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成都,一座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閒適的生活節奏是這座城市的名片,而無限秀美的自然風景,隨時隨地都能偶遇的美食,更是讓人流連忘返的理由。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成都,也是一座從古至今都保持活力的文化名城。流淌在這座城市血液裡的文脈,是歷史文化的深厚和底蘊、傳統技藝的豐富與生動。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其中最聞名遐邇的,屬發源、興盛於成都的非遺“五朵金花”——漆、繡、竹、銀、錦

作為記錄成都人歷代生活方式與情趣的活化石,他們穿越千年曲徑通幽的時光長廊,代代傳承、生生不息,讓老成都文化的精髓和生命傳承至今。

蜀錦

蜀錦,專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區)生產的絲織提花織錦,興於春秋戰國盛於漢唐,在我國傳統絲織工藝錦緞的生產中,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有“天下母錦”之稱,與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宋錦,並稱為中國三大名錦。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與刺繡不同的是,蜀錦是在織的過程中一次性將顏色豐富的圖案織造完成。經線、緯線9600根,控制它們的纖線11520根,數萬根細如髮絲的絲線在5米高的花樓機上排列組合,才能蛻變為“寸金寸錦”的蜀錦。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蜀錦之美,美在工藝複雜。需經歷初稿設計、定稿、點意匠、挑花結本、裝機、織造等幾個重要過程,每一道程序又涉及很多獨特技藝,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工匠工作一天,只能織出5-10釐米。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經緯縱橫的蜀錦大多以經線彩色起彩,彩條添花、經緯起花,先彩條後錦群。蜀錦圖案的取材十分廣泛、豐富,歷史故事、山水人物、花鳥禽獸等都可作為表現圖案,既具有傳統文化的特性,又有時代特徵,各有不同。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2006年,蜀錦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清代 《五星東方利中國》,現藏於北京故宮



蜀繡

蜀繡又名“川繡”,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主要指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帶的刺繡。最早見於西漢的記載,清代確立了“蜀繡、蘇繡、湘繡、粵繡”為中國四大名繡。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蜀繡選料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包括12大類100多種以上精巧的針法:鋪針、滾針、截針、蓋針、切針、拉針、沙針、鎖針等,講究“針腳平齊,線片光亮、緊密柔和,一氣呵成、氣韻連貫”。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蜀繡的內容從自然、動物、人像、神話,到吉祥圖案應有盡有,惟妙惟肖,甚至國畫、油畫,都可傳神逼真地表現。除用於欣賞外,還可用做被面、枕套、靠墊、桌布、頭巾、手帕等,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蜀繡配色明快大膽,慣用紅配綠,圖案鮮豔奪目、給人強烈視覺感受。技巧上,雙面異形異色異針繡是蜀繡的最高境界,即在同一繡品上,繡出正反兩面不同針法、不同色彩、不同圖案的刺繡形象。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2006年5月20日,蜀繡經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12月,蜀繡正式被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瓷胎竹編

瓷胎竹編,又稱竹絲瓷胎,是漢族特有的傳統手工藝品,也是四川特產的一種,起源於清代中葉,因為掌握這門手藝的匠人稀少,當時主要用做貢品,備受皇族和社會名流喜愛。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瓷胎竹編的誕生全憑匠人的一雙手和一把刀,以成都特產的“慈竹”做原料,將纖細如絲的竹絲,緊扣瓷器,依胎成型,所有接頭之處都藏而不露,宛如天然而成、渾然一體。同時進行了特殊的處理,能夠耐乾燥,不變形,不蟲蛀,耐水可清洗。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瓷胎竹編制作過程繁瑣,需經破竹、烤色、去節、分層、定色、刮平、劃絲、抽勻等十幾道工序,具有"精選料、特細絲、緊貼胎、密藏頭、五彩圖"的技藝特色。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瓷胎竹編工藝品的產品常規分類:瓷胎竹編花瓶、竹編茶具、瓷胎竹編咖啡具、瓷胎竹編酒具、瓷胎竹編文具、竹編平面畫。以其紀念性、地方性、實用性,成為中外賓客優選的旅遊紀念品。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漆藝

成都漆藝是中國最早的漆藝之一,中國四大漆器之一。成都自古以來就是漆器主要產地之一,享有“中國漆藝之都”的美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漆藝水平已登峰造極,金沙遺址出土的瓷器殘片至今仍紋飾斑斕、色彩亮麗。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成都漆器以天然生漆為原料,胎體不限,有木胎、麻布脫胎、紙胎、塑料胎等多個品種,做工講究,是集藝術性和實用性為一體的手工製品。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成都漆器工序繁多、製作細緻、耗時久,以裝飾工序的“三雕一刻”,即雕嵌填彩、雕填影花、雕錫絲光、拉刀針刻著稱於世,還有描金、貼金銀箔等極富地域特色的修飾技藝。一個木胎要變成精美漆器珍品,需要幾個月時間。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成都漆器又稱"滷漆",歷史悠久,以精美華麗、光澤細潤、圖彩絢麗而著稱,是歷代習俗的重要見證和傳統審美品位的重要載體。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2006年5月20日,成都漆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2000多年前的成都漆器



銀花絲


銀花絲是成都最具特色的漢族傳統金銀工藝品,據《成都市志 輕工志》記載,早在殷商時期金銀製品就已出現,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與蜀繡、竹編、漆器一起被稱作成都的“四大名旦”。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銀花絲以高純度的白銀作為材料,造型別致,玲瓏剔透,富麗堂皇,每一件銀花絲作品都散發著迷人光澤,盡顯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銀花絲工序非常繁雜,大量使用堆絲、填絲、累絲、炭絲、鎏刻等工藝,更是逐步形成了成都銀花絲獨特技藝——平填花絲技藝,無胎成形,藝人全憑藝術感悟和熟練的手上功夫,按照已製作的圖形邊框,對中間圖紋進行填充和編織。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近年來,成都銀花絲技藝傳承者們,更是將浮雕、鑲寶、燒藍等立體工藝,引入到傳統銀花絲製作裡,令純淨素雅又優雅高貴的銀花絲工藝品,散發全新光澤和色彩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2008年6月7日,銀花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世文物有清末民初花絲琺琅鳳鳥嵌寶紅瑪瑙耳環、銀花絲編織松鶴紋蓋罐。


是這“五朵金花”,傳承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跡憶!


這五種飽含文化歷史和絕妙工藝的成都非遺精粹,綿延著成都一代代的生活方式和細膩情感。來成都的你,有沒有想帶一樣回家?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