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了「狀元」相當於幾品官?只有一位狀元做到了宰相

在古代金榜題名是每個讀書人的夢想,十年寒窗就為那一朝。在史籍中留有名號的狀元約有七百多人左右,他們都是在苦讀之後,才一舉天下知,成為當時科考上的佼佼者。


在古代中了“狀元”相當於幾品官?只有一位狀元做到了宰相

而科舉考試,又是古代大多數讀書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徑。如今我們從影視戲劇中看到書生高中狀元,感覺他們受到皇帝欽點,立馬就飛黃騰達,高高在上了。但實際上,“狀元”的官職是有規定的,而且職位也比小說、戲劇中所說的低得多。狀元、榜眼、探花自隋朝創立科考以來,從庶民百姓到達官顯貴,無一不堅定地認為:“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學而優則仕”成了亙古不變的知識分子的奮鬥之路。

因而,苦讀寒窗數十年,為的就是金榜題名,為的就是以文入仕,為的就是躋身宦臣,光宗耀祖。狀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讀書人的畢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的巨大殊榮。
在古代中了“狀元”相當於幾品官?只有一位狀元做到了宰相

殿試是科舉中最高級別內的一次考試,也是最後一次考試。最早的殿試出現於武則天時代,在宋太祖趙匡胤時期作為制度正式確立下來。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第一級是各州舉行的取解式,第二級是禮部舉行的會試。趙匡胤首開先河——“天子策於廷”,只要考生在殿試及第就可以直接授官。

然而古代狀元並不是官職,所以沒有品位。當了狀元只能說你拿到了一個可以當大官的資格證,至於當幾品官那還要看皇帝怎樣用人了。歷史上的狀元,有當七品縣官的,也有進翰林院的,也有直接輔佐朝政的,也更有落魄的,都不一定。

明代狀元趙秉忠殿試卷在明清朝以前,狀元做官官品都非常低,明清兩朝其官品有所提升。宋朝是中國古代比較重視文人,然而狀元只授籤判,只相當現代地區一級的秘書長。而明清兩代,在太和殿舉行進士考試,頭名由皇帝點定,即是狀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這頭三名合稱“一甲進士”,可以得到“進士出身”頭銜。只有這“一甲進士”,在金殿唱名後立即按規定封授官職。狀元的官名叫“翰林院修撰”,是個從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二人,則封授為“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官,是地道的芝麻官兒。


在古代中了“狀元”相當於幾品官?只有一位狀元做到了宰相

歷屆文狀元中官最高的是南宋狀元文天祥,官至宰相,正一品。他也是歷代文狀元中最為出名者,他的浩然正氣和堅貞不屈的精神一直鼓舞著華夏兒女。古代的武狀元一般都授六品蘭翎侍衛前鋒校、護軍校、驍騎校之類的官職。

宋以前並沒有“武狀元”之設,但是考中之後也只是得以起家為軍官,先是補左衛長史,後來逐步升遷為邊防軍將領。在《打金枝》中的郭子儀,是歷代狀元中,唯一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任宰相。雖然郭子儀是歷代武狀元中軍功最為顯著者,但他剛開始從軍才補任左衛長上職位(從九品下)。


在古代中了“狀元”相當於幾品官?只有一位狀元做到了宰相

雖然古代高中狀元官雖小,但因為翰林院是皇帝的秘書機構,翰林們接近皇帝,飛黃騰達的機會多。不過狀元在歷史上很少有做到宰相位置的,娶公主更是小說中的無稽之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