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唯一让诸葛亮敬佩有加的人,若非死的早,刘备真有机会统一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经天纬地的人才和顶尖的谋士。曹操身边的郭嘉,屡有奇策,深得曹操倚重,可惜去世太早,是曹操的一大损失。而刘备身边其实也有一个这样的人才,让孔明先生都敬佩有加,可惜死的早,不然刘备还真有可能兴复汉室、一统天下。

三国中唯一让诸葛亮敬佩有加的人,若非死的早,刘备真有机会统一

这个人就是法正,字孝直,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法正先是在刘璋手下,可惜未得重用,后来与刘备相见恨晚,正式投奔刘备。他分析形势,主张刘备夺取益州,然后凭借天府之国的险阻来成就大业,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且他的计策更为具体,更好操作。

三国中唯一让诸葛亮敬佩有加的人,若非死的早,刘备真有机会统一法正积极为刘备出谋划策,刘备也对其极为倚重。在一次与曹军的作战中,由于战事不利需立即撤退,刘备却恼羞成怒不肯撤军,周围的人面对盛怒的刘备都不敢直谏,只有法正走到刘备面前,以身挡箭,才让刘备冷静下来,下令撤退。

三国中唯一让诸葛亮敬佩有加的人,若非死的早,刘备真有机会统一公元220年,年仅45岁的法正去世了,刘备非常伤心。后来,由于关羽之死引发了彝陵大战,蜀军兵败后,诸葛亮感叹:“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法正和诸葛亮二人一个治国有方、一个随军出谋划策,取长补短,倘若法正不是过早去世,说不定三国的结局真的能改写。可惜,历史不存在假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