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臣陈宝箴究竟是怎么死的? 病故还是被慈禧太后赐死

文 | 林小静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陈宝箴就任为湖南巡抚,他在任期间积极主持湖南的维新变法运动,贡献自不用多言。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幽禁光绪帝,追捕康有为、梁启超,诛杀“戊戌六君子”。彼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关系密切的陈宝箴也受到了牵连,其后没多久他便遭到黜免,上谕说道:“湖南巡抚陈宝箴,以封疆大吏滥保匪人,实属有负委任。陈宝箴着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伊子吏部主事陈三立,招引奸邪,着一并革职。”陈宝箴曾与谭嗣同、梁启超、唐才常等人在湖南共同推行维新变法,因而以“滥保匪人”、“招引奸邪”等罪名被罢官。

近代名臣陈宝箴究竟是怎么死的? 病故还是被慈禧太后赐死

陈宝箴

这年冬天,陈宝箴、陈三立父子从湖南巡抚的任所回到了江西老家,一年内却经历了几次亲人病故,可见戊戌政变对陈宝箴一家的打击之深。然而到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即戊戌政变不到两年的时间,陈宝箴却突然逝世,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疑问,学界关于陈宝箴之死也是众说纷纭,有两种主流说法:第一种认为陈宝箴是因病而死;第二种说法认为陈宝箴实是慈禧赐死。

先说第一种,持这一观点的代表性人物为李开军,他认为陈宝箴早就患疾,并且一直没有好转,这一点从陈宝箴长子陈三立的记述中可以看到,他在《先府君行状》中曾有“不孝不及侍疾,仅乃及袭敛。”的说法,李开军分析“不及侍疾”这句话意味已很明显, “以微疾卒”乃托言的看法不能成立。此外,曾任东亚同文会上海支部干事的日本人井上雅二与唐才常、严复等人联系颇为密切,他的日记里曾谈到陈宝箴之死,明确提出了“陈宝箴旧历六月二十五日卧病在床,第二天死了。”此外,李开军还从江西护理巡抚布政使周浩、两江总督周馥具二人的奏折中推断出陈宝箴并非慈禧赐死,实因病而卒。

近代名臣陈宝箴究竟是怎么死的? 病故还是被慈禧太后赐死

陈三立

不过,李开军的这一看法仍存有不少商榷之处,比方说陈三立的叙述,最多可以证明陈宝箴曾患病,但没有充足证据说明他是因病而死,其他的证据更有待考证。在此基础上,以刘梦溪、邓小军等为代表的学者发现了一些新的证据,可以说明陈宝箴实被慈禧赐死。刘梦溪早年曾根据近人戴明震先父远传翁的手稿认定陈宝箴是因慈禧的密旨而自缢身亡,其有言曰:“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六月二十六日,先严千总公率兵牟从巡抚松寿驰往西山岘宣太后密旨,赐陈宝箴自尽。宝箴北面匍匐受诏,即自缢。巡抚令取其喉骨,奏报太后。”慈禧之所以要在戊戌政变后的一年多赐死陈宝箴,与珍妃的老师文廷式有关,慈禧曾对文廷式动杀机,可是陈宝箴不但不配合,反而事先给文廷式透风,这让慈禧十分不满,因而促使了她要杀陈宝箴之决心。

有关慈禧赐死陈宝箴的原因,邓小军曾列举了两点:第一是陈宝箴早先与维新派的密切关系,让慈禧早就将之视为大敌;第二与庚子之祸有关,慈禧唯恐帝党乘机再起,因而不惜杀害被视为帝党首要人物的陈宝箴。在此基础上,他将陈宝箴被赐死的行为称之为“殉国”,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夏敬观曾作《寄怀陈伯严》诗,及陈三立答诗《纪哀答剑丞见寄时将还西山展墓》,二诗都毫不讳言地指出了陈宝箴是“殉国”而死。

近代名臣陈宝箴究竟是怎么死的? 病故还是被慈禧太后赐死

陈三立与家人春游北平吴氏海棠园(1936年)

此外,刘曾在2014年撰文提供了陈宝箴之死的新证据——《散原精舍诗》,这首诗作于陈宝箴死后一年零三个多月,陈三立曾在诗中暗示陈宝箴是被慈禧赐死的。诗中陈三立使用了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之典故,诗中有一句是“俯仰已迷兰芷地,伶俜余吊属镂魂。”“伶俜”二字指孤儿,“属镂又作“属卢”“属娄”等,属剑名,《左传·哀公十一年》曾有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属镂之剑自刎一事的记载:“王闻之,使赐之属镂以死”。因此属镂的用典可以被视为一有力证据。可以说,目前来看陈宝箴是被慈禧赐死一说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刘梦溪:《陈宝箴死因之谜》,《百年潮》2001年第2期。

李开军:《陈宝箴“赐死”考谬——与刘梦溪、邓小军两先生商榷》,《文史哲》2011年第332卷第1期。

邓小军:《“殉国”:陈宝箴之死的新证据——夏敬观、陈三立赠答诗二首笺证》,《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刘梦溪:《陈宝箴系慈禧密旨赐死新证》,《光明日报》2014 年9月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