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被恒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联想式”溃败?

想做成百年老店,战略绝对不能有误。

文:知止

恒生指数发布公告称,自6月4日起,联想集团将被从恒生指数50只成份股中剔除,这已经是联想第二次被踢出恒生指数成分股。错误选择“贸工技”战略,一步错,步步错,在最可能创造历史的年代,联想玩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

二度被恒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联想式”溃败?

成也萧何败萧何,很多企业之所以溃败,是因为顶层设计就存在严重问题。想做成百年老店,必须先学学如何避免战略性溃败。

1

从中国第一家电商看战略性溃败

一个大型企业的发展方向有悖于人类总体发展方向,违背基本商业规律而陷入难以补救的企业困局——这就可谓战略性溃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越挣扎、越进行战术方面的努力,往往陷入得越深,恰如一个走入沼泽地的人。

比如,电子商务在中国刚刚兴起时,曾出现过几个响亮的名字,然而这些名字转瞬即逝。8848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先锋,创办者是王峻涛(网名“老榕”)和联邦软件。这家企业从开始创建时就命运多舛:资金紧张、核心团队战略方向分歧,联邦软件仅仅将其视作线下连锁店的一个在线窗口;创始人一门心思把自己打造成“网红”,整天对着媒体乱喷……以致8848这个“孩子”终究未走出襁褓。

二度被恒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联想式”溃败?

上世纪90年代末,正值互联网春天来临,但这个春天来得太短暂了。8848开始主要是B2C业务,很像后来京东的初期。但1999年获得IDG、软银等的战略投资后准备在纳斯达克上市时,这些投资者却认为像亚马逊之类的B2C平台早晚要死去,最终消费者怎么会相信互联网、购买他们从未见过的商品呢?还是B2B有前途,于是,驱动8848进行战略转型,转到他们根本不熟悉的B2B市场。当然,这一转型是完全失败的,最终,中国第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8848的倒闭是一个典型的战略性溃败。首先,因为其母公司背景,这个网站就不想割舍线下连锁店,而是想借机扩大线下连锁店业务,这个战略性短视是葬送8848的根本原因。其次,对B2C市场的错误判断是其战略溃败的直接原因。没有对电子商务远景有清醒认识,忙于进行资本运作、杀鸡取卵,是第三个原因。

二度被恒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联想式”溃败?

世纪之交,“互联网泡沫”破灭之时,没有一个投资商或创始人耐心分析8848还有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而是忙于拆台,惦记着如何分割2000万美元的账面资金以及企业的无形资产。很快,因为资方之间各类矛盾云集、高管之间各种不默契、团队人心涣散,没等到资金耗尽,8848就关门大吉了。

与8848相比,阿里巴巴成功的本质来自战略方向正确。马云从一开始就洞察到电子商务将会很大程度取代传统渠道,电商是为制造商服务的,搭建的是制造商到消费者的桥梁,不是连锁店到最终用户的桥梁。虽然都是做电商,但出发点不同,战略方向不同,便有了不同的结局。

2

避免战略性溃败的三个关键

关键一:如日中天时最危险

企业发展得如日中天时,也是企业最容易犯战略性错误的时候。因为那时,制定企业战略的核心团队或容易好高骛远、贪恋本不存在的虚幻市场,或者利欲熏心、大肆玩资本运作及收购并购,几个回合下来,就把企业折腾得病入膏肓。

关键二:你敢自我否定吗?

一个大的企业就如同一个大国,各种利益关系纵横交错,其发展大方向很难被扭转,即便前面是深渊,它也会一头扎进去。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要算柯达了。

曾几何时,柯达简直就是摄影的代名词,它不仅有出色的相机,还有高质量的胶卷,更夸张的是,还有随处可见的冲印店。从黑白相机到彩色相机,大约经历了100年;从彩色胶片相机的广泛应用到数码相机的铺天盖地,大约只用了25年。柯达是彩色胶片相机的发明者,同时也是数码相机的发明者。可就是这第二个重要发明,在短短25年间葬送了一个百年老店。

二度被恒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联想式”溃败?

笔者曾经采访过柯达中国前总裁叶莺女士,她是一位精明、开朗而有魅力的女人,在她的运作下,柯达收购了中国的乐凯胶卷。此时,数码相机已经初露锋芒,但普遍的观点是:数码相机不可能被胶片相机所取代,因为数码相机无法拍出胶片机那样质感的图片。其实,一直到现在,胶片机也有它的优势所在,但这种优势已经不足以弥补其成本高、输出不便等诸多劣势。数码影像产品基本按照摩尔定律的步调进化,越来越高的像素、越来越快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大的存储空间……这都让人们淡忘了胶片相机,淡忘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柯达公司。

有人惋惜,柯达公司缔造了一个葬送自己的伟大发明——数码相机。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柯达早些转型,从开始就强化数码相机产品线,还会有那么多竞争者出现吗?据说,当时柯达内部也有激烈的争论,最终保守派占据了上风,柯达无疾而终。

联想“贸工技”的路数发展至今,也就是到了“工”的地步,至于说“技”,差得太远。联想为什么没有核心技术?这与其管理层的理念有关。现在的核心管理层多数是销售起家,他们不懂技术,也不会在技术上进行大规模投入。可以判断的是,如果联想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前景悲凉。因为联想也是个不敢自我否定的公司,它只能随波逐流,漂到哪儿算哪儿。

关键三:核心领导应根治恋权癖

多数企业面临战略失误时,会考虑战略调整和转型,但多数企业会出现调整不利、转型不彻底的新困局,这主要是因为其核心决策层健在,他们的思维模式无法跳出旧的框架。就像一个母亲看到儿子患重病一定要守护在旁边一样,企业的缔造者也愿意亲手医治自己企业的痼疾,但医治的结果往往是令人遗憾的。

中国人是患恋权癖最严重的种族。相对于约翰·钱伯斯、莱斯利·维克尼、沃伦·巴菲特这些高龄“CEO大咖”,TVB创始人邵逸夫先生一直把控着这家电视媒体公司近60年,据说邵逸夫整个职业生涯担任了80年的CEO。60年的发展,TVB还是在香港、大陆这个华语圈转,没有更大志向,其发展无法冠以“辉煌”之名,跟BBC这样创立了许多经典节目的公司无法相提并论。家族性企业可以发展很长时间,但很难变成一个企业巨头。因此,企业缔造者在合适时机退出,将企业推向市场,是非常明智的抉择。

二度被恒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联想式”溃败?

3

当一个企业坠入战略性溃败的深渊后,该怎么办呢?此时,我们常听到的是“转型”,但笔者认为,趁着公司还有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应该尽快找到合适的买家卖掉自己,所有大股东都退出——这才是上策。

想想Yahoo的悲剧吧:当初谷歌想以100万美元卖身给Yahoo,杨致远不要,谷歌今天的市值是5000亿美元;Facebook想以10亿美元卖身给Yahoo,杨致远想砍价到8亿而黄菜,Facebook今天的市值是3000亿美元;Yahoo曾经市值高达1000亿美元,但其经历一番不可救药的战略性溃败后,2016年7月,以不到50亿美元耻辱地卖给了Verizon,并不得不改名为“阿里他爸”。

二度被恒指踢出,做公司如何避免“联想式”溃败?

然而,就在八年前,2008年2月1日,在互联网业屡战屡挫的微软开出450亿美元的高价(溢价60%),希望与Yahoo联姻,打破谷歌在搜索和在线广告市场的垄断地位,但Yahoo觉得被低估了;之后微软出价500亿美元,依旧被拒。此后,就是——500亿美元的十分之一了。

所以,在巅峰之时,战略溃败已经开始而不避免时,将自己卖给一个大玩家,是最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