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得罪了谁?为何会断子绝孙?

碧水蓝天56213

活了三十六岁就死去的曹叡,得罪的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最终落得后无子嗣,家破国亡!

读历史,我真的不是太在乎所谓的真实,而是在乎是否寻到历史社会规律,以明事理!探究所谓历史真实,那是职业历史学家所为!作为一个爱好,你不可能穿越到三国时代;即使你穿越到三国时代,见到曹叡,你也无法窥透他的心事!就犹如你天天抱着美人,未必全知美人心事!现在的说法,叫做每个人都该有隐私!

爱好与职业,是有区别的!曹叡失败就输在将两者混淆!曹叡的智商绝对超高。23岁即位,就玩得48岁的司马懿心惊肉跳,魂魄难定;同样也弄得诸葛亮与孙权,无计可施,望魏兴叹!政治、军事、法律、文学均有建树,难怪有人惊叹之“可比秦皇汉武”!



然而聪明一辈子的曹叡,却在最重要的工作环节上出现角色失败,在接班人与朝臣班底设计上出了重大疏忽,结果临终前匆忙托孤不当,导致后来朝政动荡,毁了曹家三代打拼的江山!

为何出现如此纰漏,此乃曹叡未有按社会规律办事所致!社会角色扮演出现错乱与混淆!

1、过于沉溺文骚,才致风流过度

曹叡的爷爷是一代英雄曹操,爹是开国皇帝曹丕,叔是绝世才子曹植,亲娘是三国名闻天下的美人甄宓。甄氏未必就是花瓶式美女,她深爱曹植,就证明她的文学造诣颇高!你让一个爱钱的美女,去怀抱柳永,不被吐才怪呢!

这样一个基因优秀的青年,在基因使用上出现了失误!曹操诗文,更多是为了励志与宣传之用;曹丕的文采,仅是为了符合竞争太子资格而做的功课,即为政治服务!而曹叡的流传作品,好像与他的工作未有太大的关联!仅是自己的爱好与兴致决定!常言要文武双全,说的是文与武的目的要一致,才有神效!一会儿是皇帝,一会儿是骚客,有时候无法做到合理切换,结果经常是文人治国,帝王行乐,国能不败乎?

曹叡的文采,没有百分百投放到自己的帝王职业中,那么用在哪里呢?那就是后来的嫖了,狂了,懈怠了,纵情深色,大肆铺张,建造宫殿。那点绝世文采,全部耗费在与美女周旋,与园林宫殿盘算,与美酒音乐偷欢上!人不风流忹少年,但风流过度了,一样地让你少年不再不欢!

2、个人资本投入失算,来不及考虑接班人问题

曹叡十二年的执政生涯,其十分才华,四分用于治国,六分用于玩乐。而这四份治国才能,都是被动付出,是在吴蜀的挑衅下,激发出来的!包括限制性应用司马懿,以及御驾亲征迎战东吴,以及战争情形下的国家合理治理!天性对帝王地位轻蔑的曹叡,或许少时缺乏母爱,有空就爱往女人怀里钻,弄得年纪轻轻就亏空过度,生育能力极度贫乏,生出的孩子体质不佳而夭折!



即便如此,他身上的文人浪漫气息甚浓,毫不买账!自以为自己还年轻,无须考虑接班人,远不及曹操未雨绸缪,以及曹丕多有备案!忽然有一天,自知命将休也,才匆忙想起帝业接班人事来!谁知时间仓促,曹叡再聪明,也无法在那么短时间内,安排这样的大事,晚了!只能算是抓阄赌博,然而,曹叡赌输了!

有的人,打一辈子仗,屡败屡战,却最后一次胜利!如刘邦、曾国藩!有的人,屡战屡胜,却在最后一次输了,再无翻身的可能!曹叡、蒋介石也!曹叡的失败,就是在关键的战役上,疏于投入,最后断送了江山。所为治理国家的才能,都是替人做嫁衣!方向错了,再努力再才华,都是白搭!

曹叡悲剧,告诉今人,你必须要守住自己的道!该干啥,就必须要认真干好,千万不要贪玩贪念,更不要随便被诱惑!不然,你的努力,会因为你的疏忽,付之东流!

那样的你,是在得罪自己!


云子落



曹睿一生英明,却后继无人

曹睿字仲元,既魏明帝,是魏文帝曹丕与文昭甄皇后的长子,曹魏第二位皇帝,黄初三年,曹睿被封为平原侯。226年,文帝病重,立曹睿为太子,并立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为辅政大臣,曹睿在位期间,攘外安内,发展生产,颇有建树。

但令人遗憾的是,曹睿后继无人,虽然后宫嫔妃众多,也曾有三个儿子,却都不幸早年夭折,曹睿后期逐步颓废,究竟为何曹睿无后人,以下笔者做简要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曹睿人生。

其一早年身世受怀疑。曹睿为文昭甄皇后之长子,当时也有人怀疑,曹睿为甄氏前夫袁熙之子,说甄氏是怀孕两个月以后才入宫的。曹丕对此留言碎语也是疑心重重,曾多次找甄氏交涉,甄氏一口咬定是曹丕的孩子,并劝曹丕勿信谗言,玷污门风。由于没有确凿证据曹丕只能作罢。

后人也怀疑过曹睿的名字,曹睿字仲元,仲元儿子都是聪慧绝顶、出类拔萃的意思,也有人质疑把仲元反过来即是元仲,恰巧是“袁种”的谐音,人们一次推断,曹睿的字可能是甄氏所取,怀疑他就是甄氏前夫袁熙的孩子。



其二曹睿果敢聪明,继位后颇有建树。曹睿自幼聪明,能文善武,与曹操曹丕同被称为“魏氏三祖”。曹睿尤其擅长军事谋略,曾多次用兵,击退吴蜀多次征讨,沉着冷静而又能明查秋毫,制定新法律,避免屈打成招。

其三曹睿晚年骄奢淫逸,荒淫无度。曹睿晚年朝政逐渐颓废,几乎不理朝政,忠臣进谏无门,又大肆兴建宫殿,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社会发展滞后,人民困苦,国势逐渐衰退。



其次分析曹睿的子嗣们。

其一曹睿嫔妃众多却只有三子。

曹睿与曹操曹丕一样,好色成性,后宫妻妾成群,尤其是到了晚年,曹睿终日歌舞升平,寻欢作乐,曹睿如此沉迷女色,却不像其他皇帝子嗣众多,只有三个儿子,长子曹冏,次子曹穆,三子曹殷。前两子史书中都没有确切的生辰记载,三子曹殷的生母也没有确切记载,只说是皇后之子,曹睿有两个皇后,即毛皇后和郭皇后,曹殷出生于231年,郭皇后239年被封,而毛皇后237年被赐死,曹殷很有可能是毛皇后之子。



其二简要分析曹睿三子的命运。

曹冏,卒于226年,生辰不详,226年,曹睿继位,封曹冏为清河王,只可惜时隔几个月曹囧就去世了。

曹穆,其母不详,太和二年(228年)九月,立曹穆为繁阳王,太和三年九月,曹穆离世。曹穆和曹冏的命运相似,被立王不久就英年早逝。

曹殷,母亲明悼毛皇后,太和五年(231年)出生,曹殷的出生也让魏明帝欣喜若狂,并且大赦天下,但事不如人愿,太和六年五月,不到一周岁的曹殷去世,被追封为安平哀王。

曹睿还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是曹淑,曹睿对她9也是百般疼爱,只可惜未满月就去世了,曹睿悲痛异常,以成人礼将其安葬。另一个是齐长公主,改嫁过一次。



其三曹睿的继子。曹睿大概是命潜福薄,经历了三次丧子之痛,对于帝王之家来说没有子嗣是奇耻大辱,但曹睿已无心在生,心里有所准备,于是就过继了两个养子,其一是曹询,其二是曹芳,也有传言说曹芳却是曹睿的孩子,但因司马氏篡权,才故意说曹芳不是亲生,但却无历史证据。

曹操曹丕都子嗣众多,唯独曹睿,甚是可怜,最终落得孤独终老,后继无人的下场,有人说是天意,也有人说是人为,更有人说是篡汉的报应,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三国逐鹿



同样是被权臣操控,同样是没有后代。前者是被曹操操控,后者是被司马昭操控。自从司马氏掌控北魏曹氏政权之后,曹氏家族已经没有实际实力,司马氏也开始步步蚕食魏国政权逐渐取代曹魏,到曹叡继位之时,曹魏已经被司马氏兄弟蚕食得只剩下一个名号了,其不能生育而绝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自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兵变”之后,曹氏掌握重兵权的曹爽交出所有兵权,由司马师和司马昭统揽军政大权,虽然此时司马氏不敢骤然取代曹魏,但是却顺着曹操的之前“发家”的路子走,“挟天子以令诸侯”。既可以在朝政得到实实在在的权利,又可以压制心向曹魏的旧臣,使这些人不敢公然反对司马氏兄弟。

掌握魏国军政大权后的司马氏兄弟并不等于可以无忧了,司马氏兄弟第二步开始逐步巩固自身权力,就是逐步排挤心向曹魏的旧臣。开始在魏国各要害位置启用自己的亲信,如郭氾、孙礼等。当魏国各部充斥着司马氏兄弟的亲信时,司马氏完成了蚕食曹魏政权的第二步。



虽然此时曹魏政权实际掌控在司马氏兄弟手里,但是曹魏的君王还在,他仍然是曹魏控制区域下广大臣民的君主。“制造曹魏宗室断祀,无人为继,司马氏族室兴起,天命所归"的假象其实就是司马氏取曹魏由暗到明过程的手段之一,这只是最后一步而已。

最后让天下人看到的结果是:天要亡曹魏,非司马氏代曹而立;天要兴司马氏,司马氏继大统是顺应天命。这是一场由司马“大导演”精心导调的一场“历史大片”矣……


海马叔叔说史事儿

古代婴儿哪怕是皇帝家的也不一定能成活,宋宁宗九个儿子三个女儿结果除了一个女儿外全部夭折,英国安妮女王都17世纪的人了,17个孩子没一个成年。运气不好如明武宗,再好色也没机会当爸爸。

宗法上其实曹芳曹髦曹奂都是作为曹叡的嗣子登基的,分别是堂侄、侄子、堂弟。曹叡的遗孀郭太后也不能允许曹叡的长辈如叔父曹据被立为帝这种导致明帝无人奉祀、郭太后本人也沦为皇帝侄媳妇的事发生。西晋建立后,也要求曹奂在可以保持一定皇帝待遇的同时继续认曹叡做爹,不得为生父曹宇服丧。曹氏的陈留王国到南朝齐才取消。

所以生理学上,曹叡绝后就是因为孩子养不活;宗法上,他的后代从未断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