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被恆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聯想式”潰敗?

想做成百年老店,戰略絕對不能有誤。

文:知止

恆生指數發佈公告稱,自6月4日起,聯想集團將被從恆生指數50只成份股中剔除,這已經是聯想第二次被踢出恆生指數成分股。錯誤選擇“貿工技”戰略,一步錯,步步錯,在最可能創造歷史的年代,聯想玩了一圈又回到了起點。

二度被恆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聯想式”潰敗?

成也蕭何敗蕭何,很多企業之所以潰敗,是因為頂層設計就存在嚴重問題。想做成百年老店,必須先學學如何避免戰略性潰敗。

1

從中國第一家電商看戰略性潰敗

一個大型企業的發展方向有悖於人類總體發展方向,違背基本商業規律而陷入難以補救的企業困局——這就可謂戰略性潰敗。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越掙扎、越進行戰術方面的努力,往往陷入得越深,恰如一個走入沼澤地的人。

比如,電子商務在中國剛剛興起時,曾出現過幾個響亮的名字,然而這些名字轉瞬即逝。8848是中國電子商務的先鋒,創辦者是王峻濤(網名“老榕”)和聯邦軟件。這家企業從開始創建時就命運多舛:資金緊張、核心團隊戰略方向分歧,聯邦軟件僅僅將其視作線下連鎖店的一個在線窗口;創始人一門心思把自己打造成“網紅”,整天對著媒體亂噴……以致8848這個“孩子”終究未走出襁褓。

二度被恆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聯想式”潰敗?

上世紀90年代末,正值互聯網春天來臨,但這個春天來得太短暫了。8848開始主要是B2C業務,很像後來京東的初期。但1999年獲得IDG、軟銀等的戰略投資後準備在納斯達克上市時,這些投資者卻認為像亞馬遜之類的B2C平臺早晚要死去,最終消費者怎麼會相信互聯網、購買他們從未見過的商品呢?還是B2B有前途,於是,驅動8848進行戰略轉型,轉到他們根本不熟悉的B2B市場。當然,這一轉型是完全失敗的,最終,中國第一個電子商務網站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8848的倒閉是一個典型的戰略性潰敗。首先,因為其母公司背景,這個網站就不想割捨線下連鎖店,而是想借機擴大線下連鎖店業務,這個戰略性短視是葬送8848的根本原因。其次,對B2C市場的錯誤判斷是其戰略潰敗的直接原因。沒有對電子商務遠景有清醒認識,忙於進行資本運作、殺雞取卵,是第三個原因。

二度被恆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聯想式”潰敗?

世紀之交,“互聯網泡沫”破滅之時,沒有一個投資商或創始人耐心分析8848還有沒有起死回生的可能,而是忙於拆臺,惦記著如何分割2000萬美元的賬面資金以及企業的無形資產。很快,因為資方之間各類矛盾雲集、高管之間各種不默契、團隊人心渙散,沒等到資金耗盡,8848就關門大吉了。

與8848相比,阿里巴巴成功的本質來自戰略方向正確。馬雲從一開始就洞察到電子商務將會很大程度取代傳統渠道,電商是為製造商服務的,搭建的是製造商到消費者的橋樑,不是連鎖店到最終用戶的橋樑。雖然都是做電商,但出發點不同,戰略方向不同,便有了不同的結局。

2

避免戰略性潰敗的三個關鍵

關鍵一:如日中天時最危險

企業發展得如日中天時,也是企業最容易犯戰略性錯誤的時候。因為那時,制定企業戰略的核心團隊或容易好高騖遠、貪戀本不存在的虛幻市場,或者利慾薰心、大肆玩資本運作及收購併購,幾個回合下來,就把企業折騰得病入膏肓。

關鍵二:你敢自我否定嗎?

一個大的企業就如同一個大國,各種利益關係縱橫交錯,其發展大方向很難被扭轉,即便前面是深淵,它也會一頭扎進去。在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要算柯達了。

曾幾何時,柯達簡直就是攝影的代名詞,它不僅有出色的相機,還有高質量的膠捲,更誇張的是,還有隨處可見的沖印店。從黑白相機到彩色相機,大約經歷了100年;從彩色膠片相機的廣泛應用到數碼相機的鋪天蓋地,大約只用了25年。柯達是彩色膠片相機的發明者,同時也是數碼相機的發明者。可就是這第二個重要發明,在短短25年間葬送了一個百年老店。

二度被恆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聯想式”潰敗?

筆者曾經採訪過柯達中國前總裁葉鶯女士,她是一位精明、開朗而有魅力的女人,在她的運作下,柯達收購了中國的樂凱膠捲。此時,數碼相機已經初露鋒芒,但普遍的觀點是:數碼相機不可能被膠片相機所取代,因為數碼相機無法拍出膠片機那樣質感的圖片。其實,一直到現在,膠片機也有它的優勢所在,但這種優勢已經不足以彌補其成本高、輸出不便等諸多劣勢。數碼影像產品基本按照摩爾定律的步調進化,越來越高的像素、越來越快的反應速度、越來越大的存儲空間……這都讓人們淡忘了膠片相機,淡忘了曾經不可一世的柯達公司。

有人惋惜,柯達公司締造了一個葬送自己的偉大發明——數碼相機。但問題的關鍵是,如果柯達早些轉型,從開始就強化數碼相機產品線,還會有那麼多競爭者出現嗎?據說,當時柯達內部也有激烈的爭論,最終保守派佔據了上風,柯達無疾而終。

聯想“貿工技”的路數發展至今,也就是到了“工”的地步,至於說“技”,差得太遠。聯想為什麼沒有核心技術?這與其管理層的理念有關。現在的核心管理層多數是銷售起家,他們不懂技術,也不會在技術上進行大規模投入。可以判斷的是,如果聯想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前景悲涼。因為聯想也是個不敢自我否定的公司,它只能隨波逐流,漂到哪兒算哪兒。

關鍵三:核心領導應根治戀權癖

多數企業面臨戰略失誤時,會考慮戰略調整和轉型,但多數企業會出現調整不利、轉型不徹底的新困局,這主要是因為其核心決策層健在,他們的思維模式無法跳出舊的框架。就像一個母親看到兒子患重病一定要守護在旁邊一樣,企業的締造者也願意親手醫治自己企業的痼疾,但醫治的結果往往是令人遺憾的。

中國人是患戀權癖最嚴重的種族。相對於約翰·錢伯斯、萊斯利·維克尼、沃倫·巴菲特這些高齡“CEO大咖”,TVB創始人邵逸夫先生一直把控著這家電視媒體公司近60年,據說邵逸夫整個職業生涯擔任了80年的CEO。60年的發展,TVB還是在香港、大陸這個華語圈轉,沒有更大志向,其發展無法冠以“輝煌”之名,跟BBC這樣創立了許多經典節目的公司無法相提並論。家族性企業可以發展很長時間,但很難變成一個企業巨頭。因此,企業締造者在合適時機退出,將企業推向市場,是非常明智的抉擇。

二度被恆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聯想式”潰敗?

3

當一個企業墜入戰略性潰敗的深淵後,該怎麼辦呢?此時,我們常聽到的是“轉型”,但筆者認為,趁著公司還有市場佔有率、品牌影響力,應該儘快找到合適的買家賣掉自己,所有大股東都退出——這才是上策。

想想Yahoo的悲劇吧:當初谷歌想以100萬美元賣身給Yahoo,楊致遠不要,谷歌今天的市值是5000億美元;Facebook想以10億美元賣身給Yahoo,楊致遠想砍價到8億而黃菜,Facebook今天的市值是3000億美元;Yahoo曾經市值高達1000億美元,但其經歷一番不可救藥的戰略性潰敗後,2016年7月,以不到50億美元恥辱地賣給了Verizon,並不得不改名為“阿里他爸”。

二度被恆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聯想式”潰敗?

然而,就在八年前,2008年2月1日,在互聯網業屢戰屢挫的微軟開出450億美元的高價(溢價60%),希望與Yahoo聯姻,打破谷歌在搜索和在線廣告市場的壟斷地位,但Yahoo覺得被低估了;之後微軟出價500億美元,依舊被拒。此後,就是——500億美元的十分之一了。

所以,在巔峰之時,戰略潰敗已經開始而不避免時,將自己賣給一個大玩家,是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