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聊齋志異》·綠衣女

正文

於生名璟,字小宋,益都人。讀書醴泉寺。夜方披誦,忽一女子在窗 外贊曰:“於相公勤讀哉!”因念:深山何處得女子?方疑思間,女已推扉 笑人,曰:“勤讀哉:”於驚起,視之,綠衣長裙,婉妙無比。於知非人,固詰里居。女曰:“君視妾當非能咋噬者,何勞窮問?”於心好之,遂與 寢處。羅襦既解,腰細殆不盈掬。更籌方盡,翩然遂去。由此無夕不至。 一夕共酌,談吐間妙解音律。於曰:“卿聲嬌細,倘度一曲,必 能消魂。”女笑曰:“不敢度曲,恐消君魂耳。”於固請之。曰:“妾非 吝惜,恐他人所聞。君必欲之,請便獻醜;但只微聲示意可耳。”遂以蓮鉤 輕點足床,歌雲:“樹上烏臼鳥,賺奴中夜散。不怨繡鞋溼,只恐郎 無伴。”聲細如蠅,裁可辨認。而靜聽之,宛轉滑烈,動耳搖心。歌已, 啟門窺曰:“防窗外有人。”繞屋周視,乃人。生曰:“卿何疑懼之深?” 笑曰:“諺雲:‘偷生鬼子常畏人。’妾之謂矣。”既而就寢,惕然不喜, 曰:“生乎之分,殆止此乎?”於急問之,女曰:“妾心動,妾祿盡 矣。”於慰之曰:“心動眼瞤,差是常也,何遽此雲?”女稍懌, 復相綢繆。更漏既歇,披衣下榻。方將啟關,徘徊復返,曰:“不知何故, 惿 心怯。乞送我出門。”於果起,送諸門外。女曰:“君佇望我;我 逾垣去,君方歸。”子曰:“諾。”視女轉過房廊,寂不復見。方欲歸寢, 聞女號救甚急。於奔往,四顧無跡,聲在簷間。舉首細視,則一蛛大如 彈,搏捉一物,哀鳴聲嘶。於破網挑下,去其縛纏,則一綠蜂,奄然將斃矣。 捉歸室中,置案頭。停蘇移時,始能行步。徐登硯池,自以身投墨汁,出伏几上,走作“謝”字。頻展雙翼,己乃穿窗而去。自此遂絕。

譯文

書生於景,字小宋,是益都人,在醴泉寺裡讀書。一夜,於景正在誦讀,忽聽窗外一個女子稱讚說:“於相公讀書很勤快啊!”於景心想,這深山中哪來的女子?正在疑惑問,女子已推門進來了,說:“很用功啊!”於景驚訝地站了起來,見這女子穿著綠衣長裙,生得美妙無比。於景知道她不是人類,再三追問她的家住哪裡。女子說:“你看我並不是能吃人的,何必尋根究底呢?”於景心中很喜歡她,便和她一塊睡了。女子脫去衣服,腰細得不滿一把。天快亮時,女子輕盈地走了。從此,沒有一天晚上不來。

一晚,兩人一塊飲酒。女子談吐間很懂音律,於景便說:“你的聲音嬌柔細弱,如果能唱一曲,一定讓人消魂。”女子笑著說:“不敢唱,怕消了你的魂。”於景執意請她唱,女子說:“我不是吝惜,是怕被別人聽到。你一定要聽,我只好獻醜,但只能小聲唱,你明白意思就行了。”接著用腳尖輕輕點著拍子,唱道:“樹上烏臼鳥,嫌奴中夜散,不怨繡鞋溼,只恐郎無伴。”聲細如蠅,剛剛能辨聽清楚;而仔細一聽。只覺宛轉滑烈,動耳搖心。唱完,女子打開門看看外面,說:“提防窗外有人。”又出去繞屋子轉了,一圈,才進屋來。於景說:“你怎麼這樣疑懼?”女子笑著回答說:“俗話說‘偷生的小鬼常怕人’,這就是說的我啊。”不一會兒睡下後,女子忽又不高興,說:“平生的緣份,難道到此為止了嗎?”於景忙問緣故,女子說:“我的心跳動不安,只怕是禍將臨頭了。”於景安慰說:“心動眼跳,本是平常的事,何至於說這種話呢?”女子才稍高興一點,二人重又親熱起來。

天快亮時,女子披衣下床。剛要開門,猶豫了一回又返回來,說:“不知什麼緣故,我心裡總是怕。請你送我出門。”於景便起床,把她送出門外。女子說:“你站在這裡看著我,我跳過牆去,你再回去。”於景說:“好吧。”看著女子轉過房廊,一下子便不見了。正想再回去睡覺,只聽傳來女子急切的呼救聲。於景奔跑過去,四下裡看並沒人影,聽聲音像在房簷間。他抬頭仔細一看,見一彈丸大的蜘蛛,正揉弄著一個東西,發出聲嘶力竭的哀叫聲。於景挑破蛛網,除去纏在那個東西身上的網絲,原來是隻綠蜂,已經奄奄一息了。於景拿著綠蜂回到房中,放到案頭上。過了會兒,綠蜂慢慢甦醒過來,開始爬動。它慢慢爬上硯臺,用自己的身子沾了一身墨汁,出來趴在桌上,走著劃了個“謝”字,便頻頻舒展雙翅,然後穿過窗子飛走了。從此,女子沒有再來。

蒲松齡《聊齋志異》·綠衣女

蒲松齡《聊齋志異》·綠衣女

蒲松齡《聊齋志異》·綠衣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