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家的“红色家风”

战争年代,黄克诚将军曾在朱家大院指挥部队打击日本侵略者。黄克诚离开后,朱家四代人精心守护着朱家大院,把“守护老宅”列为家训,代代相传。

走进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益林镇西南村,在一排排崭新的现代化农家小院当中,灰色砖瓦的朱家大院十分显眼。绿竹倚墙,条石铺地,还有略显斑驳的紫铜色梁柱……经历几十年的风雨,朱家大院几乎仍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今年68岁的朱如松,是朱家大院第四代守护人。20世纪40年代,老宅的主人是朱如松的曾祖父朱立品。1944年11月的一天,时任新四军三师师长的黄克诚来到老朱家,朱立品特意腾出主卧东房给黄克诚居住。

在这个老宅,黄克诚指挥新四军三师将士和盐阜、淮海地区几百万群众打击日本侵略者和日伪军。1945年9月,日本投降之后,黄克诚离开了朱家大院。从那时起,朱立品就立下家训——要世世代代守护这座老宅。

1962年,朱如松的祖母去世,当时朱家的生活十分拮据,连老人下葬的棺材都买不起。村里人建议把老房子的木材拆下来给老人做棺材。但是,祖父朱进芝说:“朱家老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谁也不能动。”最后,朱家后辈只好把厨房上梁的荆条拆下来拿去换钱,才给老人做了寿木。到了20世纪80年代,朱如松的父亲朱九湘和叔叔二人长大成人,要分家立业。有人提出要把房子拆成两半,朱九湘断然拒绝。

2008年,朱九湘去世,朱如松成了朱家大院的主人。朱如松秉承家训,细心维护这老宅。来到黄克诚曾住过的卧室,老式木床、衣柜、桌椅、箱子仍是原位摆放,桌子上还放着钢笔、煤油灯,好像黄克诚从未离开过这里。

2008年,益林镇政府找到朱如松,商量修缮老宅对外开放参观事宜,朱如松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朱家大院对外开放后,朱如松还担任起了义务讲解员。在讲解中,有几个故事,他每次都会讲道:“黄师长还经常借钱给村里百姓,让他们去做生意用”“那年腊八,祖父叫黄师长来吃腊八粥,黄师长怎么都不来,怕添麻烦” ……

如今,在朱如松的带动下,身为小学老师的妻子顾秀萍成了朱家大院义务讲解员,连在阜宁县生活的大儿子朱海亮、在南京市生活的小儿子朱海明也会时不时回来做讲解。

老人们常说:“三岁看到大。”孩子将来的成长进步、安身立命与良好的家风息息相关。良好家风非一日形成,需代代传教。老朱家四代人接续传承红色家风,坚守的不是与名人结交的炫耀资本,而是一个家庭应有的民族大义。

老朱家的“红色家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