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可是漢朝為何還有“外儒內法”的說法呢?

詩夜城主


漢武帝時期,其實董仲舒並不是非常受到重用。但是老董同學提出了一個理念,那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這下正合漢武帝得心意,雖然受到太后的反對,等到太后一去世,便迅速蔓延開來了。

漢武帝為什麼這麼熱切的想要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策略呢?

這事把,得從秦朝開始說起,秦始皇以及他的前面五任秦王,在大家看來實行的始終時法家思想,殊不知,因為秦國人本身處於西戎堆裡,民風淳樸,所以道家思想在秦國一直非常吃香。所以秦始皇在統一之前,秦國也是按照法家思想統治的。

但是同時期得關內六國卻並不是按照法家思想走的,所以民風該彪悍的彪悍,該自由散漫的自由散漫,該商業氣息濃厚的都整天忙著做生意。秦國對於六國的統一,只是完成了一次領土的統一,對於人們的思想並沒有能夠完成統一。最終秦朝分崩離析,毀於一旦。

到了漢朝,漢高祖開始,直到漢武帝初期,漢朝始終堅持的是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從形式上維持著統一得國土,但是整個國家在內部依然流傳著道家、法家、縱橫家、儒家等眾多思想流派,這些人閒來無事各行其是,誰也不服誰,還經常夢攛掇著一些人造個反什麼的。

漢武帝時期,經過前期的幾位皇帝努力,漢朝國力已經變得比較強盛,地主階級經過發展,已經完成了對土地資源的掌控,大量農民失去了土地,變成傭耕者,也形成了很大的社會矛盾,對國內的安定產生了很大影響。而北邊的匈奴雖然還和漢朝保持和親,卻依然不改其性子,動不動侵擾北方邊境。而漢武帝是個有點想法的皇帝,他想要的,便是從形式上,實際上都達到一個統一政權。

怎麼辦呢,無非幫助大家建立一個共同的精神信仰了。孔子的儒家應運而生。相比較之下,其餘幾家的思想確實也不適合幹這個事了。於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思想變革開始了,儒家得禮儀文化還是很厲害的,別看現在的日本人見了面動不動鞠躬不停,那也是和我們泱泱華夏學的。

另外一個,那就是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束縛了,這種忠誠的社會關係結構,將會給社會以穩定,給統一的中央權力以保障。從此以後,儒家更像是一個儒教,他們的核心目的,就是維持皇帝得統治了。皇帝,似乎就成為了儒教的教皇。


那麼為什麼又要保持“外儒內法”呢?

我們都知道,按照孔子及死弟子們得說法,儒家更注重得是修身,提升個人得道德素養,達到“內聖外王”的層次。儒家更多的好像是一種道德約束。

但是大家都知道,道德約束其實還是沒有什麼有效的力量的。比如我們經常有一個說法,那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為啥呢,門上沒有鎖,真正的君子也不會入室行竊,門上有鎖,也擋不住盜賊的侵入。

所以雖然要公告天下,學習儒家文化得六藝,但是漢武帝依然保持著法家的核心。只有有了法律的約束,規則禮儀條款才是更為有效的東西。所以後來我們看到,在儒家思想下,一個村子及同姓之人往往以家族分,兵設置有宗族禮法,犯了錯誤那是會死人的,還可以得到官府的保證。

而皇帝要是不想要誰死,或者想要誰死,似乎連禮法都不用管,就可以一言而生之,一言而亡之。

所以簡單點說,皇帝們需要儒家,就好像是個糖衣炮彈的外衣一樣,需要法家,才是糖衣炮彈的真相。漢武帝實現的,也是秦始皇的一個夢想了。秦始皇時期,曾經專門給儒生們設置了一個崗位,養了七十個儒生以備平時問詢,可惜後來壓根沒用上。



外儒內法在當時時非常適用的,但時並非始終合適,它最終阻礙了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過度束縛了國人得思想

我們說,一個國家的國民需要一個共同得信仰,而這個共同信仰隨著時間的變化時逐漸變化的。如果依然維持過去的東西不變,則就成了落後,落後就要捱打,國民就難以形成信仰上的統一,導致國家實力也受到損傷。

外儒內法雖然在漢武帝時期算是一個比較合適得措施,但是始終堅持就是個錯誤了。


阿慶還是阿慶


秦朝的滅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將“法”運用的太直白了,甚至採取“焚書”這一極端手段來鞏固法家的主導地位。由於秦朝一直實行法家的高壓政策,造成了天下百姓“苦秦久矣”,隨著秦始皇去世之後,積壓在百姓心中的怨恨漸漸沸騰直至徹底爆發,山東六國貴族後裔也瞄準機會紛紛復國,然後一舉滅亡了秦朝。


漢武帝在總結了秦朝滅亡的教訓後,董仲舒的建議正好給了他一個清晰明瞭的治國思路,那就是以儒學作為外衣將法治裹挾其中推行到帝國的每一個角落。舉一個生動形象的例子就是好比我們吃藥一樣,藥總是非常苦的,但是當我們在藥的外面裹上一層糖衣後,我們就很容易嚥下去了。

綜上所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這一說法只不過是世人的一廂情願罷了,歷代統治者大多數真正信奉的是“法治”,“儒學”只是包裝而已。


書史煙雲


因為漢武帝沒這麼幹過,只是董仲舒提的建議,僅是建議而己。漢元帝崇儒,為太子時,其父宣帝曾欲廢之,並稱:亂漢者,必太子也。果不然,元帝崇儒,重用儒生,西漢朝政混亂,走向衰落。君命神授也是以法家學說為基礎的。荀子自稱儒家,實則道、儒兩家兼學,自己理解首先提出人性本惡,實為法家創始人之一,韓非子等法家著名人物皆為荀子弟子,韓非子則認為法家源自道家,法、道兩家都提倡愚民。

治國無一例外,是要依律法的,但律法太暴力、冷酷、不溫柔,古代封建帝王,才採用儒家仁愛之學,結合法家愚民思想,把以法家治國裝飾上溫柔些的儒家外衣。

儒家提倡有序、不偏激、中間路線、復西周禮制、講教化,而並非愚民。儒家並不講對父母的愚孝,三大不孝中的第一大不孝就是父母有過錯,作子女的不指出來,不幫助父母糾正,就是一大不孝;對君王也不講愚忠,君王有過錯,為臣子的不指出來,不幫助君王改正,也是不忠,亞聖孟子更是提出君王無道,可以廢除之,這觸犯了封建君王的私利,明洪武帝朱元璋,將亞聖孟子逐出了文廟。為了儒家在君王們那裡的生存地位,儒生們從宋、明開始,不得不把儒家與法家結合,以取悅封建帝王。聖人在君王眼中算個屁,有利於君王的,他認,不利於君王的,一腳踹一邊。法家最利用君王統治,當君王們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就把儒家抬出來,給自己立牌坊。儒生們講氣節,但多數是沒有氣節的,孔老二也是趨利避害,談不上忠貞,他周遊列國,四處販賣自己的學說,還是為了自己的私利,他說的並非都沒有道理,也並非都對。說的漂亮、道理對的人,其實不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極為稀罕。


沉140769451


這個問題問得太妙!鄙人不才,碰巧曾經看史書的時候看到過相關記載,也有些淺見,故斗膽一抒,厚顏回答。

說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董仲舒!因為這個說法,最開始就是董仲舒提出來的。

題主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儒就是儒,法就是法,兩者不可混為一談,曾經的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後來我才發現,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當初董仲舒提出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觀點的時候,這裡面的“儒”其實就已經融合了法家的思想,它並不是純粹的“儒”,而是“儒”和“法”的綜合物,我們可以稱其為“法儒”。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儒家學派雖然在春秋時就已經被孔子建立,但是說實話,在漢武帝以前,其實儒家學派並沒有得到大力推廣,所以才有諸子百家的說法,儒家學派如果一開始就勢頭很猛,那也沒其他學派什麼事兒了。

那麼為什麼當時儒家學派沒有得到大力推廣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並沒有多少君王喜歡儒家學派。

為啥?

因為當時儒家學派中有一個重要的思想,那就是民貴君輕!

啥意思?就是儒家(實際上是孟子提出來的)認為老百姓比君主更重要,君主要多尊重百姓。

古往今來,一個思想要推廣開來,絕不是口口相傳就能做到的,需要君主點頭,然後朝廷推廣,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推廣開來。

但是作為一個君主,誰喜歡民貴君輕這個說法?打個比方,我都做到九五至尊的位置上了,你說我還不如一個百姓重要?那我心裡肯定不爽啊。

因為儒家民貴君輕的思想和統治者的思想相左,所以它沒有被大力推廣,倒是比它後出現的法家,因為極其符合統治者的想法(你不聽君主的命令就弄死你),所以在戰國和後面秦朝的時候,狠狠火了一把。

儒家的思想和統治者的思想相左,那麼為什麼在漢武帝的時候,它突然被大力推廣起來了呢?

這就得多虧了董仲舒了。

其實我覺得,就是孔子在世,都該感謝感謝董仲舒,因為要是沒有他,說不定儒家根本不能被作為正統學派流傳數千年之久,直至今天。

為什麼我敢這麼說?且聽我細細道來。

儒家流傳到漢武帝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好幾百年,基本成型了,很多人都是尊崇孔子的思想來學習,董仲舒本來也是學習的傳統儒家思想,但是他學著學著,發現不對勁,怎麼不對勁呢?他發現自己學習的一些知識,在君主治理國家之時,根本起不到作用,或者說和君主處理事情的方式完全不一樣(因為這個時候,漢朝在治理國家上面,更多還是遵循法家思想,儒家和法家當然是不一樣的)。

古代讀書是為了啥?當然是為了當官了,難不成還是為了理想?

自己辛辛苦苦讀書為的就是以後仕途能更順利,結果發現自己學的根本就不符合君主的行事準則,馬屁總是拍到馬腿上,那自己的仕途還能順利麼?董仲舒這時候應該是有點懷疑人生的。

但是他這個人吧,腦洞不小,最重要的是還會忽悠。

漢武帝用法家思想治天下,但是他覺得法家思想太嚴苛,應該換個法子,可是換法子呢又不知道換啥,就下詔求良策,讓底下的人給他想一個出來,這個時候,董仲舒抓住機會,苦思冥想,把法家和儒家糅合在一起,弄出了一個新型的儒家思想,然後告訴了漢武帝。

在這個新型的儒家思想中,有一個重要的觀點,那就是“天地君親師!”

啥意思,就是這世界上,天地最大,其次是君主,然後是親人和師父。

天地這都是虛的,實際上這個說法的意思,就是承認了君主最大!

這是很符合統治者的思想的,所以在董仲舒的新型儒家思想一提出來的時候,立馬就得到了漢武帝的贊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從這裡開始!

要不說董仲舒會忽悠呢,“天地君親師”這個說法,他不說是自己提出來的,他說自己是在先秦的古籍裡邊找到的,意思是古代就有聖賢提出了這個說法,這樣做,是為了讓君主信服,同時也讓百姓信服。

除此之外,他還在先秦古籍中,斷章取義,將一些法家思想巧妙的融合到儒家思想中,在保證君主利益的情況下,宣揚儒學。

其實在我個人看來,董仲舒是有點迎合君主的嫌疑的。

因為純粹的儒家思想不符合統治者的想法,所以他把符合統治者想法的法家思想給融合進去,說它是儒家思想,其實它就是法家和儒家的結合體。

因為儒家思想能治世,法家思想能約束民眾,這樣的結合體,對統治者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政,治工具了,就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漢武帝大力推行儒學。

實際上那個時候的儒學,只是披著儒家外衣的法家思想而已,更多的,還是法家思想,所以才有“外儒內法”這個說法。

關於這種情況,在現在的一些國學書中也可以看出一二,很多書處處都將帝王放在第一位,動不動就講要對帝王謙恭,不能違背帝王的意志,不然就是不忠,這樣的書,基本上都是在董仲舒之後才寫出來的,寫這些書的人,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受到董仲舒的影響了。

這樣的影響越來越大,慢慢的,儒學,就成為了帝王們統治民眾的工具。

順便再說一下,漢宣帝(漢武帝的曾孫)在位時,他的太子很喜歡儒學,但是太子喜歡的是純粹的儒學,並沒有融合法家思想的儒學,就因為這個原因,漢宣帝曾不止一次召見太子,告訴他儒法合一的重要性,沒有儒,可以,但是沒有法不行,但是太子對他的話很不贊同,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漢宣帝曾一度想廢掉太子。

由此可見,統治者的心裡是很明亮的,他知道自己國家推行的儒學是什麼樣的儒學,知道無論儒學怎麼演變,始終不能離開法家思想,因為一旦離開,就不利於治理國家了。

(以上僅屬個人淺見,不喜勿噴)


勝馬笀鞋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不是只用儒家來治國,漢武帝對於董仲舒的思想也只是用了一部分,而且外儒內法是從漢代一直到清代在一直採取的思想。

董仲舒在漢武帝時把儒家思想和當時社會結合,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可以說是創建了一個以儒學為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因為他提出的一些思想對於漢武帝鞏固皇權有很大的幫助,神話了專制王權,但是漢武帝真正的獨尊儒術了嗎?我認為是沒有的,獨尊儒術應該是從宋朝開始的。

自漢代以來中國大多數都是”外儒內法“的方式來治國的,光用儒家的思想肯定是靠不住的,而”外儒內法“的意思和我們現在想像的是完全不同的,古代講究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無論是秦還是漢,哪一位皇帝都不會用一種思想來治理國家,只會那個對自己有利才會用那個思想。

漢宣帝曾經多用刑吏,太子向他建議多用儒士的時候,他的回答是:”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所以說漢代就已經自覺的儒法結合起來使用了。外儒,給施政者披上仁德的外衣,內法,為統治者提供了堅強的後盾。

外儒內法的統治術,決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就是人治大於法治,當皇權與法律發生衝突的時候,皇權最大,古代法治的本質就是為皇權服務的,所以皇帝可以任意的赦免一個有罪的人。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師哥講史


首先劉邦建立漢朝雖然靠道家學說治國,卻在體制上完全遵循秦制。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得到漢武帝認可的,儒家在漢武帝時期也得到了長足發展。然而,漢武帝認可不代表所有朝中大臣都認可,更不代表漢武帝之後的皇帝也認可儒家。

 漢武帝之後的漢宣帝,便不認可儒家的思想。於是當宣帝的太子“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時向宣帝諫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而漢宣帝大怒道:“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並且嘆道:“亂我家者,太子也!”

甚至一度想換掉太子——“淮陽王明察好法,宜為吾子。”當然最後“然以少依許氏,俱從微起,故終不背焉”。

事實上只用儒生完全依靠儒家治國的皇帝只有一個,就是王莽。結果當然大家都知道了。



找史


不單是漢朝,大明帝國也是類似。推崇儒家經典是為世人規範行為準則,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對外管理:在帝國機器中,律法是鐵面無私的,但裡面有摻雜著儒家思想,二者互相影響。而對內,如需集權於中央,必然會嚴施政令,此時就離不開法家思想。就猶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者董仲舒。雖說其是儒家人物,其實他思想中很多觀點也是法家的精髓。結合當時漢武帝所處境地:前有景帝時期的八王之亂,現有諸侯們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對外利用儒家思想來的人心,對內利用法家思想來收權於中央是極其聰慧的。


致良人


“外儒內法”為何要“外儒內法”。

在這我就不引經據典了,用通俗的語言來說道說道。

“外儒內法”可分為兩部分,既“外儒”和“內法”。漢武帝為何外儒,什麼霸道與王道,統一思想的屁話我就不多說了。

總得來說,“外儒”是什麼,他有什麼作用。儒在古時就是讀書人,讀書人有什麼作用?統一什麼什麼思想固然有一些,但不要想的太簡單和真。思想需要什麼,漢武帝想要治理國家需要什麼。

漢武帝治國需要讀書人,需要讀書人支持,讀書人自古就是上層階級。你有階級支持,你想幹什麼不是事半功倍,不是手到擒來。

所以,“外儒”就是需要讀書人,需要能通國家政務的讀書人,也就是官員階層,上層階級的支持。

再說“內法”,為何內法,有了前面的鋪墊。在這裡就很好解釋了,官員能做事,他支持你。但你就能讓他為所欲為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就需要“內法”既法制來限制他們,國家就能穩定。


ly3048835701


其實不光是漢朝,差不多每個穩定的朝代都是需要這樣的結構,在加上中道去平衡。沒辦法這個是人性的原因。簡單的理解外儒是信奉人性善角度,需要有個標準去衡量,現在理解為道德,表現為較高的原則或準則。內法基於人性惡角度,需要有個底線了標準去判斷,現在理解為律法等一切半強制以上的顯規則,表現為較低的底線或準則。


浪兄筆記


以訛傳訛。

《史記孝武帝》根本沒有“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記載。

相反,《史記儒林列傳》記載,漢武帝對董仲舒極不信任。董仲舒作《災異之記》,有刺譏皇上之意,漢武帝巧妙的利用董仲舒的弟子不知是他的老師寫的書,讓弟子評價老師,差點要了董仲舒的性命:

“,,中廢為中大夫。居舍,著《災異之記》。時遼東高廟火災,主父偃疾之,取其書奏之天子。天子召諸生示其書。董仲舒弟子呂步舒不知其師書,以為下愚。於是下董仲舒吏,當死。詔赦之。於是董仲舒竟不敢復言災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