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违约风险或持续上升 下半年投资应关注企业现金流

近期,中国的违约风险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去杠杆带来的金融收紧加剧了规模较小的企业所面临的流动性问题。对此,业内专家预计下半年可能出现更多的企业违约事件,整体数量或将超过2017年。在此背景下,下半年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一些现金流稳健的企业,而地方政府债方面,可主要挑选透明度相对较高而且稳健的产品作为投资对象。

债市违约风险或持续上升 下半年投资应关注企业现金流

债市违约事件频发

围绕近期违约潮,市场与投资者都感到有些担心,未来债市会如何演变,投资者又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5月24日,富达国际固定收益基金经理黄嘉诚针对违约问题和下半年债市走向发表了一系列观点和看法。“四月和五月连续高频出现的一系列违约事件,引起了市场的广泛担忧和关注。此轮违约的一大触发点在于这些公司在公开市场上很难发行新的债项以偿还旧债,银行取消了给他们的备用信贷,尤其是小型银行不愿放贷。除此之外,有的公司也面临应收账款无法回笼的问题,因此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流动性紧张甚至违约。”黄嘉诚分析道,“自2014年第一起违约事件发生以来,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家民营企业出现违约。在打破刚性兑付的大环境下,政府对企业的隐性担保可能会减少,政府对违约的容忍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预计下半年可能出现更多的企业违约事件,整体数量或将超过2017年。”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债券违约事件频频发生,违约事件主角以民企居多,其中不乏大型企业和A股上市公司。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已有16只债券出现违约,涉及金额合计超过130余亿元;相比之下,2017年同期仅有9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违约规模为72亿元。

即便如此,黄嘉诚认为:“中国市场的违约率目前只有0.1%-0.2%,仍然低于许多地区和市场。比如,以美元计价的亚洲高收益债券违约率大概能达到3%-4%。而违约总额目前达到910亿人民币,这一金额也只占中国债务总量的0.12%。”

债市违约风险或持续上升 下半年投资应关注企业现金流

投资者应关注企业现金流

虽然预计出现更多企业违约的前景令人担忧,但债市并非毫无转机。展望2018年下半年,黄嘉诚认为,囯内政策从“去杠杆”到“调结构”的转变和中美贸易冲突将为接下来债市走势重新奠定基调。

他指出,央行在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已经将“去杠杆”的字眼去掉,而换成了“调结构”。这一提法的改变释放了非常重要的政策信号,意味着政府的调控重点已经从单纯的降低杠杆率,转向策略性地调整不同行业间的资源配置和资金流向。加上近期推出的资管新规,可以预期下半年中国债市有望回归基本面。“中美贸易战如果继续升级,可能对高科技和中国制造2025所涉及的关键性产业造成冲击,从而打击市场的风险偏好。随着风险偏好的降低,利率债将会获益。信用债方面,我们会看到受影响行业的信用利差将会拉宽。”

关于投资策略,黄嘉诚表示,下半年应重点投资一些现金流稳健的企业,尤其是国企。行业方面,可考虑一些消费零售业的公司,而对于产能过剩的产业,例如煤炭钢铁,则应非常审慎。地方政府债方面,应主要挑选透明度相对较高而且稳健的品种作为投资对象。

业内专家还表示,对投资者来说,现在不仅需要远离典型的现金流与盈利能力不佳的企业,同时还需特别防范缺乏核心竞争力、自身主营业务不精、高负债率、盲目追求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对外部的融资渠道很依赖,在紧信用的环境下容易出现风险事件。

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