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舉人用清朝5位皇帝的名字寫了一副對聯,被咸豐欽點為狀元

導讀:咸豐九年(1859),正是太平天國運動的高潮時期,面對佔據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國起義軍,身在紫禁城的咸豐皇帝一籌莫展,終日借酒消愁。好在年初的時候,前線傳來一些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打了勝仗的消息,才讓咸豐的心情稍微有些好轉。

落榜舉人用清朝5位皇帝的名字寫了一副對聯,被咸豐欽點為狀元

這一年的春天,按慣例應該舉行科舉會試,起初咸豐皇帝是想推遲舉辦的,後來因為南方傳來捷報,才下旨如期舉辦。此次會試的監考官是軍機大臣肅順。在參加考試的眾多學子中,有一個名叫高心夔的舉子,此人學問一般卻善於逢迎。他花了大筆的銀子買通了肅順,只為能夠殿試奪魁。

肅順收了別人的銀子,當然要想辦法幫助高心夔高中狀元。在會試開始的時候,肅順登臺跟眾多學子講解了考試的規矩,然後告訴他們考試時間有限,要快速答題,說完這些話之後,他走到高心夔身旁,別有深意的對他進行了暗示。

落榜舉人用清朝5位皇帝的名字寫了一副對聯,被咸豐欽點為狀元

高心夔已經提前得到了肅順的提示:抓緊時間作答,會提前收卷,讓其他學子無法正常做完試卷。於是考試開始後高心夔很快就將準備好的答案寫完,並且提前交卷。肅順見高心夔交卷之後,立刻下令考試時間到,所有考生全部交卷。

按照往年科舉考試的規矩,只有天黑或最後一位考生交卷之後,才能結束會試,肅順這麼做明顯是要幫高心夔作弊。但他是監考官,又是當朝軍機大臣,根本無人敢提出異議。會試結束之後,要由所有閱卷大臣共同挑選出前十名,呈給皇帝閱覽確定最後的狀元人選。

落榜舉人用清朝5位皇帝的名字寫了一副對聯,被咸豐欽點為狀元

由於肅順不能控制閱卷大臣,所以高心夔並沒有進入前十名,也就與狀元無緣了。肅順不肯善罷甘休,他找到咸豐皇帝,說閱卷大臣徇私舞弊,挑選出來的前十名並不準確,應該再重新閱卷。咸豐見兩撥人吵得不可開交,就下旨將前十名考生帶到大殿上來,由他親自出題,回答最出色的就是狀元。

考生到場之後,咸豐讓他們以“清朝的興盛”為題目,當場做出一副對聯,誰做的最工整誰就是狀元。出完題目之後,大殿上鴉雀無聲,半天無人能夠寫出工整的對聯。在咸豐皇帝期盼的目光中,一個人走了出來,非常冷靜的寫下了一副千古名聯:

億萬年濟濟繩繩,順天心,康民意,雍和其體,乾見其行,嘉氣遍九州,道統繼羲皇舜堯;

二百載綿綿奕奕,治績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慶雲飛五色,光華照日月星辰。

落榜舉人用清朝5位皇帝的名字寫了一副對聯,被咸豐欽點為狀元

這副對聯不僅歌頌了清朝立國百年的輝煌鼎盛,還包含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歷代皇帝的年號,非常巧妙,而且對仗工整。咸豐看了拍手稱好,驚呼:“妙!妙!妙!”咸豐立刻讓此人上前,詢問他的名字,此人回答名叫孫家鼐。咸豐心情大好,立刻硃筆御批孫家鼐為頭名狀元!

據《清史稿·孫家鼐傳》記載,從咸豐元年中舉之後,孫家鼐多次參加會試,都名落孫山,但他從沒放棄,繼續埋頭苦讀,才有了今日出人頭地。孫家鼐中狀元之後,官至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落榜舉人用清朝5位皇帝的名字寫了一副對聯,被咸豐欽點為狀元

1898年,光緒皇帝下旨創辦京師大學堂,孫家鼐被任命為首任管理大學堂事務大臣(管學大臣),一手將京師大學堂開辦成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立大學,也就是北京大學的前身。

參考文獻:《清史稿》《帝師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