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丹朱化鳥的傳說

民間故事:丹朱化鳥的傳說

堯帝

相傳,堯有十個兒子。

他們當中丹朱的年紀最大。作為長子,他順理成章地被堯立為儲君,將來繼承帝位統治部族。

然而,丹朱很不成器,以為將來天下反正是自己的,整天不學無術,遊手好閒。

動不動就帶著一幫隨從到處遊山玩兒水。他稍微不開心,就大發脾氣,遷怒於人,久而久之人們都怕他。

那個時候到處發洪水,丹朱出門遊玩兒總是坐船出行,漸漸地習慣了水上生活。

後來洪水被大禹治理好了,有些地方水淺不能行船,丹朱就命人推著船走,還美其名曰:“陸地行舟”!

推船的人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丹朱和他的狐朋狗友們,照樣在船上吃喝玩兒樂,毫無一點同情心。

丹朱作為老大,整天胡作非為,引起了弟弟們的不滿,漸漸地難以服眾。

堯見丹朱鬧得太離譜了,這樣下去怎能接替自己掌管國家。於是想出了一種辦法,希望能改正丹朱的暴躁脾氣。

堯發明了圍棋這種遊戲,指望能在潛移默化中消磨丹朱的性情,使他改邪歸正。

剛開始,丹朱對圍棋很感興趣,耐著性子專心致志地研究了一段時間。可新鮮勁兒一過,就覺得沒意思了。

這天他突發奇想,創造了“活圍棋”。丹朱和那幫朋友們各據一方,用桑樹做棋局,犀牛、大象做棋子,指揮著它們進退周旋。

民間故事:丹朱化鳥的傳說

圍棋

過了一段時間,這種活棋他也玩兒膩了,又帶著那幫酒肉朋友,開始了花天酒地生活。

堯一看丹朱無德無能管理國家,動了換儲君的念頭。他想把國君的位置禪讓給舜,但又怕丹朱不服,從中搗亂,便下了一道詔書,把丹朱放逐到南方的丹水做一方諸侯,由后稷監督,即日動身啟程。

中原有一個叫三苗的部族,和丹朱關係非常好,對廢掉丹朱儲君這件事非常不滿,首先起兵造反。

堯是個正直開明的君主,他不會因為三苗造反,而改變他的政治主張,馬上派兵出擊。

三苗的軍隊抵抗不住正義之師地進攻,終於被擒伏誅。剩下的三苗部眾,隨同被放逐的丹朱,一起遷徙到了南方的丹水附近,定居了下來。

他們經過休養生息,勢力逐漸強大,又開始蠢蠢欲動。這些人以丹朱為首,開始密謀進攻中原,醞釀著推翻堯的統治。

他們還沒等起兵,消息就傳到了堯的耳朵裡。堯一看這個兒子真是無藥可救了,當初還念在父子之情,放他一條生路,望其悔改。沒想到他竟然如此狼子野心!

於是堯親自掛帥,統領大軍向南方出發,平定亂軍去了。

南方多水路,丹朱已經習慣了水上生活,就由他統帥水軍。他所統領的水軍,一個個都能在水上行走,快步如飛。

原來丹水裡出產一種魚,名字叫丹魚。這種魚每到夏至前十天,就會從水裡游到岸邊產卵。

丹魚鱗甲紅光閃閃,在夜裡望去,就像火焰一樣。把它們抓來,取其血塗在腳上,就可以涉水如履平地。

因此堯的水軍竟然不是兒子的對手,接連吃了幾次敗仗。還好三苗統帥的陸軍,有勇無謀,被堯的軍隊大敗。

堯避重就輕,採取迂迴戰術,使丹朱的水軍不能和三苗的陸軍配合作戰。最後在當地百姓的幫助下,一舉擊潰了反軍,平定了這場聲勢浩大的叛亂。

戰敗的丹朱,帶著少數部眾落荒而逃,一直逃到了南海。他面對前有大海,後有追兵的窘境,丹朱覺得沒有臉再活在這個世上,一咬牙跳海自殺了。

丹朱死後,他的靈魂變成了一隻鳥,這種鳥的名字就叫朱。形狀有點像貓頭鷹,一雙腳爪好像人的手。它出現在哪裡,哪裡的“士”就將要被放逐。

這就是丹朱化鳥的由來!

民間故事:丹朱化鳥的傳說

丹朱化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