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周至县: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周至县统筹办主任辛维均在乡村振兴工作擂台赛上发言

为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王永康书记在第3期“追赶超越”擂台赛、蓝田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周至县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扎实认真落实。县委书记杨向喜多次在基层调研、指导“三农”工作,并赴杭州、丽水、镇江等地开展招商引资、考察,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好“一线总指挥”。现就相关工作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1.聚焦脱贫摘帽,脱贫攻坚不松劲。县级领导4月份驻村帮扶65余次、召开座谈会、板凳会30多次、走访群众200余户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习总书记在成都座谈会上讲话和中省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审议周至县光伏扶贫工作方案,讨论通过了《周至县2018年脱贫攻坚夏季会战方案》,《周至县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周至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指导意见》。至今,已为13057名贫困学生发放教育资助金1260万元,安排送教上门440节、送教老师110人次。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四重保障”政策,为8608人次报销558.46万元,为4人办理住院周转金58万元。召开西安市“十百千万”推进会,确定46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4400户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摸底工作,实现劳动力家庭户均1人就业,举办烹饪、电商专题培训2期,培训贫困劳动力90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239人。县政协组织进行了脱贫攻坚专项督查,有力推进了各项工作。同时,组织各镇街召开脱贫攻坚“回头望”工作安排部署会,围绕产业、就业、住房、政策、纪实等方面,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面体检,确保扶贫工作不留死角和盲点。苏陕合作不断推进,第一批10名科级领导赴太仓挂职锻炼;确定了今年两地协作项目19个资金1100万元;达成用工意向3344人;两地交流对接帮扶工作有力;中国社会扶贫网已累计注册爱心人士1.34万人,对接成功率63.82%

2. 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在美丽经济上求突破。全力抓好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增苗木花卉2万亩,总面积达到17万亩。用“农业+”的模式打造新业态,陕西黑河国家森林公园民宿集群项目已完成18座小木屋的基础建设施工,并纳入省级康养基地。着力推进幸福源现代农业园、长扬园区、竹林园区和佰瑞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基地提质增效项目快速建设,完善园区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500亩,大棚架改造600亩,修建花粉生产车间一座,购置果园机械18台,开展各类培训会36场次,受益4400人次。组织44户电子商务企业及猕猴桃专家召开了周至县“电商+产业+扶贫”座谈会,推广“互联网+企业+合作社+党支部+农户”模式。4月份新备案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2家,组织2家优秀合作社赴北京培训。围绕全域旅游,制定了《周至县关于加快推进民宿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周至县民宿经济发展指导方案》《周至民宿标准》,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

3. 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在建设美丽乡村上出实招。建设4个特色小镇,周至水街生态旅游小镇已开工;中国周城古韵小镇完成投资7500万元,欢乐谷项目已正式启动;终南山·暖泉湾有机猕猴桃国际养生小镇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食品生物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案初稿已完成;哑柏园艺花卉特色小镇产业片区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已流转土地90亩,正在进行清表,沿渭公路哑柏景联段已完成景观绿化及游步路铺设。建设5个田园综合体,西部爱尚牡丹花世界生态文化园,已建成精准扶贫示范园,完成鸡鸭舍、日光温室示范大棚建设工作,栽植苗木12300余株;中国·周城完成土楼改钢筋混凝屋面398平方米;烟柳风荷生态农业庄园完成智能温室大棚建设30亩、种植竹子10亩。建设16个美丽乡村,下发了《关于建立美丽乡村“5+2”联系制度的通知》,4月12日召开了2018年美丽乡村观摩推进会。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起草了《周至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和《周至县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已建成一座垃圾热解气化站,正在调试设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行动,2018年计划实施158个行政村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开展农村厕所提升改造行动,2018年计划建设131座,大力开展农村增绿增彩工作。

4. 实施乡村基层治理,在建强美丽党建上做实功。召开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推进会。4月24日—27日,分两期对全县264名新任村级党组织书记进行培训。依托“一网四制”工作机制,不断延伸矛盾纠纷调处触角。截止5月3日,周至县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部完成,同时压茬推进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县264个村已有262个村成立选委会,261个村制定了选举办法。

5.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在激活发展内生动力上重创新。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定了黄鹂果品专业合作社和西安市秦润蔬菜专业合作社为2018年标准化示范基地。六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申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共开展猕猴桃管理技术培训会30多场次,录制电视讲座1场次。4月13日召开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会,下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周至县实施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作方案》,对村集体经济按上级要求比例予以补贴到位。

6. 着力改善民生,在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上出实招。县教育局实施“全面改善义务段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28所学校建设项目勘察、施工图设计已完成,正在办理招投标。补齐农村社保短板,对困难群众坚持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和在册贫困户实行“四重保障一站式”救助。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发放教育资助金,联系太仓资助1000名留守儿童,为困难妇女发放救助金67100元。

7. 打造美丽人家,在创建文明乡风上补短板。2018年,我县共安排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146个,已开工建设16个,完工7个。96户危房改造任务中58户已竣工。按照《西安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春季复工会战实施方案》,我县安置房4月底已全面竣工,6月份组织群众搬迁入住。下发了《创建“美丽庭院 美丽人家”活动实施方案》,广泛发动妇女栽花种草,进一步美化生活环境。创建10个文明村,4月份我县刘彩虹获“助人为乐好人”荣誉称号、王乃祝获“敬业奉献好人”荣誉称号;董飞霞入选自强励志类陕西好人。举办了“扶志扶智乡村振兴大讲堂”,鼓励贫困户改变观念,早日脱贫。印发了《周至县2018年度“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三下乡”活动,建设文化礼堂。在竹峪镇鸭沟岭村、丹阳村等几个村建设文化礼堂,截至4月底,已完成招标和合同签订工作。

8. 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今年,我县建设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34个,目前,已完成项目申报、评审、前期规划设计及场地清理等各项工作,近日开始招投标。建设幸福新农村示范村8个,现已完成实施方案编制、评审,整合资金计划下达后立即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在推进“三农”新发展方面也面临着明显的差距和短板。作为西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农业大县,基础差、底子薄仍是周至最大的现实,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一二三产发展不协调,农产品供给质量亟待提高;二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较为滞后,农村环境和乡村整体发展水平亟待提升;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知名品牌不多,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业综合效益亟需提高。

三、下一步的措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强农富农、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持续推进,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一是明确发展目标。按照二十字总要求,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做好山水文章,助力脱贫攻坚。二是调动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党员亮身份,做承诺,示范带动,广泛动员,引导群众主动融入五个美丽建设。三是整合资源要素。全力推动三变改革,全面盘活农村资源,积极探索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四是打造示范亮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农厕改造、污水处理、沿路绿化美化等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突出亮点特色,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样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