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發炎為啥如此簡單 有因就有果

平時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是什麼,是空氣,還有空氣中的各種病菌物質,所以耳鼻喉等與空氣相同的身體部位才會經常發生問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扁桃體發炎是怎麼來的如此簡單吧。

扁桃體發炎為啥如此簡單 有因就有果

請家長們先準備一個小手電筒或者打開手機上的手電筒,然後讓寶寶抬頭看天花板,張大嘴巴,說“啊”或“呃”,這時你用手電筒照向寶寶的咽部,就會看到咽部的兩邊分別有一個粉紅色、橄欖樣的組織,它們像兩個門神一樣守衛著咽喉,這就是扁桃體。通常人體呼吸系統感染以環狀軟骨為界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喉炎統稱為上呼吸道感染;而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統稱為下呼吸道感染。

統計表明,兒童人均每年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數可達5-7次,主要由病毒引起,因此病毒是扁桃體炎的主要病原體。由於扁桃體處於咽喉的門戶位置,所以大部分病原體進入人體時最先碰到的就是它們。它們屬於淋巴腺體,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幫助人體過濾病原體。正常情況下,它們兢兢業業地負責製造對抗感染的白細胞和促進免疫的有益物質。但當病原體氾濫成災,超出了它們的工作強度,就會開始發炎腫大,我們稱之為扁桃體炎。

扁桃體通常在1 歲時才開始發育,所以1 歲以內的孩子很少有扁桃體炎。4-10歲發育達到高峰,14-15歲時逐漸縮小。扁桃體發育期,兒童正處在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的時候,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犯,導致扁桃體感染,發生扁桃體炎。扁桃體炎常見於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即3-14歲的兒童。

兒童扁桃體炎的病因

我們在前面說過,扁桃體炎的常見病原體為病毒(約佔50%),其次是細菌(約佔15%),支原體等非典型病原體(約佔5%),剩下30%的患者未分離出病原體。病毒性扁桃體炎以鼻病毒、腺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等常見呼吸道病毒為主,常為自限性疾病,一般一週左右就可以自愈。

細菌性扁桃體炎則以鏈球菌為主要致病菌,最常見的是A組鏈球菌。支原體等非典型病原體引起的扁桃體炎比較少,但在6歲以上兒童中,支原體引起扁桃體炎的病例約佔5%-16%。此外,食源性鏈球菌汙染、呼吸道過敏、炎性疾病(如白塞綜合徵)、刺激性吸入劑、乾燥和創傷(如熱液體,異物損傷,腐蝕性吸入,吸入有毒氣體)等也可引起扁桃體炎,但比較少見。

通過不斷的科普,家長們都已經知道引發病毒性扁桃體炎的病毒可以通過飛沫或者接觸傳播,那細菌性的扁桃體炎是否具有傳染性呢?實際上,細菌性扁桃體炎患兒急性期也可通過飛沫或接觸傳播給其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