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企業精英們的生命走到盡頭,錢不能挽救生命時,我們該反思什麼

《中國企業家》雜誌對國內企業家進行了《企業家工作、健康與快樂狀況調查》,結果表明:“消化系統疾病佔30.77%,“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佔23.08%,“吸菸和飲酒過量”佔21.15%,90.6%的企業家處於“過勞”狀態,28.3%的企業家“記憶力下降”,26.4%的企業家“失眠”。這些數字真切的反應出企業家飽受疾病困擾,健康狀況普遍堪憂。


當企業精英們的生命走到盡頭,錢不能挽救生命時,我們該反思什麼

近年來,企業家英年早逝越來越頻繁,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

2017年2月26日,東莞證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張運勇因病醫治無效,享年54歲。
當企業精英們的生命走到盡頭,錢不能挽救生命時,我們該反思什麼


2016年10月,春雨醫生創始人、CEO張銳突發心肌梗塞離世,年僅44歲;
當企業精英們的生命走到盡頭,錢不能挽救生命時,我們該反思什麼

2008年7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生瑜因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39歲;
當企業精英們的生命走到盡頭,錢不能挽救生命時,我們該反思什麼

2006年1月,上海中發電氣集團董事長南民,因患急性腦血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7歲;

2004年11月,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因積勞成疾去世,年僅38歲。
當企業精英們的生命走到盡頭,錢不能挽救生命時,我們該反思什麼

他們正值壯年,事業的巔峰,過早的離世,令人扼腕嘆息!死因主要是患了惡性腫瘤、心血管病、腦血管病、過勞等。產生以上疾病的直接原因是缺乏必要的鍛鍊,造成身體素質下降;工作任務偏重,長期透支健康;心理壓力未能及時疏導,日久成疾。

企業家大都在廢寢忘食地奮力拼搏,力爭為企業多作貢獻。事業心強,休息太少;經歷了第一桶金的積累,企業開始第二次創業,行業競爭壓力巨大,不進則退,這使很多企業家緊繃神經,承受著一般人難以想像的壓力。​​
當企業精英們的生命走到盡頭,錢不能挽救生命時,我們該反思什麼

我們仰慕成功企業家的榮耀之時,或許忽略了其背後的痛楚和麵臨的壓力。健康問題正在成為影響企業家的致命因子,或許你大學畢業後在創業,或許正在成功的路上,現實值得我們高度警剔。希望企業家和創業者們既要惜時如金,建功立業,也要忙裡偷閒,鍛鍊身體;既要勞逸適度,善於生活,也要注重營養,減少疾病。只要廣大的企業家和創業者們能科學地工作與生活,就能大大的減少人為的英年早逝悲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