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拼多多崛起,該焦慮的應該是京東?

為什麼說拼多多崛起,該焦慮的應該是京東?

文/王新喜

京東CEO劉強東前段時間說,目前在整個中國範圍內,唯一能稱得上覆蓋全國的物流體系的只有京東一家,沒有第二家,可以毫不客氣地說,京東物流在全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

但其實騰訊並不這麼看。早在4月11日,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內地移動社交電商平臺“拼多多”傳獲騰訊、紅杉領投,最新一輪融資約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估值達150億美元(約1170億港元)。可見騰訊在拼多多上下注越來越多。

拼多多崛起之後,也成為當今騰訊系社交電商對決阿里的重要棋子,之前這顆重要棋子是京東。

從數據來看,拼多多註冊用戶逾2億,去年交易額(GMV)逾1000億元人民幣,淘寶、京東分別用了5年和10年才達到同樣水平。而2017年初,拼多多的月GMV才20多億。早前消息指出,拼多多在今年3月份的GMV即將達到400億元。

對於拼多多的強勢崛起,阿里巴巴已經推出了淘寶特價版做應對。淘寶特價版跟拼多多相比大致類似:商品導向,首頁推薦低價且成團率高的小額高頻商品,重點推薦“9塊9”“限時搶購”等具備視覺衝擊力的商品。

但拼多多做到了,它讓用戶為了達成交易必須參與到社交的遊戲中,電商與社交融為一體,不過,它帶來的社交體驗傷害與負面效應也很明顯。包括拼團失敗或者對於拼團反感的群體,這種模式會導致彼此社交關係惡化。

拼多多為什麼火的這麼快,很多人說是因為它的低價砍單消費降級模式契合了五六線十八線的“網購需求”,但其實它能成,還是騰訊給了它特權——分享鏈接不被封殺。

如果說拼多多拿下的是淘寶5億用戶之外的用戶,那麼在淘寶5億之外的用戶,本來是京東應該抓住的用戶。

拼多多與京東是騰訊手裡抗衡阿里的兩顆棋子,京東、拼多多都高度依賴騰訊社交入口,拼多多漲勢迅猛,顯然會慢慢蠶食掉騰訊社交電商生態裡更多的資源,而這些用戶與資源原本很可能會屬於京東。

騰訊有它本身的賽馬機制,當然在資源傾斜這一塊,很難說將來會不會也按照這種賽馬養蠱模式來,即京東和拼多多、唯品會誰先跑出來,誰增長最快,誰更有潛力讓阿里系感受到威脅與衝擊,騰訊就給予更多的資源、流量、用戶傾斜。從目前拼多多的走勢來看,拼多多價值其實正在超過京東的價值,未來京東的受寵程度還會像從前嗎?

當然京東嘴上硬,但心裡不可能不急。因此京東也上線了“京東拼購”,加入到了圍剿拼多多的隊伍中去。劉強東認為拼多多與京東的品類重合度低,拼多多的“Top 10”或“Top 100”名單與京東主流用戶和主流商品幾乎重合地很少,所以,拼多多目前對京東的影響非常有限,而且不是一個維度的競爭。

所以,不管拼多多今後發展成什麼樣,它都會是騰訊可以掌控的重要棋子。所以,拼多多的崛起,在騰訊阿里電商對抗賽上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凸顯,而最該焦慮的則應該是京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