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教师队伍中素质修养不及格的比比皆是,你怎么看呢?

为你祈福的人

笔者是一位500人左右规模学校的校长,教师队伍中素质修养不合格的的确有部分人,但我不同意“比比皆是”这个词,应该没那么严重吧。



老师队伍素质素养主要要看三个方面。1、业务能力。2思想素养。3、行为文明度。教师不可能全是完人,真正这三个方面都出色的不是很多。

目前教师组成也有三大来源(我地):1、原来民办老师转正;2、八九十年代的师范院校毕业生;3、2010招录的省招支教老师。

对于老师的三大块,我是这样的看法(不喜勿喷):1、民办转正老师,大多比较敬业,但文化水平不高,还有家庭负担重,大多更在乎物质福利。2、八九十年代师范院校毕业生,这是目前教育的中坚,思想、业务大多比较强,但随着年龄增大,竞技状态有所下降。3、年轻的省招老师,他们主要缺乏的是事业的认同感,很多当老师都是在社会上转一圈后不得已的选择,在协作精神、担当精神、礼仪等方面有欠缺。



目前影响老师素养提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上从来对老师“高看一眼”,以好高标准来要求老师,普通人说几句脏话没什么,老师说脏话会映像深刻;普通男人光膀子没什么,老师偶尔光一下就不行;社会上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没什么,老师中出现一点风吹草动就被传的满城风雨。

2、由于教师待遇下降,很多老师另谋第二职业,补课的,做生意的,总而言之,给人就是不务正业的印象。没有第二职业的也是工作积极性大受影响,成天怨天尤人,消极怠工。

3、部分教师思想素质不高,缺乏事业进取心,工作只求做了,不求做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4、部分教师有违师德,做出了影响学校声誉的事,影响教师整体形象的事。

5、部分教师举止言谈不文明,待人接物不知道基本礼仪,自丢身份,让人取笑。讲个事例,去年教师节,学校老师聚餐,一桌应该八个人,这一桌到了四个,其他三个年龄大一点的都等着其他人的到来,一年轻女教师各自大吃,似乎一生没吃过的样子,让我这校长感到汗颜。



要改变教师队伍中这种状况,必须做到以下四点。1、提待遇,重激励。2、强学习,重约束。3、建机制,行淘汰。4、严准入,重品行。

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让教师队伍素质得到大的提升,这样教师才可能重新赢得师道尊严。


文轩阁

看了题主的提问,至少发现四个问题:



第一、问题中有一个别字,“级格”应为“及格”。这样的低级错误怎么会犯呢?

第二、语法错误:“修养素质”应为“素质修养”。

由此可见一斑,题主可能也属素质修养不够高的那类。


第三、“比比皆是"的结论是怎么得来的?有依据吗?是凭空捏造,还是主观臆断?在公共场所说话是要讲证据的,如果为发自己一时之愤而捏造、诽谤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如你所说,教师大部分的素质修养差的话,你还要把自已的孩子往学校送,还要交给素质差的教师教,这不坑了你的孩子?顺便劝一句,为了你的孩子不被坑,最好是关在家里自已教。

第四、不客气地说,题主对教师有偏见,看问题很偏面。中国的教师队伍还是人才济济的,他们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重任,国家、社会、家长还是放心的。他们在教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敬职敬业的教师大有人在。如果这个行业“比比皆是"都是素质差的人渣的话,不用你操心,国家、政府早就整顿了。


草屋闲聊

首先要明确,每个行业都有素质低下的员工,相对而言,教师队伍里这样的要少得多。

教师的素质,第一是道德。身为青少年的领路人,虽不能成为道德模范,也不该有明显的道德瑕疵。时下,教师最受人诟病的道德问题,主要是有偿补课。有偿补课被提升至道德层面,这是对老师的道德绑架。试问,医生业余有偿行医,似乎不违反医德,那么老师业余有偿补课,而且是两相情愿,为什么就是违反师德?大量存在的校外补习机构天价补课没有道德问题,老师即使是节假日无偿补课,也有道德问题,这是不是偏见?所以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老师道德素质是过硬的,炒作老师道德素质低下是一种污蔑。

老师素质的第二个方面是业务能力。大凡从正规渠道进入教育的,都有正规的学历,都受过本学科的专业培训,持有国家认可的教师从业资格证,基本不存在业务素质差的问题。之所以有的老师给人能力差的印象,主要是敬业精神不够强。敬业精神不强的原因很多,但不能把敬业和业务素质等同起来。如果真有业务不强的,校长一般也不会把他放到教学一线,即使放在了一线,学生也不会接受。所以真正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业务素质都是好的。

社会上之所以存在“教师队伍中素质不及格的比比皆是”这样的论调,是因为有人故意拔高教师的素质标准,要教师们当圣人,要他们做春蚕,做蜡烛,做不吃草还产奶的奶牛,做不带半根草离开的无私奉献者。一句话,教师就只能工作,不能言利,否则就是素质不高。

社会主义讲求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为知识也是经济。教师获得与其知识和工作相对等的报酬合理合法。“教师队伍中素质修养不及格的比比皆是”是一个不正确的判断。如果说素质修养不及格的现象有的话,那么官员,干部和普通劳动者当中更多,比教师队伍中多得多。


莫名149167072

一派胡言!这个问题问的存粹就是标题党!

题主应该说“网上”报道的老师为什么有那么多素质修养不及格的才对,而不是“现在教师队伍中素质修养不及格的比比皆是”!

题主做过什么调研,有什么数据做支持才有这个结论的??如果没有,那么可以说题主内心阴暗且根本就没有孩子在上学!

看看我们现在的媒体都在干嘛吧!看看我们的网民都在干嘛吧!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又或者是个人,整天揪着一些个案报道个没完没了,而对那些勤勤恳恳的老师却从不过问!

我恰恰认为不是老师素质修养不及格,而是现在的媒体、自媒体、无数网民的素质休息不及格!

这跟当年全社会黑医生有什么区别!

主流媒体率先无耻!自媒体为了吸流量疯狂很近!!

这就跟当下一直流行的教育减负问题一样!

为什么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往往家长对个学生负担并没有那么强的抱怨和不理解。但是在网上就感觉到,整个孩子们都已经没法活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孩子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那么认真负责任,但是到网上看一看,仿佛中国的教育界全都是一群渣滓?为什么现在的专家都已经不再说人话了?……

明明身边就有那么多优秀负责任的老师,可是就是有那么多人装瞎子!

别说什么教育的悲哀,最悲哀的就是这个浮躁社会的现状。人人都是批判家,人人都是道学家!

像题主这种人在头条、问大我们见到的还少吗?

呵呵!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能提出这样惊人的问题,充分说明题主的内心是多么的阴暗,其素质修养是多么的低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开成公布地告诉您:尽管当今世风日下,世态炎凉,道德滑坡,人心不古,但是,在整个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庞大的教师队伍里出现极少数另类、异类、败类,难道不是很正常的吗?题主,依你之见,教师队伍中素质修养不及格者,比比皆是,那么,教育系统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公务员中,素质修养不及格者又是多少呢?用哪个词形容更恰当呢?

题主,你了解教师吗?你对教师有多大的仇恨呀?你这样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你这样不负责任地胡言乱语,你这样丧心病狂地吹毛求疵,你这样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造谣生事,是心理变态,还是故意为之?是为了吸引眼球,蹭热度,刷存在感,还是别有用心,另有企图?至此,我才真正明白:教师职业的危机四伏,教师人格尊严的每况愈下,教师生存状况的苟且偷生,你们这类人就是罪魁祸首!始作俑者!有句俗语说得好:“老鸹趴到猪身上,光嫌人家黑,不知自己黑白。”我预言:如果全国的教师都具有题主这样的素质、这样的德行,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更加异彩纷呈,创造出空前绝后、震惊中外的辉煌奇迹!到那时,再用“比比皆是”形容教师队伍中素质修养不及格者,恐怕恰如其分,名副其实了!


王显新44911109

教育兴则国兴,教师强则教育强,教师是立教之本。虽然我市教师文化程度和知识层面不断提高,但教师规模和育人能力发展还不充分,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短缺和专业素质亟待提升问题并存。

一是教师需求呈增长趋势,新教师供不应求,师资需求缺口巨大。考虑到“全面二孩”政策、适龄教师退休及各年间学位需求变化。未来十年,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缺口巨大,而且,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如果考虑到教师流失、走班制以及中高考制度改革等因素,实际教师缺口会更大。

教师缺口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其一是绝对数量的师资缺口,即二孩时代面临学位需求激增出现的教师数量的绝对缺口。其二是产假式师资缺口,一旦年轻女教师的生育高峰来临,师资会出现明显缺口。其三是招聘式师资缺口,受编制、指标影响,教师职业对高校毕业生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其四是生源式师资缺口,师范院校招生规模有限、培养周期也有限定。其五是结构性师资缺口,部分区域和学科的结构性缺编问题更为突出,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短缺问题在郊区和农村地区比较突出,根据中高考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分层教学、走班将成为下一步课堂改革的方向,这意味着教师工作量上升和师资持续承压,学校陆续反映主课教师短缺问题。

二是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低,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则从根本上制约上教师队伍的补充,教师队伍难以留住优秀人才。

三是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教师专业标准要求不高,教师学历与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教师专业素质与面向2035年的学习与教学方式的变革趋势比照,还存在诸多差距,特别是教师自身的批判思维能力、创造力、信息技术素养等。新教师实习环节弱,仍有很多人在上岗之前没有从事过教师实习工作,存在大批教师实习时任教学段与就业之后的任教学段不一致的情况。影响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无惑不说

你都下结论,比比皆是了。还有什么讨论的余地呢?

我也想问啊。现在工人偷工减料,偷奸耍滑的比比皆是,怎么看呢?

现在司机,动辄拒载,不打表乱开价的比比皆是,你怎么看呢?

总之各行各业,素质低下,比比皆是,你怎么看呢?


寻隐者不遇34337085

先说一说教过我的那些老师吧。

我是70后,念书的阶段是在80年代,那时的教育行业还没有受到重视。我的小学中学都是在农村就读的,条件艰苦。记得我上小学时整个学校就一个校长是正式的,其余的都是民办老师。教我的班主任是个男的,30多岁,经常卷旱烟抽,不管课上课下。教学质量也不晓得好坏,反正也没有几个家长过问学习的事,只要不闯祸,不犯法,被老师踢一脚,打一巴掌,那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每个月挣那点可怜的工资,也算很负责任的了。

上了中学,老师也还是正式的少,民办的居多,不过知识水平还是够资格的,有许多都是“大学漏子”,而且态度也都认真负责。可能是刚刚经历过学生时代,有共同感受吧。那时更没有补课这一说,只是到了初三要中考了,学校集体组织的老师在校内补课,至于补课费嘛,我记得一个月好像是8块钱。教我们的女英语老师,曾经因为学习方面的问题被学生气哭过好几次,但下节课照样尽心尽力的去教。也有男老师偶尔会动用武力的,但那纯粹是在学习方面恨铁不成钢的打,家长不但不会责怪老师,还要添油加醋要老师再严厉些呢。

再来说说教我孩子的这些老师。

以前的老师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但是却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心是火热的;现在的老师文化层次提高了,有大学的,本科的,还有研究生,但是自身的素质修养却令家长堪忧,教书育人的态度有待商榷。

当然我们所指的只是极个别极少数的现象,大部分老师还是尽职尽责的。毕竟教师是世上最光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对得起这个称号!


怒发冲冠52

说‘比比皆是’显然是夸大其词。素质和修养不够的教师是有,这也是各行各业都有的现状。任何行业的人才都有左中右上中下之分,不独是教育行业。个人认为,当老师的只要能钻研自己的业务,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违法乱纪,就已经达到要求。其它个人性格,隐私问题不应该有超乎常人的要求。因为教师也是人,也是动物,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也有各种人情世故要应对。所以不应该用什么道德模范等等不切实际的要求来衡量和绑架他们。提出这样过分要求的人,首先要想想自己能否做得到。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过分的要求必然导致欺骗,甚至自欺欺人。

当然,家长和社会是可以希望教师做的更好,都希望老师教育出的学生都是人才,可能吗?以现实的社会环境和家庭对孩子的放任溺爱,本身就在误导孩子,仅凭老师在学校里的那一点时间就可以把这一切扭转?!

所以,要用及格或不及格划分,同时把家长(或社会)也作为教师看待的话。可以说,学校教师的合格率远远超过家长教师的合格率。从素质和修养方面来看, 这个说法同样有效。两者都需要提高素质,但是重点在那里不是很清楚吗?


GCZ72624137

以我的理解,其实说教师队伍中素质修养不及格的很多,你一定是把教师神话了,将教师对学生责任无限扩大化。我心目中所谓合格教师,我认为就是能课前备好课,上课认真上,认真批改作业,有时间对差生给予一定帮助,到点下班回家过自己的生活,不搞上课不讲,补课才讲,不以权谋私。你再用这个标准看看教师,能达标的还是比较多的。

现在说老师不合格的都是怎么要求教师的呢?

有些家长认为老师应该像春蚕到死丝方尽,像蜡炬成灰泪始干,对差生要像对自己孩子那样上心,每天不分上班下班都关心你的孩子,直到教育好每个学生,你这是按照雷锋的标准在要求教师,事实上现在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教师实在是太少了,这是理想状态下的教师形象。

别把老师神化了,教师就是一份工作,和公务员一样,社会地位没有公务员高,领着不高的工资,指望无私奉献,那是奢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