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對於寶寶來說不一定是越早越好,寶媽需重視!

育兒:這件事對於寶寶來說不一定是越早越好,寶媽需重視!

當孩子18個月大以後,可以考慮和準備讓孩子開始學習如何上廁所排便排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如廁訓練。孩子出生之後,很多技能隨著生長髮育會自己掌握,但是很多技能需要家長的協助、引導和訓練才能掌握,比如自主入睡、比如自主進食,再比如如廁訓練。

這件事對於寶寶來說不一定是越早越好,寶媽需重視!

當孩子還比較小,甚至還不能控制自己的膀胱和腸道時,我們便可以給他們準備一個兒童馬桶了,這樣方便他們模仿大人。

首先,在時間上,寶寶如廁訓練最好是在臨近夏天,衣服越穿越少時。

寶寶每天排尿次數、間隔因人而異,一般在剛睡醒、吃完奶或飲水之15分鐘左右時,最有尿意。

連續兩次後,間隔會長一些,瞭解規律後就可以有意識地把尿。如此連續執行15-30天,即可養成習慣,注意不要隨意更改訓練時間。固定便盆位置也有利於形成條件反射。

這件事對於寶寶來說不一定是越早越好,寶媽需重視!

另外把尿時間不宜過長,3-5分鐘即可,寶寶沒有便意,就過會兒再試。長時間處於把尿姿勢,會使寶寶產生排斥情緒,適得其反。

把尿訓練趕早不如趕巧,掌握寶寶排便的規律和時間,是寶寶排便訓練成功的關鍵。不能因為怕寶寶尿溼衣褲,就過於頻繁的把尿,這樣可能會造成尿頻,不利於腎臟和膀胱的發育。

如果孩子已經4歲了,白天還經常排洩在褲子上或是6歲了還經常夜間尿床,那麼有必要帶去給醫生看看。

這件事對於寶寶來說不一定是越早越好,寶媽需重視!

如廁訓練對家長來說是一件有壓力有挫敗感的事情,但記住這只是暫時的,你的孩子遲早“會”學會。無論孩子做得好不好都不要在一開始就感到恐慌。當孩子準備好了,他們會學得很好。一定要對孩子有耐心。


西溪鬧鬧: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臺,一站式解決寶寶的養育和啟蒙!

同時歡迎大家評論、關注、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