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大半輩子的醬油了、你知道醬油的前身今世和做法嗎?

吃了大半輩子的醬油了、你知道醬油的前身今世和做法嗎?

醬油

吃了大半輩子的醬油了、你知道醬油是怎麼做成的嗎?

醬油是中國自古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傳統調味品。家家戶戶離不開它,醬油是用豆、麥、麩皮釀造的液體調味品。色澤紅褐色,有獨特醬香,滋味鮮美,有助於促進食慾。你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知道製作醬油是一件漫長的事情嗎?

吃了大半輩子的醬油了、你知道醬油的前身今世和做法嗎?

精緻醬油

醬油是由醬慢慢演變而來,最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在周朝的時候就有製做醬的記載了。而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醬油之釀造純粹是偶然地發現。中國古代皇帝御用的調味品,最早的醬油是由鮮肉醃製而成,與現今的魚露製造過程相近,因為風味絕佳漸漸流傳到民間,後來發現大豆製成風味相似且便宜,才廣為流傳食用。而早期隨著佛教僧侶之傳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韓國、東南亞一帶。中國醬油之製造,早期是一種家事藝術與秘密,其釀造多、由某個師傅把持,其技術往往是由子孫代代相傳或由一派的師傅傳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釀造法。

吃了大半輩子的醬油了、你知道醬油的前身今世和做法嗎?

古法車間

黃豆經過發酵是時間的成品,醬油、醬、醋等必須通過時間的歷練方能修得正果,而現在的食品加工廠為了獲得暴利,產品很少是經過長時間的發酵而成,很多都是通過各種添加劑來完成整個製作工藝,或者直接是用化學品勾兌而成。來看看現在製作工藝吧

吃了大半輩子的醬油了、你知道醬油的前身今世和做法嗎?

釀曬

首先細心挑選黃豆,黃豆浸泡膨脹無皺紋,用清水漂洗幾遍,晾乾,放到籠屜裡面蒸煮1-2小時,然停火自然降溫。不要蒸爛,黃豆降溫降到40℃以下,接種醬油曲精,將曲精和麵粉混合均勻,和黃豆拌勻,讓黃豆都沾上面粉。前期準備要做好。

吃了大半輩子的醬油了、你知道醬油的前身今世和做法嗎?

大缸存放

在把拌好的黃豆放在乾淨的盒子,用布包好,放到空架上面發酵制曲。 溫度30-35度之間最好,8-12小時,料發白,將曲翻一次,溫度低延長時間。 28小時左右,黃豆表面會長滿菌絲(菌絲為黃綠色),此時已經制曲完成。(受季節、溫度的影響,長菌絲的時間可能會更長一點) 把制好的曲,曬3天的太陽。看來這個程序也是不簡單呀

吃了大半輩子的醬油了、你知道醬油的前身今世和做法嗎?

自然晾乾

再把曬好的醬油放到缸裡面或者瓶子,加入配比好的的鹽水,(鹽水溫度55-60℃),然後封閉,暴曬使曲發酵,每天用木棍攪拌1次,7天后再加配比好的鹽溫水,水溫50℃左右,2-3天攪一次,再發酵半月,半月後在太陽下密封暴曬自然發酵,不易再攪拌。時間感覺好久

吃了大半輩子的醬油了、你知道醬油的前身今世和做法嗎?

發酵中

4個月後打開看看,顏色已經很深,醬香味很濃,曬的時間長味道會更好 。用紗布袋榨去殘渣即可。醬油渣,加鹽水再過濾,重複可以出3遍,放入鍋內加熱消毒,煮15分鐘左右,撇除泡沫。 煮好的醬油,嚐了味道很鮮,煮好的醬油最好裝入瓶子,不要密封,瓶子口用紗布包好,防止灰塵,曬20天左右,沉澱後味道更好。來之不易啊。

吃了大半輩子的醬油了、你知道醬油的前身今世和做法嗎?

發酵完成

吃了大半輩子的醬油了、你知道醬油的前身今世和做法嗎?

市場上醬油

醬油食前要驗明正身。消費者在市場上購買醬油時,特別要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買醬油要一看二搖三嘗味。看質量指標,看顏色;好醬油搖起來會起很多的泡沫,不易散去,也可貼著瓶口聞味道,好醬油往往有一股濃烈的醬香味,嚐起來味道鮮美,而劣質醬油搖動只有少量泡沫,並且容易散去,嚐起來則有些苦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