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不死長平戰役會怎樣?

軍統60

趙括不死的話,長平之戰會以秦軍撤退,趙、韓、魏、楚聯軍的最終勝利結束。

一,我們要先給趙括正名。

趙括雖然被“紙上談兵”辱了上千年,但是趙括絕對是條漢子,敢打敢拼,敢往上衝呀,《史記》有云:“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

大丈夫死於戰場,就這點就值得尊重他了。

二,趙軍人數應該是遠遠少於秦軍的。

為什麼說趙軍人數很少,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就是說2.5萬人截斷了趙括軍後路,又有5千人阻斷長平石城跟趙括主力的聯繫。

如果趙括同志有40萬大軍,嘿嘿,3萬人,是來送死的麼?別說是趙括了,就是個白痴也知道該怎麼打死這3萬人吧。40萬包3萬人的餃子,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所以,這個故事,遷哥編的有點太不靠譜,小括括實際帶的兵應該很少,推測最多6萬人,應該都不到。

三,趙括並非是“紙上談兵”。

《孫子兵法》中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

趙括熟讀兵書,如果他只會“紙上談兵”,那麼他在兵力較少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防守,也就是廉頗採取的辦法,或者是分兵成為犄角之勢,互相接應,來擊潰秦軍的進攻。

但是趙括卻主動攻擊秦軍,說明趙括並不是“紙上談兵”,而是想要速戰速決,擊潰秦軍,這個是由當時趙國的國情和內部輿論所決定的。

四,秦軍實行“圍點打援”戰術。

《史記》中有寫:“王自之河內,……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這也印證了我們前面說的第二點,趙括被圍的軍隊應該只是趙軍的一部分,包圍圈外圍應該還有數萬趙軍,所以,秦王必須增兵來實施“圍點打援”。要成功實施這一戰術,增兵之後的秦軍推測至少是趙軍的兩倍以上才有可能。

秦軍的戰鬥力是遠遠差於趙括軍的,導致秦軍損失了一半軍隊,而趙軍最後也應該損失大半,剩餘的投降。

根據現在考古發現,被埋的趙軍大都是被殺死後埋葬的,所以,白起應該沒有“坑殺四十萬”,這個純粹是遷哥把牛吹太大了,推測是這場戰鬥雙方都傷亡慘重,歸攏屍體後找了一個山溝,全埋掉了。

五,趙括創造了奇蹟,成功突圍。

趙括沒死,突圍成功了,這時候趙軍剩下了小几萬人,但是長平石城還在。秦軍兵力雖然佔優勢,趙括還是可以守住長平石城的。

而且已經過去了四十餘天了,這時候在戰場附近觀望的幾萬魏軍該上場了。而趙國的平原君其間也沒有坐等,早就去極力說服楚國援助了。

魏楚也正是來收漁翁之利的時機,因為他們都不希望趙國被秦國滅亡。

這時候,秦軍也是強弩之末了,趙括突圍成功,秦軍士氣必然大減,加上趙國有其他幾國的支援,白起只有一個選擇,撤軍。那麼,趙括不死,必然能取得長平之戰的最終勝利,即使是慘勝。

這個結果,其實後來的邯鄲之戰已經證明過了,趙括死了,秦國最終失敗了,就更不要說趙括沒死了。

趙括長平之戰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作為主帥,就不要跑到第一線了,死一個副將都沒關係,但是主帥一死,軍心會立刻散掉,這是助了白起一臂之力,“擒賊擒王”。


奕天讀歷史

我認為即使趙括不死,長平之戰的結果也是一樣。



咱來看秦國一方。

  • 要知道白起和秦王恐怕事先都沒有想到過可以直接擊斃敵方主帥,以軍事常識而論這是個小概率事件的意外奢望。誰能想到趙括這二桿子敢在二十萬大軍簇擁下,衝到一線找死。帶隊衝鋒突圍,這哪是一軍主帥該乾的事情?所以事先,趙括的死不死,根本不在白起秦軍的計劃之內

  • 白起成功分割包圍趙軍之後。秦昭王親自趕到河內坐鎮,給當地百姓封爵一級,徵發整個秦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男子全部投入到長平戰場,以阻擋趙國援軍和隔絕糧道。這是秦王以舉國之力進行的戰略決戰,顯示了秦王務求必勝的意志決心。到這一步,秦國是無論如何要打到底的,趙括的死活根本不在考慮之內。


再說趙國一方。

  • 趙括帶走的是趙國最精銳的幾乎全部軍事力量。被圍困後,趙王即使想救援也是有心無力,一邊還得必須考慮首都邯鄲的防守。在秦王以傾國之力形成的打援力量下,事實上趙括根本已經不可能得到救援

  • 趙括突圍找死的時候,趙軍已經被包圍

    斷糧四十多天了,士兵們互相殘殺為食。外無援軍,內無糧草,突圍無望,對敵作戰還要擔心被自己人吃掉,這樣的軍隊哪還會有士氣和戰鬥力。即便趙括不死,也絕對挽救阻止不了軍隊的崩潰

  • 如果趙括不死,他唯一能做的還是集中精銳進行殊死的突圍,唯一能利用的只有人在絕境下拼命求生的勇氣。但這種嘗試不可能持續多久,因為即將崩潰的軍隊給不了他多少時間和機會,屢次突圍失敗後,又能有多少人甘心陪著他一起送死?

  • 我相信只要白起進行招降,趙括也絕對阻止不了士兵的求生慾望,士兵自己譁變殺掉趙括都很有可能。命是自己的,這是人的本能。


所以趙括不死,他還是要突圍,頂多在突圍時能給秦軍造成更多一點的殺傷。但終究於大局無礙,趙軍的失敗從他上任主動進攻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的。長平之戰的結果絕對不會改變!


如切如磨

以史為鏡,換個角度看歷史,我是小潘看歷史。趙括不死,長平戰役也不會獲勝,但是其實趙括這個人很有本事,並不像紙上談兵似的那麼不堪。


記得我上學的時候,聽老師講“紙上談兵”這一塊時,總是心中很憤怒,為什麼不讓廉頗繼續打下去,為什麼讓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人來打仗。有時候還會想如果讓我去指揮,如何大獲全勝之類的。

後來隨著知識的慢慢增長,漸漸明白趙括其實比我想像中的厲害,並且遠超我的想像。

一個國家的實力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

我們來分析一下對戰雙方的實力:

1.軟實力:長平之戰前趙國經歷了內亂,並且經濟遭到很大損傷,而秦國經過前人努力,兵精糧足,虎狼之師,可以說是唯一一個超級大國。戰爭打的是什麼?是錢!這種狀態下,趙國已經處於很大的劣勢。

2.硬實力:長平之戰趙國部隊45萬,秦國一百萬左右。這是什麼概念?冷兵器時代,正面戰場上,人數很多很多就意味著戰爭贏了一半,這是先天優勢。

趙括此人,第一次經歷大規模戰役,對手還是已經無敵的戰神白起,部隊實力又沒有對方強。然而趙括打了46天,帶走了無數秦國士兵的性命。當時趙軍糧草不足,又知道此戰必敗,部隊卻沒有譁變,這種情況下,還戰損接近1:1,就這一點,你覺得他不夠強嗎?


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這是《史記》記載的內容,現在你還覺得趙括一無是處嗎?

趙括不死,長平之戰也不會勝利,但是可能歷史的評價會改變許多,你覺得呢?


錘吻鏡

趙括死與不死,長平之戰的結果都無法改變!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的是,長平之戰中,不是因為趙括戰死,趙國才戰敗;而是因為趙國戰敗被圍,趙括才無奈突圍時被射殺!

在長平之戰秦趙雙方對陣期間,由於趙括輕敵冒進,導致趙軍被秦軍合圍,後勤供應線被切斷,趙軍斷糧被圍困於長平長達46天,而趙括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率軍突圍未遂而被秦軍射死。

說到底趙括還是那個趙括,他的死與不死,根本不影響長平之戰的結局,因為他改變趙國戰法的時候,長平之戰的結局已經註定!

或許提問者不認同後世對趙括紙上談兵的認定,但是事實就是事實!趙括或許是一個軍事理論家,但是不是一個很好的實踐者!

第一次主持大規模作戰的趙括還是敗給了殺神白起,現實沒給他一戰封神的機會,也沒有給他東山再起的機會!


公子皇鋣

趙括是戰國時期趙國的青年將領、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自幼隨父學武,飽讀兵書,早就有志於馳騁疆場,報效國家君王。


公元前260年,秦軍和趙軍在長平對峙。趙孝成王派老將廉頗率兵攻打秦軍,秦軍屢戰屢勝,趙軍只得堅守營壘,拒不出戰。秦軍一再挑釁,廉頗置之不理。趙孝成王急於求勝,聽信秦軍奸細散佈的“秦軍最怕趙括”的謠言,不聽藺相如勸阻,任命趙括為大將軍,代替廉頗上陣指揮。

趙括一反廉頗的策略,改守為攻,全線出擊。秦國大將白起隨即改變策略,假裝戰敗潰退,誘使趙軍進入秦軍的“口袋”,同時切斷趙軍的糧道。經過46天的圍困,趙軍飢餓難忍,人心浮動,筋疲力盡。趙括率軍多次突圍,均告失敗。最後,趙括被亂箭射死,四十餘萬趙兵被秦軍全部坑殺。


那麼,假若長平之戰趙括不死,又可能會出現何種結果呢?

回答是肯定的:趙國還會失敗。 為什麼呢?原因有三條:

1、戰爭看起來拚的是軍事,實際上拚的是綜合國力。當時,趙國的綜合國力已遠不及秦國。 2、趙孝成王臨陣換將,犯了兵家之大忌。況且他的指導思想就是急於求成,不願防守,只想進攻。趙括上任後,如果仍舊採取防守策略,還會被趙王撤職換人。

3、趙括的軍事指揮能力與秦國大將白起的能力相比,差距過於懸殊。趙括雖能“紙上談兵”,也有實戰經驗,但是畢竟沒有白起那樣狡猾奸詐、老謀深算的本事。


菜根漫譚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我覺得可能是題主寫錯字了,您是不是想問趙括他爸趙奢不死,長平戰役會怎麼樣?因為如果趙括真早點死了,長平之戰趙國也許就不會輸了。

趙括先生是怎麼死的呢?《史記》裡面是這麼記載的;

“(白起)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

白起知道趙括是個紙上談兵的主兒,所以假裝敗退,而以一路奇兵繞到趙軍後面把他們的糧道給斷了,還切斷了前後軍的聯繫,這直接導致了趙軍徹底離心離德。斷糧四十多天後,飢餓不堪的趙軍只好與秦軍決戰,混戰中趙軍主帥趙括被射死。

主帥一死,趙軍基本也就沒得打了,所以集體投降了秦軍。而人屠白起則把他們全部活埋了事。這就是長平之戰的基本經過。

那麼趙括不死,這場仗就能打贏了嗎?我的看法是不可能。且不說只會紙上談兵的傻兒子趙括根本不是白起的對手,就說在斷糧四十多天且部隊失去聯繫以後,這支部隊還有幾成戰鬥力?別說是趙括,他爸趙奢來指揮,估計也不一定打得過了。

而且,就算趙括沒死,長平之戰的結局也不會有什麼改變。因為白起把這些士兵活埋不止是因為他性格殘暴,更重要的是他沒有這麼多軍糧養活這幾十萬大兵,而這些兵放回去就等於是給趙國增加戰鬥力,那就只能對他們進行人道毀滅而已。

也就是說,這些大兵只要戰敗,最後的結果基本就是個死,趙括就算沒被射死,估計也會被活埋。



青言論史

趙括不死的話長平之戰可以贏,然後趙國統一六國,然後就有了趙始皇,一會打電話通知上面把教材都改一下。

看下長平之戰秦趙雙方投入的兵力,趙45萬左右,秦55萬左右,戰後坑殺趙卒40萬,說明戰損還沒達到全盤皆輸的地步。那麼如果趙括活著突圍出來,能帶出來多少士兵呢?他有能力反戈一擊嗎?




對於急於突圍的趙軍來說,他們餓了那麼多天,意志力早已崩潰,不然也不會成建制的集體投降。就算40萬人如果逃回去一半,也只能是恐怖意識的擴散者,繼續擴大秦軍恐怖戰力的影響力 ,趙括戰敗迴歸等著他的也是趙王的屠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