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倍館藏西周古玉高清微距痕跡,2018開啟古玉收藏之門(乾貨)

120倍館藏西周古玉高清微距痕跡,圖文講解學習古玉鑑定。本文精選山東濟陽劉臺子西周墓出土的精美古玉微距痕跡,旨在瞭解西周玉器加工工藝與微痕特徵,有助於辨偽及收藏。

120倍館藏西周古玉高清微距痕跡,2018開啟古玉收藏之門(乾貨)

劉臺子出土玉器

西周玉器用料考究,玉質溫潤,劉臺子出土玉器絕大多數為閃石玉。在工藝上,主要採用徒手抓握細石器等工具,帶動潮溼解玉砂,單向或往復刮蹭玉器表面形成。

一、陰刻線

120倍館藏西周古玉高清微距痕跡,2018開啟古玉收藏之門(乾貨)

圖1

圖1是顯微鏡下陰刻線的樣子,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陰線溝邊較為銳利,但沒有現代仿品的拉鎖狀崩口。溝邊的光澤度與溝底一致,這是區別真品與仿品的很重要特徵。

120倍館藏西周古玉高清微距痕跡,2018開啟古玉收藏之門(乾貨)

圖2

圖2同樣為西周古玉陰刻線,我們可以看到,溝邊較為平滑、圓鈍,溝底有很多平形狀長痕,且粗細不等,寬窄各異。這是工具帶動潮溼解玉砂加工時,由於

解玉砂大小不等導致的,此處區別於現代仿品的平形狀規律劃痕(劃重點)。

二、線條轉彎處

120倍館藏西周古玉高清微距痕跡,2018開啟古玉收藏之門(乾貨)

圖3

西周轉彎處(圖3)同樣是徒手抓握細石器帶動解玉砂完成,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明顯的衝出痕跡。由於檔次較高,西周玉器後期常常經

過精心打磨,所以劃痕不那麼粗陋,比之於漢代的刻劃痕,西周時期的工藝更加精美。

120倍館藏西周古玉高清微距痕跡,2018開啟古玉收藏之門(乾貨)

圖4

圖4是卷陰線痕跡,明顯看到晶團狀凸起與長條狀凸脊、凹槽等視覺效果。這件器物的後期打磨相對簡單,不甚精細,但陰線下的包漿與器表完全一致,這是包漿鑑定要點

三、圓圈拼接痕跡

120倍館藏西周古玉高清微距痕跡,2018開啟古玉收藏之門(乾貨)

圖5

圖5是眼睛的痕跡,可以看到這個圓圈由很多道陰線拼接而成,跟漢代玉器不同的是,西周時期的拼接線更加圓潤平滑,這與加工工具有關。溝底呈現雜亂無章的刻劃痕,且痕跡內部包漿與外表一致,古樸滄桑,極具美感。

120倍館藏西周古玉高清微距痕跡,2018開啟古玉收藏之門(乾貨)

圖6

圖6的圓圈,跟上圖比起來,經過了精心處理,幾乎看不到刻劃及打磨痕。這是等級很高的玉器,鬼斧神工,體現了西周時期的最高琢玉水平,收藏重器。

我最喜歡西周時期玉器的工藝,高超而又不失神韻。本文對西周玉器的加工工藝及特徵進行了簡單闡述,希望能對大家的古玉收藏提供一點點幫助。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評論轉發收藏,也可以關注我,一起來養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