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侄子,抗住陈友谅60万大军,300年后其后代称帝,年号洪武

电视剧《朱元璋》中,蓝玉是守卫洪都的将领,还抗住了陈友谅的60万大军,打赢了洪都保卫战。但历史上,守卫洪都的另有其人,此人就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

朱元璋侄子,抗住陈友谅60万大军,300年后其后代称帝,年号洪武

​元末时期,政治黑暗,天灾人祸横行,朱五四(朱元璋父亲)一家支离破碎,多染瘟疫死去,没死的也踏上了逃亡之路。

后来朱元璋加入了反元的起义军,还当上了小头领,很多失散的亲人前来投奔,其中就有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朱文正是大哥朱兴隆的儿子,朱元璋对其很看重,将他带在军中,有意培养他成为军事将领。

当陈友谅带领60万水陆大军前来进攻洪都时,朱元璋力排众议,让朱文正成为洪都守将,洪都是什么地方?朱元璋地盘的西南门户,地位仅次于首府金陵。但朱元璋却坚持要用这个并没有太多大战经验的侄子,一方面是对其很信任,一方面也是相信朱文正的军事能力。

朱元璋侄子,抗住陈友谅60万大军,300年后其后代称帝,年号洪武

​但手下却对这个年轻将领没有太大信心,朱文正平日里只知道花天酒地,一点也不管自己的政务,也不注意怎么和他人想处,完全没个大将的样子。但接到守卫洪都的命令时,朱文正却跟打了鸡血一样,似乎一直在等这样的时刻。

他先是来了一番激情的演讲:“我知道你们看不惯我,我也不喜欢你们,但大敌当前,诸位如要投降,我不阻拦,但不走,我们必要战至城破人亡。”临了还来了句:“诸位珍重,望来日以富贵相见。”

这番突如其来的话把手下官员听得一愣一愣的,这还是那个花天酒地的公子哥吗?但不管怎样,他们现在也只能跟着朱文正一起干了,或许有奇迹呢?

朱元璋侄子,抗住陈友谅60万大军,300年后其后代称帝,年号洪武

​洪都城有八个门,朱文正按将领们的特点作出了一一安排,还剩余2000兵力来随时支援。虽然将领们对朱文正的看法有所改观,但看到城外几十万的大军,江面上停满的哪些巨大的战船,还是不免倒吸一口凉气。

但朱文正可不管这些,他身先士卒,并将自己的防守功力发挥到极致,整整85天,陈友谅陷入了绝望,朱元璋带兵前来救援,陈友谅败退。

洪都保卫战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朱元璋对这个侄子也愈发喜欢。朱元璋曾问他:“你想当什么官?”朱文正却说:“叔父成了大业,何患不富贵。先给亲戚封官赏赐,何以服众!”但这种情况真的来临时,朱文正心里却很不平衡。朱元璋还京时,对手下大将常遇春、廖永忠等人多有赏赐,朱文正却被遗落在了角落。

朱元璋侄子,抗住陈友谅60万大军,300年后其后代称帝,年号洪武

朱文正生着闷气,纵容手下胡作非为,自己也骄横跋扈,甚至有人告发他想要投靠张士诚。朱元璋自然忍不了,将朱文正软禁了起来,没多久就去世了。

朱文正虽然死了,朱元璋还是感激他的功劳。洪武三年,朱元璋将朱文正年仅八岁的儿子朱守谦封为靖江王。明朝优厚的宗室待遇,让朱文正的子孙能够得到荫庇。

300年后,也就是明朝末年,靖江王这个封号传到了朱文正第11世孙朱亨嘉手中。当时明朝日薄西山,崇祯帝自缢于北京城,南明的皇帝朱由崧也被清朝抓了去。这时那些明朝宗室想的却不是团结起来对抗清军,而是都想自立为帝,过把皇帝瘾。

朱元璋侄子,抗住陈友谅60万大军,300年后其后代称帝,年号洪武

桂林的朱亨嘉就是这样一位藩王,没什么能力和地盘的朱亨嘉竟然自导自演了一次黄袍加身,身穿黄袍、南面而坐,自称监国。年号为洪武278年,意思是除朱元璋外明朝所有的皇帝都不作数。朱亨嘉还改桂林为西京,封了一大批文臣武将,搞得像模像样。

可惜根本就没人搭理他,他自顾自做着中兴明朝的美梦。结果没过多久就被另一个光复明朝的政权隆武政权给收拾了,自己也于次年离奇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