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和腸癌在症狀上有什麼區別?

6高山流水8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鑑別腸息肉與腸癌兩者症狀上的區別呢?便寶寶教大家一招吧。

(1)腸癌通常是指已經發生惡變的疾病,而腸息肉則是指還未發生癌變的良性疾病。兩者發病後均有便血的症狀發生,但腸癌便血時糞便和血液一般會混合在一起,部分腸癌患者還可能會出現黑便症狀,而腸息肉便血通常是糞便和血液是互相分開的。

但是,由於腸癌早期其症狀並不是特別明顯,所以時常容易被大家混淆為腸炎、痢疾等疾病。因此,建議若有不適的症狀,不要自己隨意判斷病情,應做全面檢查,避免耽誤病情。

(3)腸息肉患者可能會出現糞便形狀異常的情況,也有可能不會出現,而腸癌發生後不僅會出現糞便形狀發生改變的情況,通常還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的情況,比如出現便秘、腹瀉兩者交替出現的情況,或便後多有裡急後重感。


便寶寶大腸癌早期篩查

腸息肉分為很多種,從病理學上看可分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以腺瘤性息肉最為常見,並且腺瘤性息肉具有較大的惡變風險,是目前公認的癌前病變,其大小、數量、部位、增生程度及病理類型是其癌變病變的重要因素,將腺瘤性息肉切除可有效地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生率已成為共識。

多數腸息肉由於很少引起不適症狀,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發現,多數在體檢或檢查結腸鏡檢查時才被發現,但是較大的息肉可能引起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痛、腹瀉、肛門墜脹、大便性狀改變等腸道情況,並且以上症狀缺乏特異性。研究表明血便對腺瘤性息肉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在臨床上應高度重視血便症狀,對於此類患者應及時行結直腸鏡檢查。

儘管大腸癌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們健康的惡魔之一,但早期的大腸癌往往也是沒有什麼症狀的,很容易被人忽視,它們出現的症狀往往與息肉十分雷同:

近期內持續性腹部不適、腹痛、腹瀉、便秘、膿血便或粘液便等缺乏特異性的症狀,加上腸息肉會進展為腸癌,因此通過症狀來區分兩者,其實意義不大,兩者的區分最終仍需要通過結腸鏡檢查取活檢,明確性質。


練磊醫生

關注ICU張醫生,健康諮詢,隨時恭候。


張醫生健康諮詢

  • 首先,息肉是一種形態學的描述,只要是在空腔臟器,突出黏膜表面的異常組織都可以被稱為息肉樣改變,但是有很多在取出來活檢之後發現並不是息肉,所以用息肉樣的增生物來描述可能稍微準確一些。


  • 息肉非常常見,比如有時候正常人體內會因為炎症作用引起局部組織增生,形成息肉樣的改變,而炎症消失後,息肉也會消失。但我們需要警惕的是某些類型的息肉會有癌變的傾向,我們稱為腫瘤性息肉


  • 而長在腸腔裡的異常增生物會對人造成哪些影響,
    和息肉大小、數量、部位等因素有關,臨床上有很多患者不是因為有症狀,而且單純體檢發現腸息肉。還有的患者沒有症狀但是便常規潛血做腸鏡發現息肉。也有患者因為便血或者腹痛等情況就診,然後發現。
  • 而腸癌和腸息肉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有一種息肉樣的改變,叫結直腸腺瘤,它是一種發生在結直腸的腫瘤性息肉,在某些情況下病變會進展,有惡變可能,因此這種息肉建議切除,以防惡變。

  • 腸癌的早期症狀主要是排便習慣以及排便性狀的改變,常有血便,有時候表現為便秘,有時候腹瀉,或者二者交替。腸息肉的也有可能表現出便血或者腹瀉的症狀,尤其位於直腸下段的息肉,大便帶血很常見。因此,僅從症狀來看是息肉還是癌不大客觀,最好結合腸鏡、查體更直接來看,尤其有高危因素的中老年人,需要警惕惡變可能。

(圖片源於網絡)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