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潜艇那么怕驱逐舰?

JZP鹏鹏

图为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驱逐舰的出现颠覆人们对水下打击力量和水上反潜力量的认知。人们第一次发现,躲在阴暗角落的潜艇面对驱逐舰时竟毫无应对之策。众所周知,目前驱逐舰上都有水纹观察哨这一职位,而该警戒哨的最大功能就是监视潜艇鱼雷的轨迹并使用热成像和像成图来确认规律行进的水下动能武器。目前,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放在潜艇眼前。潜艇的鱼雷和反舰导弹在训练有素的驱逐舰舰长的引导下都很难命中驱逐舰。而相反的,在观察到鱼雷航迹后驱逐舰声呐的自动开启则可以确定潜艇的最后位置。

图为苍龙级潜艇

现代反潜舰艇和潜艇战术平衡的关键在于,潜艇必须一直是隐蔽方,而驱逐舰必须一直是搜索方,两者才可以达成微妙的对抗平衡。而当潜艇尝试接近水面(深水压力大,武器不能操纵使用)打老虎的屁股时。只要给驱逐舰一丝丝的可用信号,潜艇在10秒之后就会受到主动声呐制导武器的关爱。而在这10秒钟潜艇明显无法逃离的足够远的地方应对主动声呐武器的最后侦测点的搜索式攻击。从攻守角度来看潜艇在不动时反而呈攻势,而水下移动的时候则会反直接会变入守势。

图为反潜导弹

所以说与其潜艇怕,还不如潜艇不怕的时候根本难以存活。对于潜艇来说,驱逐舰就是狗皮膏药口香糖,沾上就是你死我亡。从某种程度来讲潜艇是害怕,但是其他的水面舰艇来了潜艇就会勇敢起来吗?明显,其他水面舰艇来了潜艇一样需要狗着。潜艇攻击必漏位置这一特性已经使得潜艇更多的成为一种前沿介入的威胁兵器,而非是海战中面对敌方水面舰艇时的幽灵杀手。虽然,动力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的技术跃进使得潜艇可以略微胆大。但是碰见了盯着潜艇,就是要干潜艇的驱逐爸爸的时候,艇员仍然是胆战心惊的。


利刃军事

潜艇被驱逐舰发现,特别是反潜驱逐舰,那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反潜舰就是为灭潜艇而生的,一般来说,在隐蔽发现一支舰队时,潜艇不敢发动袭击,因为别说去偷袭别人了,就是声音稍微大点儿,被舰队反潜兵力发现,那也是在劫难逃的麻烦事儿。

别看潜艇平时藏在水底下看似无声无息的刺客一般,带着20多条鱼雷,潜射导弹,甚至短程防空导弹,确实能打能藏,但它的短处也大着呢,首先,跑不快,一般的常规潜艇,如果跑20节以上的高速,一是带来噪音大增,二是跑不了一会儿,电池就要耗尽,就最重要这两点,它就不能不怕驱逐舰,现代驱逐舰跑个20多节属于太正常的速度,要赶上一艘以20节速度疯狂逃跑的潜艇,那根本不是难事儿,更何况驱逐舰上还有反潜直升机,所以,在遭遇驱逐舰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发神经加速逃跑的潜艇。

真发现了潜艇,这些老式的火箭反潜深弹就能要了潜艇的命,反潜鱼雷也是要命的,所以最好是别被驱逐舰发现,一旦碰上,最好别加速逃跑,而是慢下来,静下来,甚至停车坐沉海底,就是为了一个字----“静”,利用海洋背景噪音,或许能逃过一劫,慢下来,停下来还可以减少电池的电量消耗,使藏的时间能更久一点,能躲过第一波攻击,再躲过两天的搜寻,基本上,驱逐舰就失去耐心了,但万一碰上赖在那儿非打死你不可的,那必须上浮充电的时间,基本上就是乖乖投降的时刻了,这其实也是现在各国都加紧采购换装AIP动力常规潜艇的原因,加装了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可以2个星期以上不上浮,没有那艘驱逐舰能在一片海域忍耐2个星期的时间去耐心搜索。

当然,驱逐舰搜寻潜艇那也是毫不含糊,这图就是我国海军112“哈尔滨”舰装备的拖曳声纳的开口,加上舰上还装备有舰壳变深声呐等先进探测设备,这些设备是抓潜艇的高手,对金属外壳的潜艇,反射信号是非常强的,潜艇要藏也不容易,再加上现在反潜攻击武器可不是二战时代乱扔深水炸弹,精确攻击同样适用于反潜作战,对于装备精良的反潜驱逐舰或多用途驱逐舰,潜艇该躲还得躲,不能不说,很多时候,潜艇就是一个深入敌阵的刺客,没有己方强大海空力量的掩护,是难以全身而退的。


联合防务

我是军林纵横!

为什么潜艇怕驱逐舰?这与驱逐舰的定位分不开!现代驱逐舰装备有防空、反潜、对海等多种武器,既能在海军舰艇编队担任进攻性的突击任务,又能承担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护卫任务,还可在登陆、抗登陆作战中担任支援兵力,担任巡逻、警戒、侦察、海上封锁和海上救援任务以及提供无人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其主要职责即是护航,因而反潜正是其最重要的功能!而潜艇能逃避主要取决于静音效果和速度!

潜艇有多安静?有资料显示,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当属美国造了,“海狼”级噪音水平95分贝,“弗吉尼亚”(原名“百人长队”)可能还低于95分贝。其次为英国的敏锐级100分贝,“基洛”级潜艇噪音水平在110分贝左右,“洛杉矶”级攻击潜艇120分贝,法国的红宝石级120分贝。基洛潜艇

或许还没有建立起声音大小的准确概念,那么:

70分贝,相当于走在闹市区

85分贝,汽车穿梭的马路上

95分贝,摩托车启动声音

100分贝,装修电钻的声音

110分贝,卡拉OK、大声播放MP3 的声音

120分贝,飞机起飞时的声音

潜艇

潜艇快吗?一般不快,常规动力水下在15-18节左右 核动力的20节左右。

但这当中有例外。前苏联曾经研制出“帕帕”级潜艇,这也是迄今为止研制的世界上最快的核潜艇,最大航速可以达到惊人的44.7节(相当于82.8千米/小时)。但是“帕帕”级潜艇非常贵,有一吨潜艇一吨黄金的说法。1980年9月30日的时候,潜艇在船厂进行维修时,核反应堆受损。2010年3月5日,开始拆解。所以实际上这种高速潜艇可谓不存在。

看舷号认识不?

而二战时许多驱逐舰速度即已超过30节。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速度轻松超过31节,同时装备1部AN/SQS-53C舰首声纳,1部AN/SQR-19拖曳阵列声纳 ,反潜火控系统等,更要命的是,有2架先进的SH-60B反潜直升机。你认为在这样的配备下,一旦被其发现,潜艇有活路吗?但话说回来,驱逐舰要是运气不佳,被先进的潜艇干掉,那也是完全可能的!


军林纵横

据我对此的了解,潜艇之所以害怕驱逐舰,那是因为驱逐舰主要是来对附它的,潜艇类似于现在的恐怖分子,它采用的是偷偷靠近,然后致命一击,驱逐舰根本不值它一打,它要打的是航空母舰或基地,等重要目标,所以它遇到驱逐舰只会逃跑或下潜,决不与其对决,要真打未必不是它的对手,驱逐舰就不同,它就是干这个的,它装备有防空,反潜,对海的大炮,导弹以及鱼雷,还有呼叫救应的能力,它更象个侦察兵,一声呼叫,援兵立即赶到,飞机,军舰,乃至航母,

潜艇长在偷袭,打完就跑,一旦被发现,就跑不掉了,因为他没有防卫性武器,静音与下潜就是它的武器,所以潜艇的静音是最重要的,好的潜艇,比如美国的“弗吉尼亚"级潜艇,声音在九十五分贝,相当于摩托车发动的声音,由于在水下声音传导损耗大,所以先进的潜艇互相不能察觉对方,有一年英国的一艘潜艇就与法国的潜艇在大西洋相撞,都给碰坏了,

潜艇在速度方面比较慢,跑不过驱逐舰,所以只好下潜躲避,虽然驱逐舰拿他下潜没办法,鱼雷也不能攻击,但可以用舰载直升机投放深水炸弹,任你潜在什深度,都能炸到你,而潜艇防护能力有限,一旦被炸,就玩完了。


缥缈孤鸿影45

首先你的问题就是错误的,潜艇可不怕驱逐舰!反而潜艇更容易攻击驱逐舰 应该是所有海面舰艇都怕潜艇,单项对比的话 潜艇和反潜舰也是相互的,要说潜艇怕什么 目前的技术水平 只有反潜机对潜艇有优势


手机用户51276086340

为什么潜艇怕驱逐舰,首先要了解驱逐舰是干什么用的,这从它的名字就能知道,他就像保镖一样,当发现危险的时候,它要起到驱逐,消灭的作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它就是舰队的尖兵。



早期的驱逐舰的武器装备只有鱼雷和舰炮,后来随着潜艇的出现,又在驱逐舰上安装了声纳探测器,而声纳探测器就像人的耳朵一样,只要在海洋里听到潜艇的噪声那潜艇就被发现了,而潜艇的航速又没有驱逐舰快,所以潜艇就只有挨打的份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全新技术,武器也被用到了驱逐舰上,这就是潜艇怕驱逐舰的理由,


不在年轻

按照潜艇类型不同,简单说一下我的见解吧。

常规动力潜艇遭遇驱逐舰

常规动力潜艇遭遇到敌方的驱逐舰是十分尴尬的事情。首先自身速度肯定没有驱逐舰快,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敌方的驱逐舰没发现自己,可以下潜后慢慢的溜掉,不被驱逐舰抓到。

常规动力潜艇虽然速度不快,不过由于没有反应堆,噪音不高,在声呐探测中经常能先发现敌水面舰艇。这保证了常规动力潜艇的生存能力没那么差。

而一旦被敌方驱逐舰的声呐发现了自己,那就倒霉了。敌方驱逐舰的反潜直升机、反潜导弹在几十海里外就招呼过来了。一个躲闪不及,常规动力潜艇的小身板挨了1枚反潜鱼雷基本就交代了。

至于问题里说的下沉到160米以下,因为一般来说海水在50~100米深度(各地区不同)会有一个温跃层,温跃层下方的水温与上方的水温差距很大,而且温跃层会极大影响声呐探测的距离。所以下潜至该深度也是为了隐蔽自身。

攻击型核潜艇遭遇驱逐舰

攻击型核潜艇比常规动力潜艇的水下航速快得多,而且下潜深度和下潜时间也高出不少。唯一比常规动力潜艇弱的就是噪音水平比常规动力潜艇高出一截。所以在攻击型核潜艇发现敌方驱逐舰时,可以选择的战术更多一些。

首先可以直接跑路,只要距离敌方驱逐舰够远,核潜艇高速行驶的高噪声也不会被发现。不以高速行驶,采用下潜后10~14节的低俗行驶的话,速度也比常规动力潜艇高出不少,而且这个行驶速度的噪音十分低,不易被敌方声呐发现。

其次,如果核潜艇不跑路,也可以一战。不论是主动出击还是守株待兔在面对驱逐舰时核潜艇都不打怵。毕竟核潜艇一般来讲会搭载一些反舰导弹或射程几十公里的重型鱼雷,不至于和驱逐舰的反潜武器相比输在射程上。而且核潜艇的防护能力相对来说较好,不至于被一发入魂。曾经有过苏联的核潜艇进行完演习后发现壳体上插了一根反潜鱼雷,外层壳体破裂但安全回港的故事。

弹道导弹核潜艇遭遇驱逐舰

以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的核潜艇,不仅体积巨大,而且水下速度比攻击型核潜艇慢上一些。更要命的是武器系统中多半以反潜武器为主,没有多少反舰武器。这就导致了弹道导弹核潜艇遇到敌方驱逐舰也基本无力一战,只能早早逃走。

所以弹道导弹核潜艇这种时候多半就会采取和常规动力潜艇一样的方式,下潜后跑路。为了实施战略打击而继续巡逻。


列昂尼德图波列夫

驱逐舰具有很强的反潜能力,但是这也是有限的,虽然可以依托反潜直升机或者其它反潜机海空一体的进行反潜,但是面对静音顺着海底洋流潜航的潜艇,驱逐舰并没有能力一定就能把潜艇从水下找出来。而潜艇由于在水下潜伏具备的优势,绝大多数情况下,绝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位置,所以通常情况下,遇到敌方的驱逐舰,潜艇都会敬而远之,脱离驱逐舰的侦查。关键是潜艇的作用是战略性的,不会选择和驱逐舰做过多的纠缠。潜艇出航都有自身的任务,任务才是第一位,所以遇到侦查的驱逐舰战术上还是选择保守,适时找机会脱离驱逐舰的搜索侦查。

驱逐舰和潜艇的关系,潜艇不一定就是处在被动挨打的位置。潜艇也有机会利用驱逐舰侦查的盲点突然对驱逐舰发起攻击,问题在于驱逐舰也未必是单独行动,贸然暴露位置对于潜艇来说十分危险,很有可能会虽然击沉了面前的驱逐舰又遭到更多驱逐舰的围攻。虽然潜艇自身有鱼雷、反舰导弹等多种武器可以使用,这些武器都是为了完成任务使用的,不过驱逐舰对于这些武器却不得不防。所以驱逐舰反潜时也未必就能那么肆无忌惮。

事实上,在美军与澳大利亚海军在联合军演中,澳海军潜艇就曾经利用对海底环境熟悉的优势,成功“干掉”了美军强大的伯克级驱逐舰,伯克级被打的一点脾气也没有。可见所谓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的,潜艇的任务不是和驱逐舰较劲,如同刺客和武士的对决,潜艇该跑就跑,该溜就溜。


诸葛小彻

因为水面舰艇可以长期使用主被动声呐配合其他反潜平台探测跟踪潜艇,其武备航速都远超潜艇。潜艇如果偷袭失败就没有任何反制能力,跑不掉躲不起也打不过。水面舰艇和固定翼反潜机,反潜直升机,sosus都是反潜网络中的一环,缺一不可。


强弩校尉

图注:驱逐舰自己可以探潜,同时还携带反潜机,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准确发现和识别潜艇目标


潜艇怕驱逐舰,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或许觉得,潜艇怎么可能怕驱逐舰?不应该啊!潜艇一不留神躲在水下,潜伏起来,而驱逐舰明晃晃暴露在水面上,一个隐蔽,一个在明处,照理来说驱逐舰应该怕潜艇才对嘛!潜艇躲在水下突施冷箭,驱逐舰只有挨打的份儿不是?

还真不是这回事。

驱逐舰容易发现潜艇,而潜艇发现驱逐舰比较困难。潜艇最大特点是隐蔽,为此尽量降低噪音,而且必要时还要关闭主动声呐,大多数时候只能用被动声呐来探测周围环境,搜索并判断周围是否存在可疑的危险目标。而水面舰艇体型庞大,安装有主被动声呐,同样的探测设备要比潜艇上安装的要大得多,功率、探测距离以及定位精度都要比潜艇强很多,假如潜艇和驱逐舰在一百公里左右距离内“相遇”了,此时,在潜艇还没有发现是否有驱逐舰存在的时候,驱逐舰早已识别并发现潜艇的踪迹了。更何况,驱逐舰在发现和识别潜艇方面,还不止主被动声呐一个手段,通常还会搭载专业的反潜机,在更大面积范围内进行搜潜,反潜机上面配备有灵敏度很高的磁探测仪,在茫茫大海之中,潜艇的信号特征十分明显,基本上很难逃过反潜机磁探测仪的火眼金睛。

早发现,就意味着早攻击。驱逐舰发现潜艇之后,经过准确定位,继而向潜艇的位置发射鱼雷出去,潜艇水下机动速度慢,也就是十几节的低速水平,只有鱼雷速度的几分之一,所以,水中的潜艇一旦遭遇到鱼雷的锁定,基本上也就没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