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摶先生續~

陳摶,生於唐鹹通十二年(871年),於北宋端拱初年(988年),仙逝於華山張超谷,享年118歲。

他精通《易經》和五龍蟄法,善於相人和辟穀。

相傳,唐朝末年,兵荒馬亂,先生在路上閒步,見到一個婦女跳著一個扁擔,一邊籃子裡作者一個小孩,

先生口吟二句,道是:“莫言皇帝少,皇帝上擔挑。”原來那兩個孩子大的便是宋太祖趙匡胤,那小的便是宋

太宗趙匡義,這婦女便是杜太后。又有一天,先生遊長安市上,遇趙匡胤兄弟和趙普,共是三人,在酒肆飲酒。先生亦入肆沽飲,看見趙普坐於二趙之右,先生將趙普推下去道:“你不過是紫微垣邊一個小小星兒,如何敢佔在上位?”趙匡胤奇其言。有認得的,指道:“這是白雲先生陳摶。”匡胤就問前程之事。陳摶道:“你弟兄兩個的星,比他

大得多哩!”匡胤自此自負。後來宋朝定了天下,宋太宗將太華全山,御筆判與陳摶為修真之所,他人不得侵漁。賜號為“白雲洞主希夷先生”,聽其還山。

先生善睡,居於太華山九岩石,太華山上的道士,見其所居沒有鍋灶,心中甚異,悄地察之。更無他事,惟鼾睡而已。一日,陳摶下九石巖,數月不歸。道士疑他往別處去了。後於柴房中,忽見一物,近前看之,乃先生也。正不知幾時睡在那裡的!搬柴的堆積在上,直待燒柴將盡,方才看見。又一日,有個樵夫在山下乍刂草,見山凹裡一個屍骸,塵埃起寸。樵夫心中憐憫,欲取而埋之。提起來看時,卻認得是陳摶先生。樵夫道:“好個陳摶先生,不知如何死在這裡?”只見先生把腰一伸,

睜開雙眼,說道:“正睡得快活,何人攪醒我來?”樵夫大笑。據說,這都因他有五龍蟄法,乃是五條神龍相贈的法門。

忽一日,有五個白鬚老叟來問《周易》八卦之義。陳摶與之剖晰微理,因見其顏如紅玉,亦問以導養之方。五老告之以蟄法。怎喚做蟄法?凡寒冬時令,天氣伏藏,龜蛇之類,皆蟄而不食。當初,有一人因床腳損壞,偶取一龜支之;後十年移床,其龜尚活,此乃服氣所致。陳摶得此蟄法,遂能辟穀。或一睡數月不

起。若沒有這蟄法,睡夢中腹中飢餓,腸鳴起來,也要醒了。陳摶在武當山住了二十餘年,壽已七十餘歲。忽一日,五老又來對陳摶說道:“吾等五人,乃日月池中五龍也。此地非先生所棲,吾等受先生講誨之益,當送

先生到一個好所在去。”令陳摶:“閉目休開!”五老翼之而行。覺兩足騰空,

耳邊惟聞風雨之聲。頃刻間,腳跟著地,開眼看時,不見了五老,但見空中五條龍夭矯而逝。陳摶看那去處,乃西嶽太華山石上,已不知來了多少路,此乃神龍變化之妙。

先生有門人百餘人,都沒有傳授到《五龍蟄法》。

從來處士竊名浮,誰似希夷閒到頭?兩隱名山供笑傲,四辭朝命肯淹留。

五龍蟄法前人少,八卦神機後學求。片片白雲迷峽鎖,石床高臥足千秋。

陳摶先生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