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背景的大清“文正”

文|蘭臺烽火

在雍正、乾隆時期,張廷玉和劉統勳是漢人中官職最高,地位最顯赫的兩個人,張廷玉雖然才能卓越,但也有著父親張英留下的堅實基礎,數十年受到康、雍、乾三代的帝王的器重。而劉統勳完全沒有家世背景,那麼,在一貫堅持崇滿抑漢的清朝,劉統勳是如何成為宰相的?

劉統勳|無背景的大清“文正”

劉統勳生於康熙三十九年,他在雍正二年考中進士,那一年他25歲。在雍正時期他先後供職於翰林院與詹事府,並在南書房充當皇帝的文學侍從,主要從事文字工作。

乾隆即位後,發現劉統勳的辦事能力非凡,因而在乾隆元年升為內閣學士,並派他到浙江海塘工地去治水。

乾隆六年,劉統勳被任命為左都御史,作為監察系統的一把手,他在任職後一年就上了一道震驚朝野的奏摺,請求乾隆遏制大學士張廷玉和首席軍機大臣訥親,而這兩個人在當時都是權傾朝野的重臣。

儘管乾隆皇帝沒有積極採取劉統勳的意見,但是他的剛正不阿還是給乾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乾隆十一年,劉統勳代理漕運總督,三年後任命為工部尚書,到了乾隆十七年時,劉統勳以刑部尚書的身份在軍機處行走。

劉統勳|無背景的大清“文正”

乾隆十九年,在爭權奪利中失勢的準噶爾貴族阿睦爾撒納投奔清廷,準噶爾部的內亂的確為乾隆徹底解決準噶爾部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雖然清廷在糧餉方面的準備並不充分,但乾隆決不會放棄這一難得的進軍伊犁的機會。

於是,劉統勳被調往巴里坤建立臺站、轉運糧餉。乾隆二十年二月,清軍兵不血刃佔領伊犁,天山南北20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收復。在劉統勳的指揮下,雖然從巴里坤運往伊犁的糧食源源不斷,但仍不能完全解決數萬大軍的糧餉問題,因而在該年六月清軍主力從伊犁撤回,只留下一千五百人駐守伊犁。

清軍主力撤退後,阿睦爾撒納發動叛亂,駐伊犁將軍班第戰死,定西將軍永常帶領軍隊撤退。雖然劉統勳並不知道永常擅自撤軍,但他也很清楚在清軍主力回撤的情況下,靠一千多兵力是不可能守住這片新開闢的疆土的,為此他上疏乾隆,建議把部隊撤到哈密,以避免更大的損失。

可是,乾隆竟把敢講真話的劉統勳與擅自撤軍的永常一起逮捕,不久恢復理智的乾隆下令釋放劉統勳及其家人,還在諭令中公開承認劉統勳不但無罪反而有功,並讚揚他:“統勳在漢大臣當中尚奮往任事”。

劉統勳|無背景的大清“文正”

乾隆最清楚,劉統勳最擅長的還是治河與查案。乾隆二十一年六月當銅山孫家灣之水漫堤後,乾隆派劉統勳前往,並讓他取代被革職的富勒赫,主持加高堤壩的工程,並於年底完工。一年後,乾隆又派劉統勳前往徐州督休近城石壩。

在此期間,劉統勳還奉命多次審理貪汙大案,如雲貴總督恆文勒索屬下案、山東巡撫蔣洲在山西任內挪用庫銀案、江西巡撫阿思哈受賄案等。

劉統勳因政績突出,在乾隆二十四年被授予協辦大學士,兩年後晉升大學士。雖然劉統勳具備宰輔之才,但他畢竟是漢人,更何況宰相的位置早在乾隆十四年就已經被傅恆占上了。然而誰也沒有料想到傅恆在平緬戰爭中染病亡故。

劉統勳|無背景的大清“文正”

傅恆去世後,內閣首輔與軍機處首席大臣分別由劉統勳和尹繼善循例升任,而尹繼善任首席軍機大臣剛七個月竟也去世了,於是七十二歲的劉統勳便循例成為了軍機處首席大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宰輔。雖然劉統勳擔任真宰相只有二年,但是在他死後,乾隆卻給了他一個文官最高的榮譽,即諡號“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