟唐朝的关系就更远了,虽然李嗣源为了自己合法仍然尊奉李克用为父,但也尊奉了自己的所谓本生先祖。后来皇位更是落入他的拖油瓶养子本姓王的李从珂手里,越来越远了。

但在对唐朝遗留礼法问题的处理上,至少在面子上,血统疏远的明宗却比庄宗有长进。之前朱全忠篡唐时听信孔循等诬告,以为心腹枢密使蒋玄晖(参与谋杀昭宗)私通何太后(哀帝母,即昭宗何皇后)图谋复振唐朝,于是处死蒋玄晖并秘密派孔循等去何太后住所积善宫缢死了何太后,而且以哀帝名义诏告天下说何太后是因为秽乱宫闱私通弑君元凶蒋玄晖的丑闻事发而自杀以谢万民,追废何太后为庶人,使得何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被亲儿子追废的皇太后。庄宗对此毫无表示,明宗却表示了,追复何太后为宣穆皇后(张春华你坐下),祔庙,废朝,算是恢复了何太后至少名份上应有的身后待遇。

但他也没清算弑君弑后的凶手孔循,孔循在他手下一度做到枢密使,女儿嫁给皇子宋王李从厚,在李从厚登基后还做了皇后。明宗追复何后在孔循死后两年,不知道是不是顾及他面子。


我不是Henry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既然李存勖不能继嗣,当然就不能继统——传承通常是血缘意义上的传承,因此“后唐”与“唐朝”毫无关系。

而如果抛开血缘,站在沙陀人的立场,两者确实存在一种承续或者说中兴关系,即李存勖的后唐乃是盛唐的延续,如同光武中兴。后世的李昇建南唐,也以此自矜。再远者如五胡乱华,匈奴刘渊建汉国、同样宣称是继承自强汉。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来自李唐官方的背书。有两点:

其一、昭宗以国运相托。

《新五代史·唐本纪第五》:

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其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昭宗者,唐昭宗李晔也,为朱温所弑,哀帝李柷即位,即唐末帝,在位三年被朱温所废,再被鸩杀,唐朝自此灭亡。

昭宗在赏赐了李存勖后,说:“小伙子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到时不要忘了我们家!”

此言既入正史,当然会被解读成前代君主以国运相托。

当然这句话的真实性存疑,因此其权威性也存疑。此处姑且不论。

为什么这句话不能由末帝来说呢?

自然是因为:一、李柷是亡国之君;二、李柷17岁而见杀,太年轻,岂有以唇上无髭须而能托付的家长?




其二、懿宗以族运相系。

《新五代史·唐本纪第四》:

懿宗咸通十年,神策大将军康承训统十八将讨庞勋于徐州,以朱邪赤心为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落军使。以从破勋功,拜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
赐姓名曰李国昌,以之属籍。

沙陀之先,本西突厥小种,后来自号为沙陀,以朱邪为姓。朱邪尽忠传朱邪执宜,再传朱邪赤心,然后赤心因战功被唐懿宗李漼赐姓名“李国昌”,更重要的是还让其“属籍”。



属籍有三个解释,第二种为:列入宗室图籍。如王安石《明堂宗室加恩制》:“尔列名属籍,序位内朝。”

如果是这个意思那就相当伟光正了,朱邪氏因战功而列名李氏宗室,其族长乃是皇帝!

这是什么?这是从孤魂野鬼一跃而成为龙子龙孙!

李氏既已覆没于朱温之手,族内子孙自有兴复之义务,正如王莽既兴、则刘氏击之,同理,朱氏既盛,李氏自当报仇雪恨!

因此说沙陀人身系李氏族运。



王事情

李存勖李亚子在其父李克用死后,袭封晋王,在原唐朝宦官监军张承业的帮助下,纵横捭阖,连场恶战终灭亡后梁,按古代传统习惯,国号本该为晋。在综合考虑后,李存勖把国号定为唐,以示继承延续唐祚。


后唐虽国号与唐朝相同,但无半点血缘关系,李存勖本是沙陀人姓朱邪,其祖父朱邪赤心平叛有功,唐王朝赐姓李,至其父李克用时,更加以国姓自诩,藩镇割据时虽也有抵抗朝廷政令之举,但无论在镇压黄巢起义,还是奉诏勤王出师,都算难得的忠臣。

907年朱温废唐朝建(后)梁,时任晋王的李克用拒绝承认,仍沿用唐朝年号,所以,李存勖把国号定为(后)唐,一来显示自始至终是唐朝忠臣,二来收天下人心民望,毕竟还有一些人认同唐朝。


另一个原因,应该有考虑到张承业的因素,唐朝后期,藩镇势大,朝廷采用派遣监军方式进行牵绊,896年,唐昭宗派太监张承业出任晋王李克用的监军,由于张承业性格柔顺,政治才能出色,竟与河东将帅合拍,得到李克用的信任器重,成为其重要参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张承业在李克用死后,力排众议扶持李存勖继位,并挫败李克用之弟李克宁叛乱,在内政军事上助力很大,李存勖感激他,尊称他为“七哥”,张承业忠于唐朝,对代唐的朱温梁朝恨之入骨,致力灭梁,可以说,没有张承业,李存勖灭亡后梁是难以想象的。921年,李存勖欲称帝,张承业不同意,认为应立唐室后人为帝,但形势比人强,此时复立唐朝后人无异痴人说梦,定国号为唐,也算照顾到张承业毕生忠唐护唐之心,李存勖登基后,张承业郁郁而终。


南方鹏

五代中的后唐是由沙陀族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建立的,与唐王朝李世民家族没有血源关系。沙陀族李克用祖先本来复姓朱邪氏,李克用的父亲本来叫朱邪赤心,在唐王朝镇压庞勋起义中立下大功,从此崛起。

唐朝皇帝赐给朱邪赤心国姓“李”,朱邪赤心改名李赤心,从此朱邪赤心后代都改姓李,才有了后来的李克用、李存勖。后来李克用率领骁勇善战的沙陀部成了剿灭黄巢起义的主要力量受到唐朝皇帝的重视,虎父无犬子,李存勖继承了李克用的战斗细胞,“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李克用曾经带李存勖拜见唐昭宗,唐昭宗抚摸着李存勖的后背说“此子可亚其父”,这就是李存勖“李亚子”绰号的由来。

李克用父子忠于唐王朝,后来朱温灭唐,李存勖以唐王朝后继者自居,攻灭了朱温建立的后梁,重建唐朝,史称后唐。


流贼闻之心胆摇

五代里的后唐其实和我们大家熟知的-大唐帝国没什么关系

五代-梁唐晋汉周,李克用在唐末为河东节度使,出镇一方.为以后的李存勖打下夯实的基础

后唐开国之君唐庄宗李存勗,攻破了后梁首都汴京,重新立国号“唐”。

但是李存勖及其后继者

一,不是正儿八经的唐帝国李氏宗室

二,出于政治目的,在藩镇割据下的唐末,打着'李唐'旗号无疑有魏武帝曹操的想法

三,自始至终,后唐在唐末乱世下也没有啥大作为

在补充一句

五代十国时期不光有'后唐',还有众所周知的'南唐'

而且南唐也是标榜自己是李唐一脉,其实未必(无据可考)

李煜李后主倒是一位名气很大的君主,南唐也比'后唐'更为人所知

谢谢,纯手打

水云阁主2018-1-24午后于水云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