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脉能相信吗?

珍视映画

把脉是中医上常见的诊疗方式,其又被称为脉诊或切诊,具体来讲,是指中医通过手指按压人体脉搏的方式,从而达到体察脉象的一种方法。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仅仅通过这样,就能正确感知机体的身体状况吗?究竟中医把脉的方式值得相信吗?


从医学上讲,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与机体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等有着直接的联系。当机体的脏腑和气血发生病变的情况后,此时必然会从其脉搏上进行表现,最终呈现出病理的脉象,因而中医通过诊查机体的脉象,最终是可以判断出其疾病的病位,进而推断出疾病的预后的。


一般来讲,机体正常的脉象会随着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进而发生有相应的变化,这一变化其实是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变化,由于能够影响正常脉象的因素是比较多多,因而大家在进行切脉时一定要多加注意。需要明确的是,青年由于体壮,因而其脉象大多较为有力,相比较之下,老年人的脉象则多偏弦硬。瘦人由于皮下的脂肪层薄,因而其脉呈现出浮的特征,与之相反,胖人的脉则大多低沉。


如果在进行把脉的时候,大家在寸口部位摸不到应有的脉或者脉很弱,此时应当要警惕是否有“斜飞脉”情况的存在,而对于长在寸口的背侧的脉搏,则习惯被称为“反关脉”,对于这些脉象的出现,大家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只是尺脉发生了变异的原因,其仍然是属于正常的脉象。



医联媒体

脉诊属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的切诊,又称诊脉、切脉、把脉等,是指医生用手指对病人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通过感知脉搏跳动在指下的不同特征(脉象),以了解身体状况,辨别疾病的一种诊察方法。

切脉知健康

为何通过脉诊就可以诊察身体的情况和疾病呢?从现代医学来讲,脉搏是动脉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有节律搏动。脉搏与心脏的收缩力、心率、心律、血容量、血管弹性等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心血管的机能。从中医理论来说,脉象的形成与心脏的搏动、气血的盈亏以及整体脏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的阳气是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行不息、周流全身的动力。而脉搏的搏动,与脉管内运行的气血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气血是脉搏搏动的物质基础。同时,血液能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全身,还必须有其他脏腑的协调与配合。如肺脏通过“肺朝百脉”参与宗气的生成而调节全身气血的运行;脾主统血,保障血液在脉管内循行而不溢于脉外;肝藏血,主疏泄,既能调节循环血量,又可促使气血运行畅通无阻;肾藏精,为元阴、元阳的根本,同时肾精可以化生为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所谓“精血同源”。因此,通过切脉可了解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盛衰,这也就为诊察身体健康状况和判断疾病提供了可能。

诊脉四步曲

1. 让被诊者呈正坐位或仰卧位,前臂自然向前平展,大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自然放松,在腕关节下垫一松软的脉枕。

2. 医生先以中指定关部,然后将食指和无名指分别按在寸部和尺部。若是给小儿诊脉,由于寸口部脉位比较短,常以拇指或食指“一指定三关”,不必细分寸、关、尺三部。若给自己诊脉时,常常把诊脉的那只手从要被诊手的下方绕上来,再用三指按照上述顺序确定寸、关、尺三部的位置。

3. 切按时,三指略呈弓形,让“指目”(指尖和指腹交接处)的部位紧贴于脉搏搏动处,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比较灵敏。注意要根据被诊者的高矮、手臂的长短及诊者手指的粗细适当调整三个手指间的距离。

4. 布指之后,运用轻、中、重三种不同的指力,结合上下左右的推寻,以辨识脉象。一般来说,多是用三个手指同时摸脉。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称“浮取”或“举”;用重指力按至筋骨间,称“沉取”或“按”;用手指不轻不重地移动或改变力道仔细求取脉象,称“中取”或“寻”。

正常脉象应有胃气、有神、有根

脉象指脉动应指的形象,也就是医生指下感知到的患者脉搏跳动的形象,如脉跳得快与慢,强与弱,节律是否整齐,脉位的深浅,脉的长短、宽窄,是否流利,硬度如何等。这些特征的组合,就形成了医生看病时所记录的各种脉象。

中医强调“知常达变”,只有知道正常的脉象,我们方可判断哪些脉象是异常的。那什么是正常的脉象?

正常脉象,是指健康人的脉象,具体表现为:两手寸、关、尺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等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这样的脉象可概括为有胃气、有神、有根。

古时由于没有手表等计时工具,医生诊脉前需先使自己安静下来,保持呼吸均匀,集中注意力摸脉,根据自己的呼吸计算病人的脉跳至数,这种情况称为“调息切脉”。一般一呼一吸称为“一息”,通常一息是4至~5至,即一呼一吸之中,脉搏应跳动4次~5次,大约是每分钟60次~90次。如今,我们可看着表计算病人的脉搏跳动次数。此外,摸脉时一般每只手不少于1分钟,如果时间过短,容易错过一些有间歇的脉象。

正常脉象随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可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变化,大家在切脉时要注意。如季节气候的变化,男女性别的不同,年龄与体格的差异,以及情绪、运动、饮食等,都可能使脉象发生变化。举例来说,一般女性的脉象较男性脉象略弱;妊娠期常见滑而数的脉象;年龄越小脉搏越快,3岁以内的婴幼儿,一息七八至为平脉,5岁~6岁的小儿,一息6至为平脉,青年体壮,脉象多大而有力,老年人脉象多偏弦、硬等;瘦人皮下脂肪层薄,脉常浮,胖人皮下脂肪层厚,脉常沉;运动员脉多缓而有力;脑力劳动者,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等。

再者,如果在寸口部位摸不到脉或者脉很弱,这时您不要着急,也许它会长在从尺部斜向手背的位置,称为“斜飞脉”,或者长在寸口的背侧,称为“反关脉”,这些都是桡动脉走向发生变异的缘故,仍属于正常的脉象。

【中医小课堂】

有胃气: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源泉,有胃气,表示脉象有力有神,无胃气则代表脉象无力无神,具体在脉象上的表现: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

有神:心主血脉而藏神,血气充盈,脉象有神。具体在脉象的表现:柔和有力,节律一致。

有根: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充足,脉自然有根。在切脉时,尺部可以候“肾”,沉取也可以候“肾”。其实,只要尺脉沉取有力,便可认为是有根的脉象。


平安好医生官方号

众所周知,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在治病、防病、养生等方面,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目前,中医中药已发展分布亚洲、 欧洲、 美洲等地,得以世界医学界的认可和应用。作为中医四诊之一的把脉,其可信度,理所当然的无可置疑。那么,中医把脉有什么科学依据?


我们先说说把脉。把脉即脉诊,又称切诊,是医生通过手指按压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从而达到体察脉象的一种方法。脉象分为平、浮、沉、迟、数、实、滑、代等,这是经验的总结,与其说科学,倒也勉强。不过,我们可以从医学上讲,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其形成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而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如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放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呈现病理脉象,故通过诊查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和推断疾病的预后。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认为,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处病处处受影响。患者看中医应避免病情“藏而不露”,只给大夫一只胳膊,希望大夫通过脉象说出自己的病症,甚至存有“考验”大夫的心理。只有把自己感受说得“透”,大夫才会“切”得准。因为,中医讲究的是四诊合参,而脉象与疾病的关系十分复杂,在一般情况下,脉症是相应的,“有时病即有是脉”。但也有脉症不相对应的特殊情况,所以才有“舍脉从证”或者“舍证从脉”的说法。临床必需四诊合参,才可以得到正确的诊断。


简而言之,我们相信,中医中药必将继承发扬光大,中西医结合会更好的为我们健康保驾护航。



家庭医生在线

我就是中医,而且真正背下来频湖脉学以及四言举要汤头歌绝四百味药性歌扩还有医宗金鉴儿科妇科等,整整用三年一科不能轻松的背,qi所以直到现代接近四十八年完全能背下来,这是古老中医学徒和传承的唯一方式,老师对我说有的徒弟这样背书达到了六年到九年!解放后老中医基本都归大队或者集体了,不允许单干,他们共同坐诊时候,声音高高的,比拼看谁能背下来,背多流利,大有比拼之架势!既然我能熟背,按道理,应该脉学很了不起吧而我以为,李频胡脉学的27部脉是理论,也可以说是完全是文学作品!有很多为了押韵和配和四气五行学说的堆积,所以就目前来讲,假如你背的越多,起到作用到相反,就是说让你看这个脉相是它又好像是它,但是脉学究竟有没有用处,给我们什么启示?这就是脉学的最大贡献和意义,我在从事几十年中医实践中,感到脉搏的运动能反应一个人是不是有别于他这个年龄段应该出现的正常脉象,比如一个三十岁的青年出现濡弱脉像,为啥出现?都是亚健康,造成脉管的弹力下降,而脉管弹力为啥下降呢,正气不足,阳气不足,这是整个身体的状态,就像汽车没汽油了,需要加油,而这样的病人所表现的是情致压抑,乏力,特别在心情上和饮食上甚至容易感冒,生活基本没有任何规律,而目前中医,都是一遍摸一遍对他掌握的脉学,自己问自己,他究竟是脉学里的哪个脉象呢?可惜的是李时珍脉学有27部脉形状,而且还有两脉三种脉联脉,在加上寸

部关部迟部出现的所说疾病个个不同,即使是现代计算机也搞不清楚!最后是中医把自己忽悠死了而开出处方是该补阳的给下寒凉该热者而开了肉桂等升阳之品,而这些医生,恰恰是大家所看见的脉象有用,而且可以达到一脉知病!但是你要想这样就要多实践,摸索出自己的特色,最好的中医啦,因为他还能背下几首好的处方还能熟对不上号悉频湖脉学当然让他背可能很难为他,因为他不是那个时代的中医,不是背学来的一句话从这点上看,古代脉学仅仅是一种启发而在临床上你永远


医歌子楚


内蒙古天宇

脉诊又称切诊,是医生通过手指按压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从而达到体察脉象的一种方法。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以寸口诊法为主。其实脉诊在古代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三种。目前能见到的主要是寸口诊法,主要是从脉的位、数、形、势分为二十八种脉象,从而察知体内的疾病变化。

诊脉,依靠的是医生手指灵敏的触觉来体验,因此,要准确地分别部位和脉象,除了熟悉脉诊理论以外,还要多做实践练习,否则就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如果提问者非要给脉诊戴上科学的帽子,要用科学数据来说明脉诊的工作原理,我只能说四个字“让你失望”了。

脉象的形成以心主血脉为主,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血液循行血管之中,输布全身,循环不休,运行不息,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需有各个脏器的协调配合;

肺朝百脉,即是循行于全身的血脉,汇集于肺,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布散,血液才能循行全身;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脾气的统摄;

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循环血量;

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且精可以化生血液,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故而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有密切的关系。

既然与脏腑气血有密切关系,那么,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自然会受到影响,脉象就会有变化,故通过诊查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和推断疾病的预后。

然而必须要指出,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处病处处受影响。现在很多自诩名医的中医,不闻不问,仅凭脉象诊病,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同时很多患者为了考大夫,见到大夫也不愿意多说话,给大夫一只胳膊,希望大夫通过脉象说出自己的病症;这种态度也是要不得的。

中医讲究的是四诊合参,而脉象与疾病的关系十分复杂,在一般情况下,脉症是相应的,“有时病即有是脉”。但也有脉症不相对应的特殊情况,所以才有“舍脉从证”或者“舍证从脉”的说法。临床必需四诊合参,才可以得到正确的诊断。


百年一服堂


我就是专门研究脉法的民间中医,就我个人而言,所谓脉象,实际上就是在心脏搏动下的血液流体力学。

振动脉内的血液,直接传导心脏的振动波,压力支撑起庞大的管道系统。血管在振动波的压力变化下一胀一缩,有如潮汐起落,形成峰值明显的回波。血液从大动脉到小动脉,再到动脉毛细血管,参与代谢后从静脉毛细血管转到小静脉,再到大静脉,期间经过无数次的迂回,心脏的振动波峰值逐步衰减,压力相对稳定,血管变形微弱,其形成的回波趋于静态。所谓静态在微观上当然也是动的,只是超出了常人的感知范围。实际上不管是动脉系的还是静脉系的毛细血管,其振动波已经是人手感知的极限之外了,已经接近于静态。

振动波传达的是血液在血管内循环的情况,身体各部与五脏六腑因自身特性的不同以及病变的性质、程度不同,影响到途经的脉管,也就是说脉管经过什么地方,其振动回波就带有什么地方的特点。脉管与心脏的内部距离不同,振动回波产生的时间也不同。这些都成为各自可诊断识别的标志。各种状态的回波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复杂的信息,即脉象信息。医生对脉象的解读和潜艇兵对声呐信号的解读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不过一个是用手,一个是用耳朵。所以脉象也可以是很科学的,并不神秘,可以技术化,更是可以学习的。

理想健康状态下的人体,气血在人体内运行,没有丝毫阻碍。基于生命构造的完美性,心脏的振动波被人体自动过滤吸收,波形平缓,表现出柔和平稳、清晰干净的特质,称为平脉。

振动波由心脏搏动的压力产生,表达的其实就是血管内血液压力的情况。这种压力支撑起人体的组织结构,表现在外的首先就是肌肤的质地和外形:高低肥瘦,软硬松紧,大小粗细等等,这些是相对静态的信息。还有另一类的信息正如濒湖脉决总结的: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这些主要是体现动态的信息。

一个人的生理状况,好比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沙石泥土、草木人畜等,无不在人身上可以一一对应。这是天地万物,一体全息的道理。我们要考察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既要看它的河流湖泊,也要看它的山丘平原、城市交通、物产矿藏等等,人也是如此。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张人体的山川河流图,我们称为全息脉象地形图。

简单的说,在脉象上通常能直接体现血管变形后的种种管状形态的,是各种大小的血管,尤其是动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因为太细,单个无法被感知,其表现以集群形式出现,血管内容物、和血管包裹物的形态决定了其形态。

什么样的物质存在导致了血管系统的异常,脉象上就体现什么样的物质特性。物质的特性,又受到外部和内部环境温度的影响,表现在脉相上就是寒相与热相的区别。同时,极端的情绪干预了神经和激素的运作,影响了身体内部物质的生养和运化,从而使脉象显现出情绪的特征。所以物质、温度、情绪是脉象构成的三要素。五脏六腑同样受到三要素的制约,反过来也影响三要素的存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脉象要素的考察,进而分析出五脏六腑乃至身体各部的真实状况。

不同物质形成的局部变异在脉象上显示的形象明显不同,相同物质形成的局部变异在脉象上显示的形象往往接近。动脉的变异通常是动的,静脉的变异通常是不动的。气性的病变以柔软的圆泡状出现,水性的以肿胀的水囊状出现,粘痰以果冻样出现,痰核(脂肪瘤)、肌瘤、息肉、血管瘤以大大小小的圆包状出现,脂肪以油膏状出现,结晶以细盐状出现,结石以硬沙粒出现,带包浆的结石边缘有软膜出现......如此等等,以其具有的形态和所处的脉位展开联想,就可以推导出是何种病变。这是全息最方便的运用。

空洞的描述理论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是真理。每天被众多的客人拿化验单考验,并且不用问诊就说出客人的绝大多数症状,那么脉诊的科学性就用不着争论了,没时间。


拈花一贴


141045108


蓝海6660

中医把脉可靠吗?当然是可靠。只不过现在很多医生的把脉手法都漏掉了很多环节。这些环节目前只有民间部分老中医还完整的保存着。很少有书把这层窗户纸捅破。古话说: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有很多真东西,怕是书上也未曾写啊!有鉴于此,曾有人深得民间老中医真传,将此脉学正确手法的不传之秘给展现出来了。究竟诊脉的正确手法是那般?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在诊脉之初,是医者用右手握住病者的左手(若是女子,医者则先用左手握住病者的右手)用医者的中指,环指,小指,按住病者的手心,以察寒热;拇指按住病人的手背,以知寒热;食指自然落在列缺穴附近的凹陷(挠骨与大指次指两筋的凹陷处)以察其病(这种诊法叫做察人迎气口)。

对于人迎气口的论述,历代医家争论不休,王叔和主张左手寸部为人迎,诊察外感表症;右手寸部为气口,诊察内伤里症。然而《内经》又认为结喉两旁的动脉称为“人迎”,左右手三部脉都叫“气口”。庞安常说:“何谓人迎?喉旁取之。”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提起这种诊法,岂不知《灵枢·经筋》说,“手太阴之筋,结于鱼际后,行寸口外侧”,这才是人迎气口的正确诠释。但是《灵枢·本输、动腧、经脉》与《素问·脉要精微论》等篇明指人迎为结喉旁胃经动脉,而《灵枢·经脉》又说“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循鱼际”,还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如此一来,矛盾之处就很多,究竟听谁的呢?通过实践发现,列缺穴附近凹陷处为人迎气口是正确的。而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也随之迎刃而解。

开始诊察脉搏的时候,让患者伸出手臂,掌心向上,很自然地平摆着,首先看准掌后的高骨隆起的地方(《解剖学》上称为桡骨茎突),这就是“关脉”所在的部位,“关部”的前方为“寸部”,属阳,“关部”的后方为“尺部”,属阴。把“关部”认准后,然后以中指先下于关部,其次以食指布于寸部,再次以环指(又称无名指)布于尺部。身高的人,下指宜疏,身体矮的人下指宜密。

在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医者不可留长指甲,因为指甲长了,在诊脉时不仅不方便,还难以把脉象审察准确,倘若有沉伏脉,那么按处岂不是有很深的爪甲印,又若为女子诊脉,岂非有伤大雅。

如果在诊脉过程中,发现“寸部”摸不着脉的搏动,却在手臂外侧。即“寸部”的上方,也就是列缺穴附近(人迎气口),可以摸到脉的搏动,这叫“反关脉”。有的人有一只手“反关”,有的人两只手都是“反关”,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属于怪变,医者应当详察,千万别认为寸口无脉,误认为是危恶之候。而且这种现象,有的医者一生遇到过多次,而有的医者却一生一个都碰不到,所以,当你发现有人寸口无脉时,你应该立即检查一下列缺穴(即人迎气口)是否有脉,如果没有,那么就是疾病,如果有,那就是“反关脉”,用不着心慌,也不必感到奇怪。

但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诊脉手法中的指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然而,这些与诊脉体位有一定的关系。我们通常所采用的是门诊体位,患者求诊时,让患者到诊断室内,患者与医者对坐,患者坐在医者对面左或右旁侧,二者之间的角度约在80~120度。以便医者顺手诊脉,不费腕劲,以寻求脉神。医者用左手诊察患者的右手,以右手诊察患者的左手,以示指定寸、中指定关、环指定尺。若患者坐的位置不顺医者的手,则医者必很费指力、腕劲、臂力,则指下未必尽能辨脉之真假虚实。但患者所坐的体位,要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才能使脉诊收集到的信息准确。

虽然一部分采用医者左手诊察患者左手,而且保持示指定寸、中指定关、环指定尺,但这种手法很别扭,临床不建议采用。

诊脉一直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但现今中医队伍中,还有多少医生在使用传统中医脉诊呢?古人在没有发明任何仪器之前,全部是使用的望闻问切来诊病的。那为什么今日之脉诊却又几成失传之技了呢?我们应该反思,更需要去传承。对于脉学而言,还是要去民间,多跟随民间老中医来学学,才能学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诊脉秘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