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如果父母給孩子的眼睛打上馬賽克,那孩子的將來就一定在陰影之下。

——國館君按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這個世界很危險,到處有血腥、暴力、色情、恐怖的東西。這讓很多家長,為孩子操碎了心,擔心孩子接觸到這些有害信息。

但如果家長幫孩子把有害信息,一鍵屏蔽掉,是不是問題就完美解決了?在科幻劇《黑鏡》第四季裡,就有這樣一個故事,引人深思。

主人公瑪麗,是一名單親媽媽。女兒薩拉是她的唯一的孩子,也是她的命根子。在女兒3歲那年,有一次她在公園裡追著貓到處跑,差點就走丟,把瑪麗嚇得半死。

害怕孩子再次走丟,瑪麗帶著女兒去一家科技公司,在女兒腦中注入一種納米級微型設備,然後瑪麗就可以通過控制器,隨時定位孩子的位置,監控孩子的呼吸、心跳、營養狀況。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圖片來源《黑鏡》

最神奇的是,控制器還可以切換到女兒的視角,女兒見過些什麼、聽過些什麼,瑪麗都能瞭如指掌。此外,瑪麗還可以開啟“自動屏蔽模式”,讓女兒遠離對她成長不利的信息。

於是,電視裡出現了暴力鏡頭,觸發屏蔽模式,女兒視野變模糊,自動打上馬賽克;路上有隻惡狗向她狂吠,惡狗立即變成一團馬賽克;連外公去世,瑪麗在墓前悲傷哭泣的樣子,在女兒眼中也自動打馬……

女兒的生活環境,從此變得乾淨無汙染。她不知道什麼是血腥、暴力,也不懂得什麼叫悲傷、恐懼。可屏蔽得了負面信息,卻屏蔽不了女兒的好奇心。

在學校裡,同學們圍觀一個血腥視頻,女兒只能看到馬賽克,她不甘心,讓同學給她講述視頻內容;她還開始自殘,拿鉛筆猛扎自己的手指,想看清楚流血到底是怎麼回事。

意識到了負面問題,瑪麗趕緊關掉了“屏蔽模式”。但屏蔽模式,對於她女兒已經造成了永久性的影響:她變得對禁忌的東西好奇心旺盛,也更敢於去突破底線、尋求刺激。

隨著女兒逐漸長大,問題也越來越多:她想要逃脫母親的掌控,就經常性撒謊;為了尋求刺激,15歲她就和男友滾床單;甚至出於好奇,開始吸毒……

瑪麗得知以後,大為憤怒,母女兩大吵一架,結果女兒痛打了母親一頓,打得臉上鮮血淋漓,然後離家出走。這一回,瑪麗真的丟掉了她女兒。

雖然這只是一個科幻故事,但反映的問題,卻足夠現實: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給孩子的世界打上馬賽克,處處監控孩子,恰恰會不受控制地走向反面,最終毀掉孩子。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圖片來源《黑鏡》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如今這個年代,生養孩子的成本高了,孩子生得少了。每個孩子都成了家長的心肝寶貝,也成了社會的稀缺資源。於是乎,過度保護,就成了一種常態。

她爸媽覺得孩子能活下來,簡直謝天謝地,生怕哪天又遇到什麼危險,所以對她管得特別嚴。從小就不准她參加劇烈的戶外體育活動,也不準一個人或者和同學出去瞎逛,只准她在屋裡練練畫畫、看看書。

不放心她一個人上學,哪怕去學校只有十幾分鐘的路程,在上高中前,都一直是父母輪班親自接送;家裡大小活也不准她做,連西瓜刀也不准她碰,怕她傷到自己。

同學商量要外出春遊,父母害怕她在野外遇到危險,擔憂她墜崖、摔倒、被蛇咬中毒身亡、甚至突發泥石流把她沖走,死活不准她去。

朋友打電話到家裡找她,他父母很緊張,怕她談戀愛,遇到渣男,受傷想不開,或者更糟糕,早孕然後瞞著家裡墮胎之類,非要刨根問底:“是誰打電話?男的女的?叫什麼名字?”要是不講清楚,恐怕更會疑心。

上了高中之後,雖然允許她外出了,但要隨時能向家裡彙報,家裡打電話過來她得立即接聽;最誇張的是,有一次她和朋友去KTV唱歌,父母打電話沒聽到,也就沒接,她媽乾脆就風風火火跑到KTV來,把她痛罵了一頓,然後鬧得不歡而散……

瑾萱的例子,當然算比較極端,可放眼整個社會,對孩子的過度保護的現象可真不少:

大學裡下了暴雨積水了,環衛工人出動揹著學生趟水;害怕學生摔倒出現安全問題,學校乾脆取消春遊、甚至讓孩子少運動;害怕孩子切菜切到手,乾脆就不然孩子學做飯、做家務……

所有的過度保護,都是以愛的名義施與的。

但武志紅曾說:“愛是一個極度危險的東西,常常導致傷害,並且越愛越容易導致傷害。”過度保護,就是這樣一種危險的愛。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圖片來源《李雷和韓梅梅》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這個世界,有陰暗的訊息,也有不可預測的危險,但如果把所有陰暗信息都屏蔽掉,把所有危險都給孩子遮擋掉。孩子不僅不會正常生長,反而會長殘了、長歪了:

  • 導致抗挫能力低下

小巍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上面還有個姐姐。他是父母超生的兒子,當年可是罰了款的,別提有多金貴了。

所以,家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再加他爸媽,全家人圍著他轉。不吃飯,就追著喂他吃;摔倒了哇哇大哭,家人馬上把他抱起來,哄來哄去;在學校裡受到欺負了,他媽甚至會跑到學校,把老師和欺負他的同學,都痛罵一頓。

總之,全家人連日常聊天的話題,都永遠是關於小巍的。家裡人從不對他發脾氣,對他說話也是輕聲細語的。

好在他一直成績都還不錯。但上了高中,他的精力不再集中在學習上,而是受到了很多幹擾,成績一落千丈。

老師看他成績變差,出於負責的態度,把他叫到辦公室裡,批評了幾句,結果小巍就受不了了,大哭起來,眼淚鼻涕一起流,哭著跑出辦公室,翻過陽臺欄杆,從教學樓上跳了下去。

幸虧樓不高,小巍也幸運,只摔斷了幾根肋骨。但被批評了一下就跳樓,這抗挫商之低下,簡直匪夷所思。

心理學博士張智豐指出:“從小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其挫折承受能力更差。”小巍的低抗挫能力,就是被過度保護給“保護”出來的。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圖片來源《青春派》

  • 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開頭《黑鏡》裡面瑪麗母女倆的故事,就是這類典型。瑪麗越是過度保護女兒,越是讓孩子變得逆反,去突破禁忌的心理就更強烈。

實際上,當孩子逐漸成長,有了掙脫父母控制的意識,這個時候父母還是不懂得放手,依然故我,以保護的名義過度控制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衝突,就可能進一步激化。

哈爾濱少女陳欣然,她父母對她可謂控制嚴密,不准她有親密的朋友,不准她理短髮,說她不留長髮就不像個女孩子,還不准她專門去練體育。

隨著陳欣然長大,自我意識增強,她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糟糕,甚至發過斷絕關係書,想和父母斷絕關係,還離家出走,整夜不回家。

她被父母找回,被強制送到一家“戒網癮”學校,受了3個月的體罰和精神折磨。而從學校出來後,她和父母的關係依然沒有改善,反而因為這段經歷,更加痛恨父母。

一場“弒母”的人間慘劇,就起因於父母過度保護,而導致的親子矛盾激化。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圖片來源《怒》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父母為什麼會對孩子過度保護?原因不在孩子真的很脆弱,不保護孩子就會散架,而在於很多父母,自身的認知行為出了問題:

  • 從沒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因為我生了你,所以我對你有絕對的控制權,以愛和保護的名義,按照自己的意志,把孩子當成一株小樹苗去修剪,完全忽略了孩子不是手工產品,而是活生生的個體。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也有自己該成長的軌跡。很多保護過度的父母,恰恰忘了這一點。

  • 一刀切的粗暴做法

因為戶外活動有危險,就不準孩子春遊、運動;因為怕孩子受傷,就不讓孩子做家務;因為現在很多動畫片影視劇,有暴力的場面,乾脆就不準孩子看電視、上網。

這種一刀切的粗暴做法,純屬家長自己教育偷懶。一刀切,父母自己可是省事了,但讓孩子活在溫室裡,一旦要踏足社會,就容易經不起風浪。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圖片來源《小別離》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在這個時代,社會上的不良信息那麼多,你替孩子屏蔽不完;到處都有危險,哪怕吃飯都有可能噎著嗆著,但父母不可能因噎廢食,不準孩子吃飯。

父母與其對孩子過度保護,不如和孩子好好交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

作家涵軒媽媽,是一名高知女性,教育心理學專業出身,她的教育技巧,非常高明,值得所有父母都學一下。

她的孩子,讀小學六年級,平時在家裡都很乖巧聽話。但學校裡,有的同學教養不大好,滿口髒話,還用手機下載一些少兒不宜的視頻,誘導她孩子觀看。

這事被學校老師發現了,報告給涵軒媽媽。要是一般父母,肯定是暴跳如雷,然後對孩子禁止這禁止那,甚至把孩子的手機都沒收了。

但她卻很心平氣和,知道孩子步入青春期,對於性已經開始感興趣,反應太過強烈,反而對孩子不好。

好在母子關係從來就比較融洽,像朋友一樣,有什麼都可以聊。她找來孩子,聽他傾訴,並順便買了些性教育知識方面的教材,讓孩子細讀。

這樣坦誠交流過後,孩子不僅沒有學壞,反而掌握了正確的知識,不必擔心他一衝動變身成色魔,也不必擔心他將來把女同學肚子搞大去借錢墮胎……

涵軒媽媽說:“當你發現孩子有了某些行為問題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禁止了事,而應該走進孩子的內心,然後引導孩子,讓孩子走向正軌。”這才是真正對孩子的有效保護。

孩子就是雛鳥,就是花朵,父母過度保護,為孩子擋住了風雨,但也就擋住了陽光。

優秀的父母,都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在溫室之外經歷過風浪,這樣的孩子,才能健康茁壯的成長。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國館:用文化溫暖人心,讓好書滋養心靈,以好物點綴生活。品味有內涵的好書,遇見精緻有品的美物。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