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什麼非要弄到西域的汗血寶馬?

夏有涼風61

據《史記》記載,司馬遷出使西域,途徑大宛國,遇到一種良馬,此馬身形俊美,速度快,耐力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尤其適合長途行軍奔襲,另外此馬流出的汗液像血液一樣鮮紅,顧得名汗血寶馬。

一、初見傾心

實際上漢武帝第一次見到這種寶馬,並非從番邦引進來的。相傳是敦煌的一名囚徒從當地捕獲獻給武帝,武帝一見傾心,封其為天馬,並且作歌詠之。

歌曰:“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跇萬里,今安匹兮龍為友。”

大概意思就是贊此駿馬良駒實為天馬,與龍無異,可見武帝對它的喜愛,我想武帝之所以這樣,不僅僅是因為此馬的稀有,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漢王朝北御匈奴,軍隊常常需要長途奔襲,而當時軍隊中的戰馬都是蒙古馬,並不適合這種長途跨區域作戰,而汗血寶馬的特點剛好能彌補軍中戰馬的不足,可謂是長途打擊匈奴的利器。


二、先禮後兵

由於國內很少有此寶馬,於是武帝命人打造了同比例純金馬,想用金馬換大宛國的汗血寶馬,可當時大宛國的國王竟然給一口回絕,弄得武帝很沒面子,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出使大宛國的使臣在回國路上(大宛國境內)被殺害,金馬也被劫走。

於是武帝大怒,剛好又想找回點面子,一聲令下,漢軍長驅直入直抵大宛國首都,此時大宛國上下才見識到大漢的利害,只能議和,並允許漢軍自行選馬,據記載漢軍此次從大宛國得到汗血寶馬千餘匹。


三、消失的汗血寶馬

汗血馬從漢朝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曾興盛上千年,從史料看,當時引進的汗血馬數量相當大,雌雄比例也比較適中,進行繁殖是可行的,為什麼到後來消失無蹤了呢?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發現,與汗血寶馬相比,中國境內的地方馬種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任何引入馬種,都走了以下的模式:引種—雜交—改良—回交—消失,這不免令人唏噓。


文史肆

如果漢武帝最初純粹是因為喜愛而想得到汗血寶馬的話,後期則摻入了漢武帝個人面子、及漢朝在西域的政策問題!

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時,在大宛國見到一種汗出如血的寶馬。

史載,大宛人將五色母馬放在山下,野馬與母馬交配,生下汗血寶馬。這種馬抗疲勞、蹄堅硬,甚至可以“日行千里”。

元鼎四年(前113

年)秋,有個名叫“暴利長”的囚徒,在敦煌屯田墾荒時,見到一匹長相奇特的野馬常到池邊飲水,輾轉捕得,獻給素有愛馬癖好的漢武帝。漢武帝得到此馬後,欣喜若狂,並作天馬歌詠之

太一貢兮天馬下,

沾赤汗兮沫流赭。

騁容與兮跇萬里,

今安匹兮龍為友。

漢武帝本人的嗜好,加上與匈奴常年作戰對戰馬的要求,萌生了引進汗血馬來改善國內馬的品種的想法。

太初元年(前104年),漢武帝派遣龐大的使節團,帶著二十萬兩黃金和一匹純金鑄成的金馬去貳師城交換汗血寶馬,然而遭到了大宛王的拒絕。“漢使怒,妄言,樵金馬而去”,大宛王見漢朝使者無禮,命東部屬邑的鬱成王殺漢朝使節,並奪走財物。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怎能忍受此奇恥大辱,遂引發兩次漢宛戰爭。

所以,漢朝如果想在西域立足,就必須對大宛予以打擊,此舉也是對西域各國的一個警示,大漢不可辱!


探微閣主

什麼是汗血寶馬

據說大宛國有座高山,在那座高山上有一種馬非常好,但是就是馴服不了。所以大宛國的人就用五色的母馬放在山下,使得兩種馬交配,所得的就是汗血寶馬,號稱“天馬子”。



漢武帝沒有好馬嗎?

打趴匈奴之前相對於西域來說,漢軍軍馬的品種是相對較差的,而且還沒有上好的馬場來繁育優良戰馬。但是在打下了焉支山之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那裡可以產出優良的戰馬,所以漢軍有了那裡,品質優良的戰馬供應也就不缺了,哪怕如今都是我們軍馬繁育地(山丹軍馬場)。


皇帝所好

漢武帝久居高位,又是一個如此強盛帝國的統治者,那麼喜好的東西當然就得得到擁有了。史記是這麼說的:

天子好 宛馬,使者相望於道...
而漢使者往既多 ,其少從率多進熟於天子 ,言曰:“宛有善馬在貳師城,匿不肯與 漢使。”天子既好宛 馬,聞之甘心,使壯士車令等持千金及金馬以請宛王貳師城善馬 。

漢武帝都用黃金和金馬來交易了,由此可見漢武帝是多麼喜愛這種嗎,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朕有錢任性。



不能好好說話

漢武帝本來就想以交易的方式得到汗血寶馬而已,但是大宛國王卻自認為漢軍要越過惡劣的環境攻打大宛國不太可能就拒絕了,還殺了漢使,這就演變為了尊嚴之戰了,所以最後漢武帝就只能以戰爭的方式解決了。


故而綜上所述,漢武帝先只是非常喜歡這種馬,就想著交易所得,結果大宛國不能好好說話,還殺漢使,這是在明目張膽的打漢武帝都臉。匈奴都被漢武帝打趴下了,難道還畏懼小小大宛國嗎?所以最後的戰爭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汗血寶馬了,而是為了尊嚴了。


淡看天上月

所以說漢武帝能擔當得起漢武大帝這個稱號,是中華歷史上少有的高瞻遠矚的領導者,也因此他才建立了持續千年的功績!

汗血馬傳奇

史載張騫出使西域時,在位於今天烏茲別克斯坦的大宛國發現了這種汗出如血的寶馬。張騫回國之後,把這種寶馬的情況報告給了漢武帝。漢武帝隨後立即遣使帶著20萬兩黃金和一匹用黃金鑄成的金馬去大宛國求換汗血馬。不料如此重金求購卻被大宛王一口拒絕,沒能完成使命的漢使口出不遜,惹怒大宛王,結果在歸國途中被大宛軍隊攔截,使團成員全部被殺。

漢朝核心區域和大宛可以說是相隔萬里

這個事件使武帝大怒,所以兩次派李廣利率數萬軍隊討伐大宛國。在第二次討伐時,漢軍圍困大宛城40多天,最終迫使大宛人自己將國王殺死,向漢軍求和。並讓漢軍隨意挑選數千匹漢血寶馬,帶回中原

絕非任性之舉

汗血寶馬的傳奇大家看完之後不知有什麼感覺,也許第一感覺是漢朝確實強悍,為了要馬就可以發兵萬里之外。另外肯定有很多朋友會覺得武帝任性,兩次發兵數萬卻只是換回了一些馬

真正的汗血馬

但答主要說,這兩次為漢血馬進行的遠征恰恰是武帝雄才大略,擁有超越凡人戰略眼光的體現。因為當時的汗血馬,其實是一種超強的戰略資源

要說汗血馬的價值,還得把話先拉到一千多年後的宋朝。說起宋朝,大家都知道以軍事上孱弱而聞名。而宋朝在軍事上的孱弱,其實就是因為在宋朝建立之前,中原王朝就丟失了幽雲十六州,使中原王朝失去了戰馬繁育地這使得整個宋朝騎兵奇缺,在華北平原面對北方遊牧民族只憑借步兵幾乎沒有任何抵抗能力,最終才導致了靖康之恥。而南宋雖然依託長江和南方多水系的地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北方騎兵的優勢,所以顯得軍事上比北宋強一點。但缺少騎兵的天然弱點還是沒有扭轉,所以最終還是難逃被滅國的命運。

所以其實整個宋朝的滅國原因,跟缺少戰馬是有著直接關係的。騎兵對步兵在古代很多時候其實就像現代的裝甲部隊對步兵,優勢不言而喻。而漢朝時雖然擁有幽雲十六州和河套地區,可以培養大量戰馬,使漢朝可以建立古代的“裝甲部隊”,但不同馬種之間的戰鬥力差別也還是很大的。

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現代的馬術比賽,所有的速度賽只有阿拉伯純血馬能參賽,因為其它所有馬種的速度跟阿拉伯純血馬根本沒法比,進行比賽也是根本沒有意義的。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不同馬種之間的差別是非常大的,而這種差別到了戰場上就會體現為戰鬥力的差別在古代的東亞,汗血馬就好像是現代的坦克,是“裝甲部隊”部隊最好的裝備,汗血馬相對於其它馬種可以類比成現代坦克打二戰時期的坦克(也許差距沒有那麼大,但是是這個道理),真打起來其實也跟屠殺無異的。

古畫中的汗血寶馬

而中國從一個東亞地區的中等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級的強國,正是在漢武帝時期實現的。而這其實就是跟從文景時期大力發展馬政,以及武帝時期引進良馬有著密切的關係。最後漢朝在和匈奴的對抗中逐漸確立優勢,最終迫使匈奴分裂西遷,乃至確立後來中國上千年的強國地位,以及中華文化能夠免於被外族滅亡,其實漢血馬所帶來的戰力提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桃花石雜談

在冷兵器時期,戰馬就像是現在的坦克,可以衝鋒陷陣,而好的戰馬,就是現在的99氏坦克,戰鬥力肯定就不是一般戰馬能比的。

西漢時期,良種的戰馬幾乎都原產於西域,其耐性和體力遠遠強於當時中原地區所產的戰馬,且當時中原地區,馬匹數量嚴重不足。

漢武帝雄濤武略,有遠大的抱負,他要打敗匈奴,要使漢朝成為最強大的國家,而一支強悍的騎兵就是他實現遠大抱負的有利武器,所以打造一支強大的騎兵勢在必行,而優秀的戰馬,更是難求。

所以,當張騫出使西域,在大宛發現汗血寶馬之後,漢武帝當然會兩眼放光,因為那是強大騎兵的必需。

優秀騎兵,加上優秀的戰馬,戰鬥力有多強?看看後來衛青霍去病的戰績,再看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手下那支蒙古騎兵的戰績就知道了。

這就是為什麼,漢武帝一定要得到汗血寶馬的原因。


蜀北一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很多人會覺得漢武帝雄才大略,其在位期間,在衛青霍去病的指揮下,漢軍騎兵多次北上大漠,橫擊匈奴。而汗血馬速度較快,體形纖細,適合奔襲,所以漢武帝對汗血馬特別渴求。然而,這最多算是附帶原因,這其中另有緣由。

漢武帝是一個窮兵黷武之人,精力旺盛的天子渴望能夠長生不老,手下的占卜師給他講了天馬的傳說:馬成山上有一種獸,形狀長得象一隻白色的大狗。頭上的毛是黑色的,脊背上長一雙翅膀。它見到人時就會騰空飛昇起來,人們叫這種獸為“天馬”。又傳說,有一種名叫“乘黃”的動物,它生活在西方很遙遠的白民國,它的身體長得象馬,背上長著一對象龍的翅膀。它的壽命長達數千歲,人若能騎上它,就能活千歲而不死。也有人說這種叫“乘黃”的動物長得象麒麟。所以漢武帝對此上了心,

《易經》中有云:“神馬從西北來。”這使得漢武帝密切關注西域的駿馬,恰好張騫出使西域也帶回來了天馬的消息:西方有個大宛國,那裡生活著“天馬”,是母馬與龍雜交的馬匹,天馬可以確保他長生不老,並能帶他到天國。漢武帝將汗血寶馬誤認為是天馬,進而導致了漢朝兩次征討大宛。

所以說渴望長生不老才是漢武帝渴望汗血寶馬的真正原因,一代雄主也看不透生死輪迴,令人唏噓。


冷月抱寒江

不要以現代人的思維去思考2000年前的問題!首先,戰馬對於古代軍隊非常重要,騎兵是漢朝維護國家安全,國防建設的重要部分!要建設強大的騎兵部隊,戰馬就要優良!就比如今天的戰機一樣,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去研發F22還有殲20這種戰機呢?一個道理,改良戰馬對於騎兵部隊的戰鬥力提升非常重要!其次,漢朝武帝時期的戰略是四夷賓服,開疆擴土,變防禦反擊匈奴為永絕外患,這一點從漢武帝開始重用霍去病開始體現,因為霍去病長途深入奔襲完美貫徹這一戰略!(沒有強力的戰馬你如何深入奔襲)野豬最終目的是將華夏文明超越長城的界限推到四海去,這種大格局,這種大戰略,不是一般史官能夠理解的!這非常具有歷史意義!從絲綢之路對於中國古代的重要性來說,意義非凡!漢朝的軍事行動對於張騫開拓絲綢之路也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那時的武帝就有了凡有通商之處都要有軍事保障這種意識!如何保障呢?步兵當然鞭長莫及,擁有日行千里的優良戰馬組成的騎兵部隊的重要性不用多說了吧!最後,歷史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大格局的思考,理解那個年代的歷史背景,再去學習,不要聽信史官的一家之言,那樣未免偏頗!


大雪山的學霸鳩摩智

我認為漢武帝向西域索要汗血寶馬的目的有三:其一滿足自己的私慾,畢竟汗血寶馬是神駒,一馬千金;其二為攻佔西域找一個藉口,大漢要開疆拓土;其三給漢軍騎兵的馬配種,如果漢騎都是汗血寶馬,那麼漢軍騎兵的戰鬥力會更強。

先秦兩漢的國人重武興文,馬兒不僅可以裝備騎兵車兵,還能運輸糧草,促進農業生產,因此馬匹是國家戰略資源。漢朝的主要敵人匈奴是馬背民族,因其騎兵的機動能力強,所以漢軍步兵往往打不贏匈奴。漢武帝深知良馬的重要性,因此向大宛國索要汗血寶馬,滿足自己愛馬之心,給國家良馬提供配種種馬!



最後漢武帝打敗匈奴後,西域各國還沒有臣服漢朝,雙方還是合作平等關係。西域各國有時還與匈奴合作對抗漢朝,因此漢武帝想征服西域,開疆拓土。汗血寶馬十分難得,漢武帝一次索要汗血寶馬數百匹,大宛國不給,於是漢朝以此為藉口派貳師將軍討伐大宛國。


大秦鐵鷹劍士

在本人頭條文章《征戰四年來回9000公里 漢武帝遠征大宛只為汗血寶馬值得嗎?》一文中對此介紹。先摘錄分享給大家,需要看全文的請關注我後搜索:

“馬在漢朝是一種戰略資產,尤其是漢武帝有心擊敗匈奴的情況下。漢朝的馬匹質量比不上匈奴馬匹,數量就更不用說。
霍去病之所以能夠戰功赫赫,關鍵在於霍去病無論將校、馬匹、士卒都是漢軍精英——best of the best!物資供應是最優先的。

匈奴昆邪王來投降,漢武帝命令縣官集齊2萬馬車去迎接,結果縣官官馬不夠,買私人馬匹,縣官錢又不夠,於是徵集馬匹,結果很多人紛紛藏馬。
公元119年,衛青、霍去病度過大漠,在漠北和匈奴決戰。雖然是戰勝了,但是出關時所帶的14萬馬匹(官馬、私馬),回來的時候,馬匹不足3萬匹,死了10萬匹。
漢朝馬匹質量不高,數量又嚴重缺乏,這也為什麼漢武帝得知汗血寶馬來自大宛後,不惜降低身段送千金和一匹金馬送給大宛國王毋寡,要求得汗血馬。”

上圖為李廣利第二次遠征大宛路線圖

“上等的汗血馬和3000多匹母馬,可以為漢朝的馬配種雜交出更優良的馬,從而提高漢朝馬的治理。這就是李廣利遠征大宛國的戰略意義,而不僅僅是傳統上認為的只是為了漢武帝的幾匹汗血寶馬而已!
馬匹質量的提升,更是漢朝軍事實力提升的基礎和關鍵。優良馬匹對於漢朝的戰略意義,如同今天石油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程度。
因此,李廣利遠征大宛,對於漢朝,是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的。”


因此,馬匹,尤其是良馬,在漢朝和匈奴都是戰略資產,和石油、電力等能源在現代社會的地位一般無二。改良中國本地馬匹,才是為什麼漢武帝不惜代價遠征大宛都要弄到汗血寶馬的原因和意義。有大批良馬,就意味著戰略優勢。這和美國的F22和F35戰鬥機等高端科技一樣的意義。


歷史哨聲

漢武帝為什麼為得到汗血寶馬,而不惜兩次對大宛國發動戰爭,直到逼殺其國王,才弄回一批汗血寶馬呢?

從歷史的塵埃翻閱來看――漢武帝劉徹以前的諸位漢帝,為什麼能建設繁榮的大漢,卻被匈奴一個遊牧民族騷擾得不能安身,而成為心腹之患呢?漢雖然強盛,不缺兵缺糧,但缺與匈奴來無影去無蹤的神奇騎兵。只能望沙漠興嘆,望被擾亂的疆域和民眾興嘆,大有望其騷擾而無奈的態勢。漢武帝為什麼能踏平匈奴,讓匈奴永居漠北,不敢犯漢呢?原因主要是有三個:一是漢武帝有雄才偉略,有高瞻遠囑的戰略眼光。二是有大將軍衛青,冠軍侯霍去病等得力的偉大戰神。三是繁育了一大批軍用戰馬,有強大於匈奴的騎兵戰隊,使匈奴望而生畏。可見,汗血馬當時是極為珍稀的“戰略物質”。有史料稱,漢武帝當時向大宛國求汗血馬,不惜派出龐大的使團,以20萬金,並鑄一匹真金馬來向大宛國求馬。是在大宛國國王一口拒絕,並殺死全部使團成員後,漢武帝才派李廣利領兵征討的。一方面體現了“先禮後兵”,另一方面也表明漢朝對汗血馬的戰略需求。同時,也反映汗血馬作為戰略戰備物質的強烈重要性。所以,漢武帝兩次興兵要到大宛國弄馬,也體現了事關大漢安危與穩定的“志在必得”決心之絕絕。

汗血寶馬,全名叫阿哈爾捷金馬排名世界十大名馬第三位。因為該馬皮膚較薄,奔跑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容易被看到,還因其肩部和頸部汗腺發達,馬出汗後先潮後溼。相對棗紅馬,栗色毛馬,出汗後局部顏色更加鮮豔,給人們的視覺“以汗為血”,而叫汗血馬。其特點是頭細頸高,四肢修長,步伐輕,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強。主盛產於土庫曼斯坦,是其國寶,國馬,其國徽、貨幣都有形象繪圖。同時,還是土庫曼斯坦的“國禮”,2014年5月13日土庫曼總統以國禮贈中國汗血寶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