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讀《黃帝內經》之140:膏型、肉型、脂型,你屬於哪一種胖?

《靈樞 衛氣失常篇》

通讀《黃帝內經》之140:膏型、肉型、脂型,你屬於哪一種胖?

原文:黃帝曰:衛氣之留於腹中,搐積不行,苑蘊不得常所,使人支脅胃中滿,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

伯高曰:其氣積於胸中者,上取之;積於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滿者,傍取之。

黃帝曰:取之奈何?

伯高對曰:積於上,瀉人迎、天突、喉中;積於下者,瀉三里與氣街;上下皆滿者,上下取之,與季脅之下一寸;重者,雞足取之。診視其脈大而弦急,及絕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

黃帝曰:善。

黃帝問於伯高曰:何以知皮肉、氣血、筋骨之病也?

伯高曰:色起兩眉薄澤者,病在皮;唇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肌肉;營氣濡然者,病在血氣;目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筋;耳焦枯受塵垢,病在骨。

黃帝曰:病形何如,取之奈何?

伯高曰:夫百病變化,不可勝數,然皮有部,肉有柱,血氣有輸,骨有屬。

黃帝曰:願聞其故。

伯高曰:皮之部,輸於四末。肉之柱,在臂脛諸陽分肉間,與足少陰分間。血氣之輸,輸於諸絡,氣血留居,則盛而起。筋部無陰無陽,無左無右,候病所在。骨之屬者,骨空之所以受益而益腦髓者也。

黃帝曰:取之奈何?

伯高曰:夫病變化,浮沉深淺,不可勝窮,各在其處,病間者淺之,甚者深之;間者小之,甚者眾之,隨變而調氣,故曰上工。

黃帝問於伯高曰:人之肥瘦、大小、溫寒,有老壯少小,別之奈何?

伯高對曰:人年五十已上為老,二已上為壯,十八已上為少,六歲已上為小。

黃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

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

黃帝曰:別此奈何?

伯高曰:膕肉堅,皮滿者,肥。膕肉不堅,皮緩者,膏。皮肉不相離者,肉。

黃帝曰:身之寒溫何如?

伯高: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細理者身熱。脂者其肉堅,細理者熱,粗理者寒。

黃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

伯高曰:膏者,多氣而皮縱緩,故能縱腹垂腴。肉者,身體容大。脂者,其身收小。

黃帝曰:三者之氣血多少何如?

伯高曰:膏者多氣,多氣者熱,熱者耐寒。肉者多血則充形,充形則平。脂者,其血清,氣滑少,故不能大。此別於眾人者也。

黃帝曰:眾人奈何?

伯高曰:眾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與氣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稱其身,命曰眾人。

黃帝曰:善。治之奈何?

伯高曰:必先別其三形,血之多少,氣之清濁,而後調之,治無失常經。是故膏人,縱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雖脂不能大者。

通讀《黃帝內經》之140:膏型、肉型、脂型,你屬於哪一種胖?

翻譯如下:

黃帝問(伯高):衛氣運行失常,積聚在腹中循行不暢,鬱結、蘊積沒有固定之處,造成兩脅如同被物體支撐一樣脹滿,胃中也脹滿,氣喘、氣息上逆的,如何祛除這種病症?

黃帝問:如何取穴呢?

伯高說:衛氣蓄積在上部胸中的,用瀉法,取人迎穴、天突穴、喉中穴;衛氣蓄積在下部腹中的,用瀉法,取三里、氣街;如果胸腹部都有衛氣積聚的,就取上部的人迎、天突、喉中以及下部的三里、氣街,以及季脅下面一寸處的章門穴,如果衛氣鬱結嚴重,就要用雞足方法刺治(將針刺於分肉,得氣後再將針提起至皮下,然後向左、右斜刺,形如雞足)。如果診查中發現脈象大、弦而急,或是斷絕不至,或是腹部皮膚緊張拘急的,不可以用刺治法。

黃帝說:好。

黃帝再問:怎樣診查辨別皮病抑或肉病,氣病抑或血病,筋病抑或骨病呢?

伯高說:診查面部氣色的變化,如果兩眉之間色暗、缺乏光澤,則病在皮膚;如果唇色出現青、黃、赤白、黑中的某一色,則病在肌肉;如果全身被汗液浸漬,則病在血氣中;如果目色出現青、黃、赤、白、黑中的某一色,則病在筋膜中;如果耳廓枯槁色深,就像染上塵垢一般,則病在骨骼中。

伯高說:各種疾病的變化,無法一一數清,但是,皮膚有其相應的分部,肌肉有如同支柱一樣的隆起,血氣有其輸注的脈絡,骨骼有其連屬的關節。

黃帝說:我希望聽聽其中的道理。

黃帝再問伯高:人的體形有胖瘦、大小的不同,體質有寒溫的區別,年齡則有老、壯、少、小之分,如何區別?

通讀《黃帝內經》之140:膏型、肉型、脂型,你屬於哪一種胖?

伯高說:人的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的稱為“老”,二十歲以上的稱為“壯”,十八歲以上的稱為“少”,六歲以上的稱為“小”。

黃帝問:怎樣度量一個人的肥瘦?

伯高說:人有肥人、膏人、肉人之分。

黃帝問:怎樣區分這三種類型的人?

伯高說:肌肉堅實,皮膚滿肥,皮下脂肪多的,是肥人。肌肉不堅實,皮下脂肪多,皮膚弛緩的,是膏人。肌肉多脂肪少,皮膚和肌肉緻密相連不分離的,是肉人。

黃帝問:這三種人體質的寒溫如何?

伯高說:膏型人的肌肉軟而不堅,其中肌肉紋理粗疏的人體質偏寒,肌肉紋理細密的人體質偏熱。脂型人也就是肥人,肌肉堅實,其中肌肉紋理細密的體質偏熱,肌肉紋理粗疏的體質偏寒。

黃帝問:肥瘦不同的人,體形大小如何?

伯高說:膏型人,大多氣盛而皮膚鬆弛,所以才會腹壁鬆弛、肥肉下垂。肉型人,大多身體寬大。脂型人也就是肥人,身體比膏型人、肉型人都要小一些。

黃帝問:這三種類型的人體內氣血哪種多、哪種少呢?

伯高說:膏型人體內大多氣盛,氣盛的人體質偏熱,身熱的人比較耐寒。肉型人體內大多血盛,血盛則更能充養身體,身體氣血充足,營氣衛氣也會和調,所以體質不寒不熱很平和。脂型人也就是肥人,衛氣多不足,血也就比較清稀,氣則滑而少,所以體形無法寬大。這就是膏、肉、肥三種類型的人和一般體質、體形人的區別。

黃帝問:那麼一般體質、體形的人是怎樣的?

伯高說:一般體質、體形的人,皮肉、脂膏比較均勻,血和氣也比較平衡,所以身形不小也不大,皮肉、脂膏各自都與體形相稱,所以被稱作“眾人”,也就是一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