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策略的转变——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今天教你一招主要和大家探讨一下炒股的策略制定。相信每个高手都有自己的操作体系,且因人而异。难以简单对比谁更高明。好比武术招式不同威力不一定固定。泰森使出一招看似简单的冲拳,足以打死一头牛。而你我就算使用组合拳再加鞭腿也难打倒一头猪。

所以,招式简单不代表不适用,只要你能熟练运用,就有一定效果。如果是初学者之间较量,有一两招绝招足够。但如果和高手博弈,就要准备更多的绝招。见招拆招,看牌打牌方能化险为夷。炒股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敌人是庄家。不管大庄、机构还是游资都是散户收割机。今天消息面开放金融,允许外资参股,合资收割机时代也要来了。散户如果还是停留在原有水平,后市操作可能更难。

那么使用哪种策略好?猎龙认为哪种都好,但哪种都不好。还记得我的“三字诀“吗?不管庄是谁,玩的都是猫捉老鼠的游戏。不管当前市场走哪种风格,都是第一次让你感到新鲜,第二次让你赚点甜头,第三次同样的手段多半就是引君入瓮。然后整体推翻,换另一个套路。

去年他们玩的是白马,你拿着就赚钱。今年玩的是题材,动不动6、7个板,越特停越涨停。风格是轮回转变的,你只会一招,赚钱的概率有多少?或许今年赚明年就亏了,因为市场变了,你没有灵活对待。有多少人还死等着白马山上亦或骑在躺下的老龙头上?有就说明老司机遇到新问题。深套无解,这是我一直惧怕的问题。每当有人咨询某某股套了怎么办,我一看套了20、30个点甚至有腰斩的。除了摇头我也没有更多意见。

到底哪种策略更好?这是个辩证的问题,我的问答还是看牌打牌。最好根据当前的风格要制定。切不可因为你只会价值投资玩白马,就在今年沿用去年的套路。或者不要因为只会抓游资打板而在去年7月去玩打板。每个高手都有自己的绝招,但大部分还是只有一个习惯的套路。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这也就能解释,为啥高手赚钱也都是一阵阵的。大家跟风老师也有为难,一会看到这个牛,一会又看到另一个牛。但你跟过去并不一定也能赚。原因就是有一个时间差。

我这里做了一个统计。大概能启发一点。2月5赚37,3月4亏3,4月9赚11,5月13赚15,6月4涨停赚11,7月5涨停亏9,8月9涨停赚50,9月9涨停赚35,10月4涨停赚10,11月8涨停赚29,12月13涨停赚60,1月11涨停亏12,2月5涨停赚35,3月10涨停赚105,4月7涨停赚10。用图表显示更直观。

涨停数和获利率基本成正比且同步这不难理解。会员数和获利率也成正比但差了一步。说明什么?说明看到好结果才进来。大多数人忽略了一个规律。用脑想也知道有高手能跑赢大盘,能跑赢大多数人,但没有股神,没有100%一直只赚不亏的。随着行情起伏,收益肯定也是起伏。只是可能各人的风格适合当前就赚的多,暂时不适合就赚不到。

所以有两点经验记住,一选择与当前行情适合的风格胜率更高。二不要在看到最热闹的时候去,这和大盘一个道理。从众心理,在最风光的时候就是波动的波峰。你看到别人成功已经代表结果。进去可能正好就遇到从波峰到下一个波谷的过渡阶段。然后你失望而去,去寻找下一个波峰的导师。结果是原来走到波谷的老师又要走出波峰。一个个的循环,只是有节奏,踏准了才行。踏不准正好反。

抛开跟风来说,就算任何一个人自己操作也存在波峰和波谷的起伏。只是高手震荡的区间应该高于普通新手的震荡区间。如何能减小波动,尽量让获利跟上行情切换。这是今天要说的主题。说白了就是不管什么行情都能用合适的绝招来应对,保证灵活的战术适应市场。让自己的收益保持回撤小,增长大。小亏大赚,市值震荡上扬。

猎龙用的是九阴和九阳。即超短和波段二种风格来配对市场。前面教过很多,上周也停了九阳。为什么大家自己想,今天不重复,只谈下仓位和风险的策略。

一,合理的仓位结构、

假设你有50--100万以内的持仓3支票。结构应该是:中线(价值票)+波段+超短线,最大仓位配置比例分别是:4+4+2。大部分情况下,都不要满仓,三个持仓结构中可省去任何一个模式的票,这个视大盘情况而定。原则是:牛市不做短,熊市不做长,震荡市是长短结合。

所以在熊市中基本上只有一种超短,偶尔有波段,基本上没有中线票;牛市中中线和波段票居多,超短会少。目前基本属于震荡市,多为结构型市场,所以我们可以视行情的层次结构来决定是否配置中线,有些大级别的调整还是需要回避的。比如上周。

所以我们每一个朋友的持仓结构,首先判断目前的大行情,牛熊还市震荡市;然后再结合通用的仓位配置原则进行合理地仓位配置。

二,弱势行情的风控。

弱势行情分两类:一是股灾;第二是结构性调整。第一种情况的股灾属于极端风险,遇到就是跌停一片,所以风控手段也比较极端,要嘛不玩,要嘛玩最暴力要股:

1,空仓,最保险的策略,空仓不赚但肯定保本。

2,超短线暴力股的操作策略,原因:超短操作策略的仓位很低,基本不超过2成仓,其次超短线,基本一夜情,今买明卖,吃了就跑,不行就换。而且标的是狙击强势涨停,这种相对强势标的的风险相对较低。

第二种情况是结构性调整:

结构性调整是我们遇见的最多也最普遍,这种情况下的应对策略更加随机应变。基本上有以下几种应对策略:

1,仓位控制。防御性策略中仓位一般维持在半仓以内,进可攻退可守,如果风险来的突然而且手中仓位过重的情况下就要及时出局尚存盈利的个股,及时落袋保住本金,降低仓位,回避风险。对市场要抱有敬畏之心。

2,操作策略。防御性策略中要把操作模式切换为低吸强势个股,这种与狙击强势个股的涨停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种可以切换,首先前提是强势个股,有过至少2个以上涨停,然后低开或者有大幅杀跌,这种去低吸,其次就是仓位基本上2-3成。所以通过强势个股+3层以下仓位两个方面来控制风险。

3,破位或者趋势已坏坚决止损。持仓个股一旦破位坚定止损出局,不要逆势而为。趋势破了修复需要时间成本,深套心里煎熬更难受,大胆止损,截断亏损,耐心等待机会再出手,让盈利奔跑。省去深套硬抗和心里煎熬的阶段以及修复破位的时间成本。

节后,贸易战的消息会影响大盘,市场会给出结果。不管如何走,采取相应的策略去玩更合理,现在需要做的是,好好过节,后面再看。祝节日快乐!

炒股策略的转变——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