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湖南为什么成为日军最难攻克的地方?

我的小可爱看喜剧


毫无疑问,湖南抗战是抗日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自1938年10月27日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湖南便成为了抗战的前线。而由于国民党政府已于1937年12月迁都重庆,湖南又成为四川重庆大后方的坚固屏障,直至战争结束。

抗战期间湖南六大会战——其中长沙会战有三次

日军对湖南的进攻不可谓不用心,日军在湖南总共发动了六次大型会战,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的三次长沙会战,1943年11月至12月的常德会战,1944年5月27日至6月18日的长衡会战以及1945年4月9日-6月7日的湘西会战,岗村宁次、阿南惟几以及横山勇都是堪称冠绝一时的名将,而湖南能够得以不失,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山河险要

从地图看,湖南省可谓山河险要,北邻长江,下来便是洞庭湖平原,西北有三条大河,澧水、沅江和资水,这一带河汊纵横非常不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的机动;东面与江西交界处则是崇山峻岭,幕阜崇山峻岭、连云崇山峻岭、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以及罗霄组成了湖南的天然屏障,可称雄关险隘。

湖南腹地地形

而湖南的腹心地带同样是河汊纵横,尤以长沙北面新墙河、汩罗江、捞刀河以及浏阳河是最好的防守屏障。而几次长沙会战,基本都是以这四条河流为依托建立了四道主防线,节节抵抗,步步为营,薛岳的“天炉战法”才得以实施。

正是由于湖南地形的复杂,国军才能够在本身装备及兵员素质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对抗优势日军,并打得进退有据。

湖南能够得以不失,地形险要可居首功。

将士用命

在抗战中,湖南隶属于第九战区,战区司令由陈诚担任,但长期由薛岳将军代理,薛岳将军自不必提,那是“军神”级的大Boss,“天炉战法”让将军名扬海内外。

第九战区以下有4个集团军,直辖6个军,另有军委会直辖第74军。4个集团军中罗卓英的第19集团军为中央军,杨森的第27集团军也是川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直辖6个军中以李玉堂率领的第10军最为精锐,1939年3月,其前身第8军在李玉堂率领下在棺材山阻击日军,并赢得“泰山军”称号,后又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守卫长沙,充当“天炉战法”之“天炉”炉底,给日军以重创;而军委会直辖的第74军更有抗战铁军的称号,并获颁多面飞虎旗——国民革命军最高荣誉。另,第74军即后来的整编第74师前身。

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长李玉堂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当抗战到相持阶段后,日军国小民寡的先天不足便暴露出来了:其大部分兵力被牵制在占领区前线以及敌后战场,能够自由调动的机动兵力也就剩11军了。而前线部队由于补给线漫长也有攻击乏力之虞。我们看下日本发布的对日本陆军的一般指导要领:“在武汉地区配置一个作战军(即第十一军),使之控制江湖方面的敌主力部队。该作战军应适时对聚集之敌给以反击,挫败其抗战企图。但要注意避免战局的扩大”。这说明对于日军来说,主动进攻作战,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曾任日军第11军司令官的阿南惟几

外援给力

众所周知,抗战中国军不同程度的接受了德国,苏联、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军事援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武器。常年战斗于第九战区的74军便于1941年4月,上高会战结束后换装了苏式武器,是当时首批换装苏式武器的五个军之一,苏式武器的装备使74军战力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抗战时期国军中的苏式机枪

关于军援,最值得一提的其实是芷江机场。芷江机场于1937年底开始修建,耗时近一年,于1938年10月竣工。在抗战中,有苏联志愿空军中队,美国空军以及国军空军都曾在此驻扎,其中最知名的当属美空军第十四航空队战斗机队——比较正牌的“飞虎队”。芷江机场实力雄厚,除有数百架各型战斗机外,其周边还有约20万地面部队驻扎,有“远东第二大机场”的称号。

中美空军混合大队队徽

联军空军——尤其是中美空军,对中国的抗战贡献巨大,他们几乎参与了湖南的所有会战,多次主动出击对日海陆空三军实施打击。1944年5月底长衡会战期间,芷江机场出动飞机炸毁日军运输船,运输车队若干,一度打断了日军的补给线,并直接参与了衡阳战役。最震奋人心的是1945年2月25日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突袭东京的行动,并有一枚炸弹命中了天皇的皇宫,大大震慑了敌胆。芷江机场还直接参与了湘西会战,又称芷江保卫战,此战之后,日军彻底失去了中国战场上的制空权。

其他战区支援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第九战区固然坐拥金城汤池,麾下又不乏强兵悍将,但在战场上难免会出现失误。1941年9月7日,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调集了4个师团又4个旅团的兵力向长沙进攻。而此时薛岳以“天炉战法”迎战。而由于第九战区的通讯密码被窃取并破译,导致战局急剧恶化。日军主力4个师团直捣战区腹心,兵至长沙城外,而国军猝不及防,正面战线纷纷被击破,奉命救援的74军也在中途被伏击并被打散。长沙城眼看不保,第九战区岌岌可危。就在薛岳调兵谴将意图自救的同时,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急令与第九战区相邻的第3、5、6战区向日战区发起猛攻,以围魏救赵之计解长沙之围。其中,尤以第6战区对宜昌的进攻最为急迫,迫使日军第11军下达了反转令。在日军撤退途中,缓过劲的薛岳又命各部国军衔尾追击,对日军造成了重大杀伤。由此,第二次长沙会战由败转胜,双方又恢复到战役前的态势。

第二次长沙会战态势图

由此可见湖南省与第九战区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其他战区的策应同样重要。

综上,抗战中,湖南具备了天时——相持阶段日军强弩之末;地利——山河险要易守难攻;人和——战区实力雄厚,友邻配合得当,外援给力,三大致胜要素,才能够成为日军最难攻克的省份。


海子蔚蓝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第一,湖南地形复杂。

湖南的地形非常复杂,不要说十万大山的湘西,即便湘中和湘南也到处都是大山、湖泊、河流。

这种地形不要说作战,就算日常旅游业够呛。

说白了,这里是比较适合防御的地形,易守难攻。


第二,湖南民风凶悍

粟裕是湘西人,他回忆自己在小学时候,十几岁年纪就敢舞动弄枪同镇上的北洋军士兵打架。

要知道,人家可都是成年人,他们不说是孩子最多是少年。

可见,湖南人凶悍的一面。

在湖南作战,由于湖南人本身凶悍,加上日寇到处烧杀淫掠,引起了公愤。

湖南战场的民众,完全支持国军抗日,出钱出人甚至出命。

以长沙会战为例,每次会战开始前,大量民众都要参加破路、修工事、运输等繁重又危险的任务,却没有人有怨言。

除了正规军以外,湖南还有大量的民众自卫军,也敢和日寇正面对抗。


第三,湖南人心齐

湖南人一大特点,就是比较团结。

在抗战中,这个团结很快转变为爱国热情。

日寇攻打到湖南,男女老幼全部团结起来,甚至山上打劫的土匪,也下山参加抗日。

整个湖南一条心,敌人也就很难打了。


第四,蒋介石在这里投入巨大兵力

薛岳这个老虎仔,鼎盛时期兵力超过三四十万人。

而这三四十万人中,一半以上是比较精锐的中央军部队,战斗力很强。

换句话说,湖南也是蒋介石认定的主战场。


萨沙


任何事情人是最主要的,湖南成为最后的抗日主战场要感谢薛将军,他看到了湖南民众的血性正义,在老蒋想要放弃长沙时,坚持抗战取得战果,才也蒋后来的支持,一开始老蒋的军阀思想是要保持他主力军的实力,早早准备焦土政策弃守长沙。说地形,说其他因素都是次要的,武汉,广西,其他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最后决战在湖南,就是人!湖南军民的强悍,团结一心坚定的支持抗战,薛岳的战法得当,才有后来一步步老蒋把湖南作为主战场。为湖南点赞


LadyEmily008


湖南地处丘陵水网易守难攻和三湘子弟兵的凶悍已经被无数伙伴引用大量实例证明,笔者不在此赘述,就中日双方的战略战术在此谈谈为何湖南成为最难攻克的地方。

14年抗日战争自始至终,实际上只要是日军想要攻取的中国城市都会全力以赴的去攻击,基本上没有不得手的。只是苦于实力不济,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因此在取得战术胜利却是以牺牲战略为代价。 湖南可以说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最前沿和屏障西南大后方的最主要据点,是中日双方必须争夺的要地。武汉会战结束后,纵观中日两军几乎都把最精锐的部队投放在了湖南。中国方面是以薛岳上将指挥的第9战区,下辖5个集团军约40余万兵力。日本方面则是由冈村宁次中将指挥的第一支机械化兵团——第11军,兵力最多时达到7个师团约20万人。

所不同的是,经历了日军大本营和冈村宁次都认为完全以军事打击或是以政治诱降实现对中国的占领已经不可能,那就只有先对中国军队进行毁灭性打击,特别是以蒋介石黄埔系骨干将领统率下最精锐的中央系部队,一旦将其消灭或重创,将会从根本上动摇中国国民政府的抵抗意志,瓦解其正面战场,逼降国民政府。

而中国方面,虽然经历了全面战争以来的一系列丧师失地,但是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逐渐发挥出了效果,日本资源、军力匮乏的弱点则逐渐暴露出来,自武汉会战后,日本再也不能一次聚集数十万大军投入一场战役。而中国方面无论是政令、军令从抗战初期的一盘散沙状态走向了统一,举国上下凝聚力空前加强,军队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在国际援助下还是保持住了战斗力,在抗战战场上也逐渐稳住了阵脚,同时也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一系列战法。

综上所述,日本方面,特别是在冈村宁次担任第11军司令期间,发动的一系列战役均不是以过去那种攻城略地为主要目标,而是以打击中国军队主力——中央军部队为目标。

于是,冈村宁次将目标锁定在隶属于第九战区的中央军50个师,核心则是关麟征部第15集团军。可以这样说,日军在湖南战场发动的的5场大会战的第1场——第1次长沙会战,其实并不是以夺取长沙为目标。而与之对阵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上将,一开始并不准备与冈村宁次决战,而是让开大路,运用正面阻击和侧击相结合的战术将冈村宁次的10万大军放进来,在长沙城下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歼其一部。第一次长沙会战历时1个月,冈村宁次从湘北新墙河一路打到长沙城下,未能实现歼灭第15集团军的目的,却发现20多万中国军队从四面八方向他压来,无奈之下只好主动撤出战场。

所以,由此可以得出,湖南的得失同双方的战略意图息息相关。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冈村宁次总结经验得出,要想给予中国军队第九战区以毁灭性打击,就必须对其穷追猛打,而不是像这次打一下就撤回来。但是冈村宁次没有想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日军大本营再次调整了其战略部署,在湖南这个局部战场还能投入多少兵力对中国军队进行“穷追猛打”呢?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冈村宁次离开第11军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继任者园部和一郎先后发动枣宜会战和上高会战,一胜一负,1941年3月,阿南惟几接任第11军司令。1941年可以说是让整个世界都难以喘息的一年,下半年伊始,苏德战争爆发,一下子澄清了混乱不堪的国际局势。法西斯统一战线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迅速形成,再次极大的影响了日本的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日本陆海军之间北进与南进两种策略的竞争由对立完全走向恶化,而大本营也倾向于南进,但同时又认为不能在中国战场有丝毫停顿,以免给中国政府造成日本在中国支持不下去的印象,这对于在华日军将是极其危险。于是,在阿南惟几的指挥下,日军于1941年9月上旬发动了在第11军参谋官们认为是“以国家命运孤注一掷”的第二次长沙会战。这次日军投入的陆军兵力有3个师团又4个支队,共11.5万人,略多于第一次,但是航空兵部队大部分准备南调或用于轰炸重庆,没有多少投入支援陆军作战。

日军这次虽然以夺取长沙为目标,战力也确实凶悍,仅仅半个月就击溃正面阻击的30万中国军队,中央军最精锐的第8军、第74军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兵临长沙城下,其第4师团甚至一度进入长沙并在市中心升起军旗。然而遗憾的是距离长沙千里之外的后方基地宜昌遭到中国军队第五战区的围攻第11军的围攻,守城的第13师团有被围歼的危险。一旦宜昌失守,第11军后路被抄,完全成为孤军。于是,阿南惟几主动下令撤出长沙向北转进。

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虽然取得很大战果,只可惜因为军事战略的错位和兵力不足的凸显导致夺取湖南、消灭第九战区的目的功亏一篑。 兵力不足而导致军事战略错位,军事战略错位又影响兵力使用,这恐怕就是日军在战争初期横行一时却终究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吧。

两次长沙会战,日军折兵数万,所取得的战果基本上只有战术意义而没有战略意义,对本来就十分有限的力量无疑是一种浪费。

第二次长沙会战后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有限的战争资源大量向南方战区和海军方面倾斜,第11军一次性就调走了两个师团,在湖南方面的力量更加薄弱。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一开始也是横扫千军、气吞万里如虎。长年奉行绥靖政策而不认真备战甚至嘲笑中国军队的美英军队被如狼似虎般突如其来的日军打得一败涂地。在中国大陆陷入僵持状态的日军对太平洋日军的攻势感到眼馋,特别是第11军司令阿南惟几对于大本营下达的在华中战场取守势、华北战场取攻势的命令更是耿耿于怀,自中日战争爆发之日起就流行在日军中“下克上”的行为再次蔓延在第11军中。阿南惟几自认为自从太平洋战争开始后,中国战场在大本营眼里就沦为一个次要战场。因此必须以一次实际行动来打破大本营的这种观点。于是阿南惟几以策应香港方面日军作战为由,集中手上的3个师团又一个混成旅团约8万多人仍然按照上次的战法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完全是一场“以怒而兴师”的赌气战!而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上将则吸取前两次的经验教训,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在长沙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阿南惟几往进钻。战役的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日军此战遭受了自日本建军以来空前的惨败,仅仅不到一个月的作战,8万兵力减员超过5万,第11军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在此后两年之内一直将长沙视为危途不敢迈进一步。

第三次长沙会战后,日军全力用于太平洋战争,一年多的时间内在中国大陆特别是正面战场基本没有再发动大规模攻势行动。等到1942年之后,日军在太平洋也陷入危机,反过来同盟国阵线更为紧密,这才又决定为了挽回颓势在中国战场发动攻势力图打破一点。这就有了常德会战! 发动常德会战的日军仍然是第11军,司令是横山勇中将。奇怪的是,日军发动战役的时间正好是中美英三国首脑召开旨在联合对付日本的开罗会议期间,这足以说明针对日本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之牢固、作战决心之坚强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战争胜负已经是显而易见。而此时的日本无论国力军力相比两年前更加匮乏,又如何能通过一场局部战役来扭转颓势呢?因此,日军发动的常德会战实际上是一场军方置国家战略于不顾的盲目举动! 从第三次长沙会战以后,日军大本营已经十分清楚自己的实力和处境,于是给在中国战场的日军下达命令无论是正面还是敌后战场都已不扩大占领区为原则。而此时的中国军队已经有超过500万正规军和上千万的地方武装,特别是在第11军周围,中国军队就超过100个师!

于是第11军坐不住了,以“配合东南亚战场、打破中国军队的包围”为由发动一场进攻战。同时不敢再去招惹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重兵云集的鄂西和长沙,选择在两个战区的结合部——湘西常德突破,一旦成功就可以威胁中国首都重庆! 实际上横山勇心里也没底,手上就10万人面对对方的百万大军,继要进攻又要防止后路被抄,只能是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险中求胜。第11军进攻常德,确实出乎中国方面的预料,直到常德城被围后,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才逐步判明日军的企图,就连远在开罗的蒋介石也掷下严令,不许放弃常德。国民政府军委会迅速制定了在常德城下与日军决战的计划,迅速调集第6、9战区8个军的兵力约20余万人向常德突击。本来唾手可得的横山勇在常德城遭遇中国军队第57师的顽强阻击达8天之久,苦心积虑创下的战机因此丧失殆尽。占领常德的第8天后,面对日益迫近的20万中国军队,横山勇被迫下达全线撤退命令,恢复战线的态势。 常德会战对日军来说实际上就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翻版,完全是一次战场地域有限的、打完就撤回来毫无战略意义的局部攻势。

进入1944年,日本高层实际上已经意识到了战争的结局,日本继续进行战争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以征服中国为目的,而是通过以战争方式展示实力,把战争损失降至最低! 于是,在中国战场,日军倾其所有发动了旨在打通南北交通线的豫湘桂会战。第11军作为中间战场——湖南战场主力,以夺取长沙、衡阳为目标,集中了空前强大的兵力发动了长衡会战。困兽犹斗的日军确实爆发出来了惊人的战力,一举拿下了曾经让第11军碰的头破血流的长沙城。只可惜,又一个出乎所有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事情发生奇迹般又改变了战局。第11军攻占长沙后又直扑衡阳,驻守在这里的曾经是在前三次长沙会战中立下大功的第10军。尽管仅有1.7万人的孤军,却在衡阳城坚守达47天之久,还消灭了日军一个师团包括师团长在内的全部领导班子,创下了中日战争以来城市保卫战的最长记录。在此期间,中国战场最南端的缅甸,中国远征军与英印军一道将驻缅日军打得节节败退,收复缅甸大部。

这就让在长衡会战乃至整个豫湘桂会战中日军取得的战果变得毫无意义,将仅有的军力耗费殆尽,完全是一场陆军式的自杀式攻击。 即便如此,日本军国主义依然不肯罢休,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甚至决定倾其全力向大西南进攻,以此吸引美军登陆中国,缓解日本本土的压力,攻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湘西。此时的日军无论兵力火力都已经逊于中国军队,在中国军队地空火力密切协同的打击下很快溃退。而中国军队连同湘西人民群众则在日军的悲惨呼喊中漫山遍野的追杀逃敌!

总结,纵观在湖南战场上的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日军始终攻不下湖南固然有中国军队依靠地形和人民群众支持浴血奋战的因素,同时也和指挥官利用日军决策失误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


20世纪战史大揭秘


湖南战略位置太过重要。一旦丢了湖南,大后方就要完蛋,保卫湖南不仅是湖南之力,一省之事,而是倾尽全国之力。看看丢失湖南城池的将领下场有多惨,就知道湖南有多重要。

据统计,湖南战场伤亡的中国军队高达32万人,而手无寸铁的湖南人民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群众伤亡260多万,毁房94万多栋,毁粮4000多万担,损失耕牛64万多头,造成经济损失12万多亿元(法币),湖南人民的牺牲和奉献,将永远载入抗日战争史册。

湖南的战略位置——保护大后方的最后屏障

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的大规模攻势都是沿着几条主要交通干线开展的,当北方大部沦陷,南方的上海、南京、武汉等大都市沦于敌手,重庆成为大后方时,湖南成了最后的屏障。

湖南北接湖北,南邻两广,西护重庆,处于南北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湖南全境沦陷,则重庆失去最后屏障,国民政府无路可逃,因此湖南成为中日双方战略争夺的焦点。

从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到1945年日本投降,湖南共发生7次大型会战,在日军数十万重兵进攻下,前后抵抗达6年之久而未全境沦陷,湖南的顽强在全国绝无仅有!

四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至1944年6月

从1939年9月到1944年6月的长沙会战,是八年抗战中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会战,也是一次日军主攻,我军主守的会战,充分展现了我军的抗战决心和意志。

四次长沙会战中,尽管我军武器装备、士兵素质和训练水平不如日军,但仍在付出重大牺牲的情况下,给予日军沉重打击,致使日军伤亡10万余人,前三次长沙会战,我军胜利,日军败退。

第四次长沙会战,我军以少敌多,但却出现骄傲轻敌,指挥失当,贻误战机等错误,导致会战失败,长沙陷落,让蒋介石万分震怒,负责守长沙的第四军军长张德能被处决。由此可见,长沙在当时全国抗战局面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至1944年1月

著名的常德守卫战中,日军以4万余人的优势兵力进攻常德城,我第74军仅有57师8000余人守城,坚守城池16个昼夜,击败数倍于己之敌。在绝大多数将士壮烈殉国,没有友军来援的情况下,师长余程万率50多名勇士突围,逃出常德,但次日便又在友军帮助下收复常德。

此次常德保卫战,我军意志之顽强,战力之坚强,抗战以来从未有过。要知道,以往国军往往是一击即溃。日军为了攻城,甚至使用了化学武器,施放毒气瓦斯,电影《喋血孤城》讲述的便是常德保卫战的故事。

但蒋介石认定余程万违反自己“坚守城池,战至一兵一卒”的命令,突围是为弃城逃跑,以违抗军令罪,下令将其送交军法处审判,后在王耀武等人说情下,被判入狱服刑2年。

衡阳会战——1944年6月至1944年8月

日军占领长沙后迅速南下,我军毫不退缩,于1944年6月在以衡阳为中心的湘南地区组织兵力阻击日军,史称衡阳会战。

衡阳会战中,日军投入兵力高达35万人,我军则是30万人,又是以寡敌众,历经70多天惨烈会战,歼敌6万余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衡阳保卫战中,国军第十军以1.7万人,抱定“人在城在,人亡城亡”的必死决心,坚守衡阳47天,战死1万将士,歼敌2万余众,战斗之惨烈,为抗战史上所仅见。

尽管最后衡阳失守,但我军不怕牺牲的抗战决心,令人肃然起敬!

湘西会战——1945年4月1945年6月

抗战后期,日军为攻占中国芷江空军基地,为大举进攻四川,迂回重庆背后作准备,集中5个师团8万多人,发动合围芷江的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战役。

此时的日军已是强弩之末,我军队集结9个军10万兵力,双方势均力敌。经过2个月的厮杀,由于我军指挥得当,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最终大获全胜,我方伤亡1万2千余人,歼敌2万8千人,取得抗战史上酣畅淋漓的胜利。

湘西会战是八年抗战中最后一次大型战役,拉开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大反攻的序幕,此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我军转入大反攻,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在湖南呆过好多年,都快安家到湖南了。觉得湖南人聪明,勤快,做事蛮很狠。特别是打架不怕死。在街上拉帮结派,拿着刀子满街砍得就算湖南人厉害。好像湖南人还能文能武,吃完饭没事做闲聊时就喜欢讨论时政,国际大事。闲聊时感觉他们说起来一套一套的。还有那公园里老头大妈你还别去惹,碰了一点事他们吃了亏,调子高的很,不是要赔钱就是了不难,感觉就是不怕事。我能感觉的出来。当年鬼子在别的省节节胜利,在湖南受阻,那是正常的。鬼子是铁的话,湖南人就是钢,两者一碰就是你死我活干了起来。湖南人感觉一直不服输,鬼子碰了,估计会被百姓砍成一块块的做成长沙臭豆腐。😁但是湖南人也有不足,感觉当领导,搞决策,搞理论还是有一套。以前广东打工时候,好多工厂的组长,科长,经理都是湖南人,很有领导气派。好像广东好多市领导也是湖南籍的。不足的就在于过于理论,搞起经济,经商来就不如广东人,潮汕人,温州人,福建人灵活,八面玲珑会做生意了。这方面湖南人有那么一点一根筋的感觉🤔这就是我生活在湖南长沙好多年的感觉,总体来说,湖南人算中上等素质了,还不错😊


中国黑协副会长


冈村宁次曾经说过:欲灭华夏,先平湖南。抗日战争打了8年,在湖南战场上就打了7年,日军先后动用了60万大军,伤亡20万,也未能攻陷湖南。

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曾发生过22场大规模的战役,在湖南就打了6次,4次长沙会战,一次衡阳一次常德。

7年时间,日军总共投入了60万兵力,损失超过20万,10多万中华好男儿壮烈牺牲。

小逸认为,湖南能坚守7年的原因离不开湖南人民那颗忠贞的爱国之心。

抗战初期的湖南还只是一个后方战略基地,为宣传抗日救国,湖南省中群英荟萃,像郭沫若、朱自清等文学界大佬都写文章、搞演讲鼓励中华民族。

艺术界的大牛也没有闲着,他们排编爱国救国话剧,到各地进行演出;并且长沙的大街小巷中都写满了、画满了抗日的诗和画。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去鼓舞我们的士兵。

我们的中华好男儿没有让湖南人民失望,衡阳保卫战中,中国军队1.7万人硬撼9万日军,日军甚至还动用了飞机,面对多于自己5倍的日军,第十军没有退缩。

这场战斗持续了47天,日军伤亡3万人,第十军阵亡6000多人,还有8000多人是伤员。虽然衡阳战役失败了,但日军也只是惨胜!


中日军队在湖南攻防7年,湖南的城市之中没有一处是完好之地,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冈村宁次都忍不住感叹道:欲灭华夏,先平湖南。湖南人民保卫了家园,也为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逸闻轶事


74军打光后,在湖南补充的,第五军在湘潭组建的,十军和74兵员十之八九都是湘人子弟,其它北方人只晓得当汉奸,你见过湖南有汉奸吗?民团黑社会都自觉组织打日本?其它地方有吗?农民用锄头干死小日本你见过吗?雪峄战役一个武冈城国军一个营守日本就是攻不进去,那是有民团。日军攻到雪峄山下竹市就是过不了,我爷爷就洪江(是武冈人)没有民众一仗下来怎么补充兵员,物资怎么运上去,这就是民风,除了广西和湖南你见过有这种民风吗?我们老家在湘西南,祖上都参军了,农民说这是我家,绝不允许外人踏入半步,小日本是外人,所以湖南就变成日本人的伤心地!!


西门吹雪58030385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立青对湖南人的总结最经典:湖南人杰地灵,历来革命都是江浙广东人出钱,湖南人流血牺牲。

秦亡也是因为将太多的精锐的放在湘北,去镇压少数民族造反,才无法回援长安,不然项羽的起义军还不够秦国虎狼之师塞牙缝。

抗日战争时期,刚村宁次就告诉日本大本营,要想让中国亡国,就必须拿下湖南,才能让有血气的中国人臣服。

湖南人聪明而又有战略,知道怎么打击对手又能减少伤亡,充分利用湖南地形迟滞,诱敌深入,打击日军,不会落入日军圈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不按常规出牌。

日军虽装备精良,个人素质高,可如果没有后勤保障,三八大盖就是长矛,大炮就是摆设,坦克就是乌龟壳,怎么打。

湖南人就以已之长克敌之短,不正面硬拼,专打日军后勤,才能让日军次次无功而返,保住了湖南,保住了重庆国民政府。


光芒万丈34957


在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在抗日相持阶段,湖南是抗战的前沿阵地,是主战场之一。

在湖南战场上,日军投入先后投入了侵华日军总量1/3的兵力,而国军则是投人了总兵力1/4。双方在湖南战场上进行四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湘西会战等七次大规模的绞杀战。

而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军也没有能够攻占湖南,反而是在湖南战场上丢掉下20多万具尸体。

日军之所以在占领大半个中国的情况,投入总兵力三分之一的人马也未能占领湖南,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湖南的地理位置

湖南地处中国腹地,远离日军侵略中国的起点。

日军全面侵华的过程中,主要的侵略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从淞沪由东往西推进,一条是从华北由从北向南进军。

恰好,湖南距离淞沪一带很远,距离华北平原也很远。虽然日军的空中部队早在1937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就开始轰炸湖南,但日军的地面部队却被国军在以血肉之躯生生的拖住了。

当1938年的武汉会战爆发之后,日军在此付出了25万人的伤亡之后,其攻势有所缓和,湖南得以避开日军攻势最凌厉的时期!



二、湖南的战略地位

湖南的背后,便是重庆,是战时中国的陪都。湖南一丢,重庆便将门户洞开,日本人的铁蹄将会长驱直入重庆。

作为陪都重庆的最后屏障,湖南的战略地位何其重要,所以蒋介石会倾注1/4的军事力量于湖南一省,严令所有将士誓死抵抗,战至最后一人。

为了坚守湖南,捍卫中国军人的尊严与荣耀,第74军57师的师长余程万率领8000虎贲守卫常德,面对日军3万多人的进攻,坚守16天之久,最终生还者1屈指可数。


第10军的军长方先觉率领第10军的16000名勇士,面对日军10万人的进攻,坚守孤城衡阳长达整整47天!



三、湖南复杂地形

湖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地形复杂,遍地是丘陵!

日本军队的机械化程度远超国军,这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劣势。在湖南这样的山地,日军发挥不出他们的机动性,战斗力大打折扣。

反观国军,在老虎仔薛岳的带领下,以天炉战术,在三次长沙会战中击败了日本,消灭日军10万人。而天炉战法之所以能成功,得益于湖南复杂的地形。

所谓天炉战法,就是主动放弃大城市,避免和日军打阵地战,并且利用复杂的地形将主力部队进行埋伏,在以少量的部队为代价,引诱日军深入最终一举歼灭!



四、湖南人民抗日的决心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是抗日救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国军在湖南征召了至少200万的壮丁入伍,仅次于四川。

在八年的抗战中,湖南平均每年提供军粮1000万担,军棉7万担,军布300余万匹!



五、国际环境

随着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将美国的这头巨兽拖入了战争的漩涡。

然而,在美国庞大的军事力量面前,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陷入了苦战,不得已从中国战场上抽调了大量的兵力。同样日军在东南亚战场上也是节节失利。

与此同时,中国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援助。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日军想攻占湖南更是难于登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