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

1.急診科

急診科是急危重症的接診場所,全天開放,不同於普通門診。急診科實行分級、分區診治。根據病人病情的嚴重程度可分為四級,分別為瀕危病人、危重病人、急症病人、非急症病人。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先搶救後治病”是急診科的最大特點,搶救病人生命是急診科醫生的第一任務,誰的病情最嚴重就先搶救誰也是所有急診科醫生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則。如果像普通門診一樣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接診,會直接耽誤很多急危重症患者的搶救時間,甚至危及生命。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
需要到急診科就診的情況:

1.急性發熱性疾病,體溫一般超過38℃,特別是超過39℃,全身症狀明顯。

2.出血,如嘔血、黑便、大便帶血、咯血、尿血、鼻子或口腔大量出血。

3.疼痛,如突發頭痛、胸痛、腹痛、咽喉痛、眼痛、劇烈牙痛。

4.喘息、呼吸困難、意識喪失、抽搐、面色蒼白、極其虛弱等。

5.突發感覺、運動異常,如全身或半身麻木、口角歪斜、肢體活動障礙、言語不清、吞嚥困難、四肢冰冷、全身冷汗等。

6.大、小便明顯異常,如一天也不排尿,尿頻、尿急、尿痛,尿色異常,大便每天3次以上,不成形,稀便。

7.意外,如急性外傷、燒傷、創傷、骨折、中毒、中暑等。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除了以上緊急情況外,所有突發疾病尤其是病情不明確的,也建議到急診就醫。相反,慢性病患者,病情不緊迫、不嚴重的患者最好去專科就診。

2.耳鼻喉頭頸外科

常見的耳鼻咽喉科疾病主要有:耳部疾病:中耳炎、耳鳴、外耳炎、耳聾、鼓膜穿孔、鼓膜修補、聽力障礙;鼻部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竇炎、鼻息肉、過敏鼻炎、鼻部整形;咽喉疾病:喉炎、咽喉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炎、鼾症(打呼嚕)聲帶息肉、聲帶息肉、急性咽炎以上為耳鼻咽喉科疾病分類中比較常見的病症,除這些之外,耳鼻咽喉科還有慢性中耳炎、鼻中隔偏曲等等。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

耳部常見疾病:神經性耳聾、耳聾、耳鳴、外耳道炎、鼓膜穿孔、耳膜穿孔、耳硬化症、暈動病、爆震性聾、中耳炎專題、梅尼埃病(美尼爾症)、耳廓假性囊腫、先天性耳前瘻管、外耳道真菌病。耳部其它疾病:阿斯匹林不耐受三聯症、中耳癌、顳骨骨折、耳廓外傷、先生性耳前瘻管、外耳道炎及癤、耳廓軟骨膜炎、耵聹栓塞 大皰性鼓膜炎、聾啞症、鼓膜外傷、耳源性腦積水、間斷脈衝噪音損傷、急性化膿性乳突炎、鰓裂瘻管、潛水性內耳損傷、前庭神經炎、顳骨巖部炎等。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鼻部常見檢查:酒糟鼻(酒渣鼻)、鼻硬結病、鼻前庭炎、鼻炎、鼻咽炎、鼻甲肥大、鼻息肉、鼻竇炎(副鼻竇炎、蝶竇炎、額竇炎、篩竇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鼻甲肥厚、鼻出血。鼻部其它疾病:上頜竇牙源性囊腫、鼻竇氣壓傷、鼻骨骨折、嗜酸細胞增多性非變態反應性鼻炎、先天性後鼻孔閉鎖、上頜竇後鼻孔息肉、血管運動性鼻炎、腦脊液鼻漏、慢性上頜竇炎、慢性蝶竇炎、慢性篩竇炎、慢性額竇炎、鼻中隔血腫、鼻中隔膿腫、鼻中隔潰瘍、鼻中隔穿孔、鼻中隔穿孔、鼻石、乾酪性鼻炎、過強反射性鼻炎、鼻瓣區狹窄、鼻部先天性畸形、鼻惡性肉芽腫等。

咽喉常見疾病:咽異感症、慢性咽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會厭炎、扁桃體發炎、喉炎、急性喉炎 。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咽喉其它疾病:鼻咽血管纖維瘤、腺樣體肥大、急性舌扁桃體炎、口咽部粘連、粒性白細胞缺乏性咽峽炎、鏈球菌性咽炎、慢性單純性咽炎、顎咽閉合不全、急性單純性咽炎、奮森咽峽炎、病毒性咽炎、扁桃體周圍膿腫、白血病性咽峽炎、咽部感覺減退或喪失、咽部瘢痕狹窄、咽扁桃體肥大、懸雍垂過長症、先天性鼻咽部狹窄及閉鎖、萎縮性咽炎、咽部機械性創傷、咽部結核、咽後壁憩室、咽鼓管異常開放症、咽側壁憩室、咽部灼傷、咽部硬結病、咽部異物、咽部麻風、咽部狼瘡、咽後膿腫、嚥肌痙攣、嚥肌麻痺、咽角化症、咽囊炎、咽旁膿腫、咽血管畸形、莖突綜合徵等。耳鼻咽喉相關常見疾病:睡眠呼吸綜合暫停症(鼾症·打呼嚕)、支氣管炎、哮喘、頭痛、眩暈症、失眠症、面神經疼。

3.眼科

眼科的全稱是“眼病專科”,是研究發生在視覺系統,包括眼球及與其相關聯的組織有關疾病的學科。眼科一般研究玻璃體、視網膜疾病,眼視光學,青光眼和視神經病變,白內障等多種眼科疾病。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常見的眼科疾病有:中心漿液性視網膜病變、乾眼症、交感性眼炎、夜盲症、失明、弱視、散光、沙眼、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結膜炎、老花眼、色盲、虹膜異色症、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視網膜脫落、近視、遠視、針眼、雪盲症、霰粒腫、青光眼、飛蚊症等。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

4.甲乳外科

二、乳腺外科的疾病

乳腺外科的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的乳腺炎,以及乳腺的腫瘤與乳腺的增生等。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通常來說,乳腺類的疾病,較多地發生在女性患者的方面。不過,近年來臨床醫學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男性,得了乳腺方面的疾病。現在說到乳腺健康問題,其主要的面對對象,已經從過去的女性,轉向了男性與女性的共同群體。

三、甲狀腺乳腺外科的意義

5.胸外科

2.胸膜疾病:急性化膿性胸膜炎、慢性膿胸、結核性胸膜炎、乳糜胸、胸腔積液、胸膜間皮瘤等。

3.胸壁疾病:胸壁腫瘤、胸壁結核、漏斗胸、雞胸、胸骨裂等。

6.肺部良性病變:各種肺部包塊,肺囊腫,肺大皰、肺真菌病、肺寄生蟲病、肺隔離症等。

7.肺部惡性腫瘤:肺癌(中心型肺癌周圍型肺癌)肺段切除,肺葉切除,袖式肺葉切除,全肺切除。

8.縱隔疾病:胸腺瘤、重症肌無力、胸腺畸胎瘤、心包囊腫以及縱隔炎症。

9.乳腺疾病:乳腺良性腫瘤、副乳、乳腺癌等。

6.心臟外科

7.普外科

一般來說普外科包括的疾病有:

一、頸部疾病,如頸部損傷、甲狀腺疾病等。

二、乳腺疾病,如乳腺癌、乳腺囊腫、乳腺膿腫、乳腺纖維瘤等。

三、周圍血管疾病,如下肢靜脈曲張等。

四、腹壁疾病,如腹股溝疝、臍疝、切開疝等。

五、腹部急症,如外傷、腹膜炎、消化道出血等。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六、胃腸疾病,如胃穿孔、闌尾炎、腸梗阻、胃癌、結腸癌等。

七、肛管直腸疾病,如痔、肛瘻、結直腸癌等。

八、肝膽胰脾疾病,如終末期肝病、肝癌、膽囊炎、膽道結石、胰腺炎、門脈高壓、脾大等。

九、其他,如小兒腹部先天性疾病,腹膜後腫瘤等。

8.心內科

9.內分泌科

體重改變:體重減輕或增加,如消瘦,肥胖;

體格發育障礙:生長髮育障礙,如過度矮小或巨大;

精神症狀:精神興奮、煩躁易怒、抑鬱、少言寡語;

骨骼系統改變:不明原因的骨痛、腰腿痛、骨質疏鬆、易骨折;

消化道症狀:食慾減退、亢進、腹脹、大便次數增多;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尿量改變:口渴、多飲、多尿、夜尿增多;

浮腫:尤其是伴有皮膚乾燥、唇厚舌大者;

症狀性高血壓:尤其伴有多血質外貌、痤瘡、週期性下肢肌無力或陣發性高血壓;

皮膚或毛髮改變:皮膚色素沉著、紫紋、毛髮改變、內分泌性痤瘡;

生殖及性功能改變:女性月經失調、乳腺增生、性早熟、不孕不育、男性陽痿;

其他常見症狀:怕熱、畏寒、心慌、胸悶、頭痛、視力減退、軟弱無力等。

10.血液科

白細胞疾病如白細胞減少症、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等。出血、凝血疾病如血管性紫癜、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

11.腎內科

常見疾病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腎功能衰竭尿毒症、IgA腎病、腎盂腎炎、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各種尿路感染、腎性貧血、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間質性腎炎、藥物性腎損害、尿路結石病、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血尿、蛋白尿、腎損害等。

12.神經內科

神經內科是獨立的二級學科,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組成。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

13.皮膚科

14.呼吸內科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呼吸內科為現代西醫中一個科室。常見病症有肺炎桿菌肺炎、急性肺膿腫、 肺炎球菌肺炎、 哮喘、 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 、肺麴菌病 、肺念珠菌病、 肺泡蛋白質沉積症 、皰疹性咽峽炎 、病毒性肺炎 、矽肺 、肺放線菌病 、單純性肺嗜酸粒細胞浸潤症、 哮喘性肺嗜酸粒細胞浸潤症、 阻塞性肺氣腫 支氣管擴張、 脫屑性間質性肺炎 、免疫缺陷者肺炎 、特發性阻塞性細支氣管炎伴機化性肺炎 、呼吸性細支氣管相關的間質性肺疾病。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

15.骨科

(1)骨折:鎖骨骨折,肩鎖關節脫位,肩關節脫位,肱骨外科頸骨折,肱骨幹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肘關節脫位,橈骨頭半脫位,前臂雙骨折,橈骨下端骨折;髖關節脫位,股骨頸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股骨幹骨折,髕骨脫位,髕骨骨折,膝關節韌帶損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脛骨平臺骨折,脛腓骨幹骨折,踝部骨折,踝部扭傷,足部骨折;脊柱和骨盤骨折。

(2)骨和關節化膿性感染:化膿性骨髓炎(急性,慢性,侷限性,硬化性,創傷後),化膿性關節炎。

(3)骨和關節結核:脊柱結核,髖關節結核,膝關節結核。

(4)非化膿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大骨節病,松毛蟲性關節炎。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5)骨腫瘤:良性骨腫瘤(骨瘤,骨樣骨瘤,軟骨瘤),骨鉅細胞瘤,原發性惡性骨腫瘤(骨肉瘤,軟骨肉瘤,骨纖維肉瘤,尤文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瘤,脊索瘤),轉移性骨腫瘤,骨的瘤樣病損(骨囊腫,動脈瘤性骨囊腫,骨嗜酸性肉芽腫,骨纖維異樣增殖徵)。

(6)骨質增生:骨質增生症是由於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引起繼發性的骨質增生,導致關節變形,當受到異常載荷時,引起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的一種疾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7)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溼,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覆發作,呈對稱分佈。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

16.泌尿外科

17.腦外科

1、顱內感染性疾病如:腦膿腫、腦室炎等。

2、顱內寄生蟲病如:腦囊蟲病、腦包蟲病等。

3、功能性神經外科疾病如:三叉神經痛、癲癇等。

4、頭外傷顱內血腫、腦挫裂傷、腦腫脹,脊髓損傷等。

5、脊髓腫瘤如:脊髓神經鞘瘤、脊膜膨出、脊髓空洞、脊髓栓系統綜合症等。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6、顱內腫瘤如:腦膜瘤、膠質瘤、垂體瘤、顱咽管瘤、聽神經瘤、生殖細胞瘤等。

8、各種先天性顱病、脊髓畸形如:先天性腦積水、顱裂、脊膜膨出、脊髓栓系綜合症等。

18.口腔科

口腔科,醫學學科分類之一。主要口腔科疾病包括:口腔頜面部皮樣、表皮頜下間隙感染、頜面部淋巴管瘤、齒狀突發育畸形、上頜竇惡性腫瘤、頜骨造釉細胞瘤、慢性篩竇炎、下頜後縮、四環素牙、舌白斑等疾病。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

19.婦產科

20.兒科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兒科是全面研究小兒時期身心發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綜合醫學科學。凡涉及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健康與衛生問題都屬於兒科範圍。其醫治對象處於生長髮育期。

21.康復科

生病應該去醫院哪個科看病?看完這份快速導醫指南就知道了!​促進患者康復,主要的診療對象:

1、中風後遺症,腦梗塞、腦出血、腦外傷及其他的腦損傷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礙。

2、術後康復:骨折、軟組織損傷(肌腱縫合術後)、術後傷口痛等。

3、小兒的一些先天性或者是發育障礙:腦癱、唐氏綜合症、先天性發育不良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