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每年產生1萬多噸過期藥 翻新後流入農村市場曾致死亡

每個家庭或許都習慣在家裡囤放一些藥品,以備不時之需。但是這些藥物若一直沒有派上用場,而最後被我們發現它們已經過期時,可能大多數的人會選擇扔掉,但是也有部分商家為了牟利,竟收購回這些過期藥,二次加工後又將其流入農村市場。

過期藥回收成暴利 翻新後大多流入農村市場

據央視財經統計,全國一年產生過期藥品約1.5萬噸,而因為大部分藥劑師都認為過期藥和平時我們生產的垃圾並無二樣,所以多數市民對過期藥品的處理都是直接帶著包裝盒扔進垃圾筒,而還有不少人為了圖一己之利,還會選擇把過期的藥物賣給不法商販。

有的不法商販還會回收高檔藥盒,而把自己研製的虛假藥品放入其中進行售賣。

全國每年產生1萬多噸過期藥 翻新後流入農村市場曾致死亡

這些二次加工的過期藥和真藥盒裝置的假藥多會以更便宜的價格,售賣到偏遠的農村,而生活本就節約的農村人也更願意接受這樣的交易,同時,那裡的人們並沒有對藥物鑑定真偽的意識。

這樣的行為不僅擾亂了藥品市場的秩序,同時更重要的,傷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曾經在湖南省漣源市的村鎮上,一位位孕婦好不容易生下了寶寶後,因為手術操作檯上使用了過期地塞米松注射液而死亡。

全國每年產生1萬多噸過期藥 翻新後流入農村市場曾致死亡

正規回收渠道動力不足 而過期藥實為不易降解垃圾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過期藥品觸及多個部門,但正如“三個和尚”沒水喝,過期藥品就像孤兒一樣,處於無人主管、無人負責、無人回收的現狀中。所以,無良商販才會肆無忌憚地牟得自己的非法利潤。

而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表示,過期藥物其實不是正常、普通的垃圾,其中抗生素類就是不容易降解的,進入到水體當中會汙染水處理的系統,甚至進入到我們的飲用水的系統當中,最終影響到正常人的身體健康。

全國每年產生1萬多噸過期藥 翻新後流入農村市場曾致死亡

而過期藥品作為一個有毒物質,最有效的處理方法是高溫焚燒。但是收集的環節需要建立回收、儲存、流通等多個環節,需要一個完備的回收體系才足以支撐。

所以,儘快給過期藥制定一個合適分解法規,再之投入最合法的監管,避免不良商販牟利,同時也保證了人們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