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是谁的诗句,描写了怎样一副场景?

我属鱼没脑子

这是白居易的诗句。诗的名字叫

池鹤

且看全诗: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鹤就是白居易自己对自己一种比喻。白居易一生兼济天下为己任,但是遭到朝中之人的排挤,既然不能够兼济天下,那么他就开始独善其身,就算自己落魄了,也去欣赏自然的美景,养足内心的浩然正气,而不是与世俗同流合污。这首诗就是他的这种思想的写照。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伴侣,在乱哄的鸡群之中自有风度。我就是如此的耿直,身处何处都能够洁身自好。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低下头害怕丹砂掉落,晾晒翅膀的时候担心白色的尾巴消失。诗人既然以鹤自比,丹砂和短尾都是诗人身上高贵的品格,怎么能够丢掉呢?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转眼觉得鸬鹚毛色浑浊,嫌弃鹦鹉的叫声太谄媚。通过鸬鹚、鹦鹉与鹤的对比更能显示出鹤的卓尔不群。诗人心中对于那些官场之中谄媚之人也是极度的痛恨。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对风鸣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既然没有伙伴,我自己就去欣赏天地之间的景色聊以自慰,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白居易的诗歌向来通俗易懂,但是诗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他的成名作“草”从小就会背诵,但是千古之中能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却没有几人,大道至简,越简单反而越有难度。

这首诗也是很通俗,就是白居易对于自己官场生活的描写,不管身处何方,自己的信念都不能够被动摇。

这首诗在白居易的诗中不算太出名,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碰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