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是一部鬼神小說?蒲松齡:我內心的孤憤你沒看出來?

大家好,我是農家阿鵬,今天為大家聊一聊聊齋

相信大家在小時候都有看關於聊齋的故事吧,作為傳統鬼神小說,《聊齋志異》中的故事情節可以說是超乎尋常地引人入勝,基本上老老少少,都會喜歡這樣的題材,真可謂了老少咸宜,但是其實聊齋志異作為一部廣為人知的作品,不僅僅是起到了娛樂大眾的作用,但同時因為它對民眾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優秀的文化作品,其實還兼顧著對大眾的一個薰陶和教化作用。

《聊齋志異》是一部鬼神小說?蒲松齡:我內心的孤憤你沒看出來?

作者蒲松齡開始寫這本書的初衷是寄託自己的“孤憤”之情,其實不管是古今還是中外,所有偉大的作品或者傑出的佳作,都有寄託自己難以排遣的情緒的功能和作用,正所謂“窮而後工”,只有在經歷過痛苦的、逼仄的環境之後,往往才能寫出流傳千古的宏大的篇章。

蒲松齡寫聊齋的孤憤,是假借鬼狐以發之;世人同比施耐庵,他的孤憤,假借盜賊以傾瀉;還有曹雪芹,其身世,以及其懷才不遇之孤憤,就借紅樓中的兒女來抒發。蒲松齡的孤憤,實際上具體就表現在一個古代文人的通病上,古人有太多在現世,也就是自己還留存於世的時候,沒有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一生可以說算是比較孤獨,在文學之中,並無對口的知己,可以縱聲談笑的鴻儒,這對於一個文化人來說,沒有心靈的感應,不僅自己的文學創作不得勁,而且整個人對於自己,也會變得消極、惆悵,真可謂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對於現實,他空擁有一身愛世救世的熱情,卻沒有任何可以施展的平臺和途徑,所以在這樣孤獨的情況之下,他只得化孤憤為筆間的力量,在葉林深山,刻畫重情義的花草鬼狐,最終也是贏得了生後的名聲。

《聊齋志異》是一部鬼神小說?蒲松齡:我內心的孤憤你沒看出來?

所以說,就是這樣孤憤的創作動機,催生了蒲松齡的這一影響後世的經典之作。就在聊齋志異裡,其中對後世的教化,最為深刻的有以下那麼幾點:

其中最為核心重要的一個點就是“報恩”,報恩這個情節可以說體現在聊齋的很多個章節裡都有很明顯的體現,還有一個就是知己的範式,這也隱隱約約可以看得出作者自己心有所託,對於知己的渴求,作者在自己的作品裡可以說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聊齋志異》是一部鬼神小說?蒲松齡:我內心的孤憤你沒看出來?

關於報恩,這是一種比較正面的對於大眾的一種教化,凡是施恩者,在往後,一定會得到別人有心有意的回報,其中類似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佛教教化氣息,還是對人們有深深的感染能力。而且我們現在都比較懂蒲松齡的一點套路,就是必有一窮苦書生,這書生一定又勤奮好學,必定會有進京趕考的重頭戲,戲不在考,而在趕考的路上必定受阻,落到一個無人的破廟裡,然後必定偶遇一長相驚豔的妙齡女子,這妙齡女子必定也不是尋常人家的姑娘,她必定是妖,而且肯定不是作惡的妖,而是單純善良,對呆傻書生一往情深的小妖,最後還會發現這位書生竟然曾經有恩於自己,於是故事就此展開,這裡邊就深藏著知恩圖報,善惡有報的對大眾教化的積極一面,但是由於受封建思想的束縛,那美麗的小妖必定要為一無所有的書生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切,所以這樣的男權思想還是有一些迂腐。

《聊齋志異》是一部鬼神小說?蒲松齡:我內心的孤憤你沒看出來?

正因為在一個封建儒家綱常倫理思想統治之下的一個世界觀,女性對於男性的犧牲,,是值得提倡讚頌和理所當然的。因為封建夫權父權制度之下,男性佔有主導的地位,女性多是一個附屬品,是通過為家庭和丈夫犧牲自己,就是一個通過犧牲自己來成全他人這種自我價值實現方式,就是這樣社會要求的無私的付出,讓女性得到肯定,其實只是在抹殺女性自我的價值,無外乎也是一種道德的綁架,但是在一個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古代社會,很少有人能夠跳出自己時代的束縛,在一個較為封閉的天朝大國,具有前衛思想的人實在零星、寥寥無幾。

《聊齋志異》是一部鬼神小說?蒲松齡:我內心的孤憤你沒看出來?

並且在一個知己的範式之中,也體現了一個女性對男性的崇拜,雖然說身為知己,在一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這種勇敢追求自己知心的人,追求自由的愛情是一個非常進步和值得提倡的事情,但是還是建立在一個隱性的男性崇拜的一個大男子主義的背景牆下,這裡也隱約可以看到蒲松齡對於自己價值的實現,想建立在征服女性的一個具有原始男性徵服欲的一個情況之下。這也是儒家倫理對於女性的貶低和依附性,成為標榜男性的魅力和價值的一個標準尺量。

今天小編的故事就先講到這裡吧,最後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留言,喜歡本文的話,給小編點個贊哦!

聊齋志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